分享

专家研讨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

 置身于宁静 2023-02-21 发布于浙江

     本报讯 12月29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上海市作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的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格非,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韵斐,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黄强、总裁阚宁辉等出席研讨会。胡平、梁鸿鹰、白烨、潘凯雄、贺绍俊、王纪人、陈福民、张新颖、欧阳江河、李舫、董强、张莉、杨庆祥、岳雯、刘诗宇等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李敬泽表示,《千里江山图》书写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先辈先烈们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自出版以来在广大读者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的初心所在,需要一代代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反复书写,并在其中加入每代人新的领会、理解和认识,《千里江山图》就是在新时代书写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一部力作。在这种红色精神的书写传统中,孙甘露既有坚持和继承,也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创造和转化。对这部小说进行讨论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这部优秀作品,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应该如何在新时代文学中去书写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如何有力塑造英雄人物,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小说脉络中取得新的艺术突破。

阎晶明谈到,《千里江山图》对于研究孙甘露的写作而言,对于研究和评价中国新世纪以来的小说流变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孙甘露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小说写作能力,他再一次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创作才华。《千里江山图》不是一部先锋作家的转向式作品,它仍然保持着非常强劲、严密、丰富的先锋小说特质,同时又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品格,是一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融合的成熟之作。

郭义强说,《千里江山图》是用好看的故事来传递伟大的精神,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内容相当丰满,不是呆板的主题创作。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虚构和写实之间的关系,在虚中添加实的东西,增加了虚构的逼真性,又通过虚来写实,增加了作者开拓的余地,虚实完美结合,增加了小说的宽广度和可读性。

高韵斐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上海市委宣传部将认真贯彻相关要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一是深耕上海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讲好我们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诗。要用足用好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书写党中央在沪坚守奋斗的革命历程。二是创新表达方式,拓展文艺体验场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要创作契合青年人审美期待的红色文艺故事,让红色信仰成为催发青年一代奋斗的精神源泉。三是推动多艺术门类转化,做强红色文化IP,形成矩阵效应。依托小说母本,上海正全力推进《千里江山图》影视转化改编工作,力争打造成国产谍战影视剧的新标杆。希望上海的广大作家和文艺工作者能够勇攀文学新高峰,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力量。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千里江山图》的文学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千里江山图》将纯文学作品的主题叙事提升到了新高度,是一次重要的文学探索。它既是文学的、也是红色的,既是主题的、也是个人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既是精确的、也是自由的。孙甘露调动数十年的创作经验,在小说结构、人物塑造和内心世界的描摹上进行大胆的文学创新,引入现代化的叙事技法,将真实厚重的革命历史与小说人物的人生观、成长史、恩仇记共冶于一炉,充分展现了作者娴熟的写作能力。小说对“牺牲”主题的书写尤其令人感动,牺牲的共产党人和地下工作者通过失去生命来实践生命的意义,通过蔑视死亡来争取生存的权利,让人民获得真正的幸福,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极其重要。

作者孙甘露表示,《千里江山图》虽然是主题创作,虽然有着谍战小说的形态,但其背景是中国革命的百年历史,是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其中隐含着自己对不同观念和精神交锋的思考,也体现了自己对小说创作的多维度观察。(罗建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