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不可说丨葵花明朝才传入中国,青青园中葵是什么“葵”

 大连北溟子 2023-02-21 发布于辽宁

撰文:孙秀华

诗不可说丨葵花明朝才传入中国,青青园中葵是什么“葵”

汉乐府《长歌行》有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背过这首诗之后,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这“青青园中葵”就是结葵花籽的那种高高大大的向日葵。但后来才知道,向日葵其实是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明朝中期,甚至晚至16世纪末17世纪初。那么,这汉乐府里所歌唱的栽培作物“青青园中葵”压根就不可能是向日葵,那这“青青园中葵”到底是什么“葵”呢?

“青青园中葵”是指古代的第一蔬菜,葵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于“葵”字的解释简洁明了:“葵,菜也。”也就说,在许慎的那个时代,“菜”就是“葵”,“葵”就是菜”啊!南宋罗愿《尔雅翼·葵》还记载说:“葵为百菜之主,味尤甘滑。”

诗不可说丨葵花明朝才传入中国,青青园中葵是什么“葵”

图为葵菜

其实,早在《诗经》里就有对于葵菜的歌咏。《诗经·豳风·七月》有曰:“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这里的“烹葵”,是说把葵菜采摘后烹制以食用,可见这早已经是先民生活的日常了。《周礼·天官·醢人》载曰:“馈食之豆,其实葵菹……”此“葵菹”是指用盐腌制的葵菜。古人对于葵菜还有种种不同的称呼,比如按时节有冬葵、春葵、秋葵,按品类等又称为露葵、菟葵、戎葵、胡葵、蜀葵、荆葵、锦葵、钱葵、黄葵、红葵、白葵、落葵、防葵、鸭脚葵……分类越详细,说明“葵”越受到重视,说明种植栽培越普及和产业化。

晋代陆机《园葵诗·其一》有云:

种葵北园中,葵生郁萋萋。

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零露垂鲜泽,朗月耀其辉。

时逝柔风戢,岁暮商飙飞。

曾云无温夜,严霜有凝威。

诗歌的三四两句,写葵菜早上朝向东北,黄昏面对西南,尽显“向日”的特性,以比拟自己的忠心耿耿。而之下的诗句则更为细腻,写葵菜鲜美,叶子上的露水在月光下闪着光亮。然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陆机此诗中的“岁暮商飙飞”云云,正是这样的“时不我待”之意。而陆机的爷爷陆逊是孙吴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孙吴的大司马,陆机本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他与其弟陆云是在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的,于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从吴郡来到洛阳。故而,此诗的首句所谓“种葵北园中”,这“北园”二字便寄寓了陆机的身世之感。因此,陆机《园葵诗·其二》的开篇便说:“翩翩晚雕葵,孤生寄北蕃。”陆机如此把深情寄托在葵菜身上,他的“园葵诗”书写是相当杰出的,可谓“弘丽妍赡,英锐漂逸”。

南北朝时南朝宋代鲍照《园葵赋》有曰:“白茎紫蒂,豚耳鸭掌……萋萋翼翼,沃沃油油。下葳蕤而被径,上参差而覆畴。……乃羹乃瀹,堆鼎盈筐。甘旨茜脆,柔滑芬芳。消淋逐水,润胃调肠。”鲍照高才,他笔下这样的“青青园中葵”,“甘旨茜脆,柔滑芬芳”,突出了“甘”和“滑”的口感与美味。

诗不可说丨葵花明朝才传入中国,青青园中葵是什么“葵”

图为葵菜

而南朝梁代王筠著有《蜀葵花赋》云:

惟兹奇草,迁花西道……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闱。既扶疏而云蔓,亦灼烁而星微。布濩交加,蓊茸纷葩;疏茎密叶,翠萼丹华。

王筠此赋表明,此时“蜀葵”已作为奇异美丽的花卉培植,被认为是超越“众芳”的,是“杂卉”之“冠”,冠艳群芳,已堪称花中第一了。

唐代戴叔伦《叹葵花》诗曰: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

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

诗写今日花落,又明日花开,这表明所写的“葵花”花期较长,日日花开不绝,推测当为我们当今广为当作园林植物栽培的锦葵花。锦葵花艳丽非凡,也算是“自不同凡卉”了。而戴叔伦这首诗,表达的重点在于题目中的那一个“叹”字!所叹何为?是叹息葵花的美丽吗,当然不是。是叹息葵花花开时“向日”的赤诚忠心,是叹息葵花萎落于苍苔之上,无人惋惜,是叹息“自不同凡卉”的葵花无人看重,是叹息像葵花一样的自己没有得到很好的机遇!

诗不可说丨葵花明朝才传入中国,青青园中葵是什么“葵”

图为锦葵

北宋晏殊有首《菩萨蛮》词歌颂说,“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北宋著名的画家“写生赵昌”就曾画有黄葵花。苏轼《王伯扬所藏赵昌画四首其二·黄葵》诗云: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

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我们现在的绘画艺术的术语“写生”就来北宋画家赵昌。北宋范镇《东斋纪事》卷四载曰:“又有赵昌者,汉州人,善画花。每晨朝露下时,绕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意思是说,赵昌每天早晨朝露未干的时候,就绕着栏杆细致观察赏玩花卉,手中调匀色彩,精心描绘下来。他给自己取的名号便是“写生赵昌”。“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苏轼的这首品画赏画的诗作,也真切地写出了赵昌画作的这种生动逼真的“写生”特色。

诗不可说丨葵花明朝才传入中国,青青园中葵是什么“葵”

图为黄葵

而黄葵虽然这样入诗入词入画,其实黄葵的花苞、花朵、籽实都是可以食用的,且现在黄葵多供药用。但问题又来了,现在也有一种“秋葵”被称为“黄秋葵”,也是药食两用的,这其实是“咖啡黄葵”,用作蔬菜的是它的筒状尖塔形蒴果,甚至被称为“蔬菜王”。“黄秋葵”是较为新兴的蔬菜品种,其嫩荚果具有特殊的香味,肉质柔嫩,含有由果胶及多糖组成的粘性物质,口感爽滑,可炒食、做汤、鲜食——简直可以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且,这“黄秋葵”的花朵其实也很漂亮。

诗不可说丨葵花明朝才传入中国,青青园中葵是什么“葵”

图为冬葵

而后来,以“冬葵”为代表的葵菜在蔬菜界的地位近乎荡然无存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便说:“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不复食之。”又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说:“冬葵,《本经》上品,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种之。”而时至今日,葵菜在贵州、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地也还仍有栽培,以作为蔬菜食用,但似乎都已经做不到“量产”的规模了。

怎么样,这样梳理一番,是不是更能明白“青青园中葵”到底是什么“葵”了?

图片拍摄:孙秀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