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恐辽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chapter9 2023-02-21 发布于四川

大宋二百多年一直恐惧病不断,先是恐辽、恐金,后又恐蒙,可谓被病痛折磨的苦不堪言,但是论及病因还是起源于恐辽,那宋朝是从什么时候患上恐辽症的呢?

宋辽形势图

继承前朝衣钵,有遗传病基因

自唐朝分裂之后,中原政权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北宋实际上是遗传了之前几个政权的基因,有着相似的国情。考据辽国之兴,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几乎同步,一直到女真崛起,才彻底葬送这个帝国。辽国的兴盛期长达一百多年,后晋时期不仅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还大举南侵,一举灭亡后晋,深深震慑了南方各王朝,各小朝廷都避之不及,可以说北宋遗传了祖先朝代恐辽的基因。

高平之战示意图

燕云之地丢失,暴露在诱病因素下

自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后,中原隔三差五就要感冒一次,始终暴露在致病因子之下。后周柴荣曾制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针,但不堪辽国袭扰,痛下决心北伐。大军行至燕云地区,几州辽军望风而投,但后周军还没碰到辽军主力,便因柴荣大病而返,此次手术宣告失败。赵匡胤完美继承柴荣遗志,但总是不敢对这颗肿瘤下手,妄图以钱财购买,可怜燕云地区对中原政权的压制力。

柴荣画像

集结良医大举北伐,赵二成最烂医师

赵光义继位后,为平国内舆论,率大军北伐,此时大宋良医颇多,有曹彬、潘美、尹继伦、杨业等,赵光义大有一举切掉毒瘤的想法,可他只是个学艺不精的半吊子,高粱河大败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他还荣获“高粱河车神”名号,堪称最烂医师。几年后,他又组织雍熙北伐,同样大败,至此,几次治疗都宣告失败。宋朝前期,军队战斗力不弱,与辽国打的有来有回,但很多优势局都被翻盘,实在打击将士自信,恐辽症就在这一时期恶化。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

懦弱书生上前线,辽宋和平上百年

自赵光义之后,宋军龟缩不出,再也没有主动出击过,随着军中老将相继去世,这会恐辽病已达到高峰。赵恒上任后,萧太后领辽圣宗大举南侵,在各地袭扰,懦弱书生赵恒吓得要逃往南京,被寇准死死拽住,连吓带哄将其带至前线,宋军士气大涨,一战胜利,后签订檀渊之盟,以三十万岁币、二十万绢帛(后增至五十万岁币)遏止了毒瘤的爆发趋势,宋辽迎来百年和平。

檀渊之盟

所以,论及恐辽症,从五代后唐就已开始,中原割据势力繁多,难以抗衡日渐强大的辽国,自然对强敌有了恐惧,直到辽国弥留之际,还一举击溃北宋十万大军,宋的恐辽症永远无法消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