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一位大才子,被称为“怀素再生”,草书被外国抢购,董其昌看了都服!

 墨品书法网 2023-02-21 发布于北京

吴中地区自古人才辈出,我们所熟悉明代的“江南四大才子”、王宠、董其昌等优秀的书法家,都是出自吴中地区。那是一个文人相当内卷的地方,想要崭露头角并不容易。

在众多才子之中,有一个人获得了董其昌这样的评价:“以气节重,其书学怀素,名动四夷。自是吴中书家辈出,声价少减。”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此人以气节为世人所敬重,他的书法学习的是怀素,名动四海。即便吴中地区名家辈出,他的声望也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而降低。

从人品气节到书法都被肯定,得到这个评价的人,就是明代书法家张弼。

张弼(1425年—1487年),字汝弼,号东海翁,松江华庭(今上海)人,与董其昌是同乡。张弼在当时就是名震海内的大才子,被评为是“颠张复出”,“怀素在世”;“海外诸国皆求购其迹”,争相购买他的书法作品。

张弼有一件公认的,他一生中最优秀的草书:《怀素上人草书歌》,看了这件作品你就知道,前人的评价并非是谬赞。

《怀素上人草书歌》原本是唐代诗人任华所作的,歌颂草圣怀素的一首诗歌,音韵铿锵跌宕,而张弼所作的这件草书,完美地将音律的跌宕,通过字势,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了出来。

这件草书行笔迅疾,有疾风骤雨之势,点画酣畅淋漓,完美地继承了怀素“飞鸟如林”、“惊蛇入草”的艺术风貌。

书法自元代之后,赵孟頫一路的蕴藉妍美的书风就一直占据着书坛主流;当时也有许多有识之士,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促进书风的多样化发展,张弼就是其中之一。

《怀素上人草书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不被时风所裹挟,创作出这样激历的作品,是非常不易的。

此作证明张弼绝非是浪得虚名之辈。这件作品直至今日,一直是我们学习草书的优秀范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