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古朝鲜”源于商、周时的“难国”

 紫霞照我 2023-02-21 发布于陕西

因为有“满天星斗”的错误支撑,史学界凡古史都只会在原地埋头深挖,而不会抬头看路顺藤摸瓜认真查询,这致使“古朝鲜”的历史变得深浅不测,一直到现在发现了真实存在的“难国”,才使得“古朝鲜”的历史得以清晰地显现,具体介绍如下:

认识“古朝鲜”历史的关键,是发现了真实的“难国”。

“难国”是在哪里?

曾经看到有资料说,郭沫若老先生说过:古代时中国川鄂相交的地域,好像曾经有过一个“难国”。

“难”字的原义是“鸡”,其“隹”的字形根本就是“鸟”,“难”实际上是商系的鸟图腾的一支。

所以,第一,“老子”的传说里有渡“难江”故事;第二,四川省原来的“南江县”原本就是“难江”和“难江县”;第三,华夏有“难姓”;第四,现在的韩国也是有“难姓”,而且曾经联系来中国寻找“难姓”的祖宗。

现在已经查明,“难国”的具体位置是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甘井镇的“护难村”,那里聚集有七个带“难”字的地名,包括“北护难河、南护难河、北护难、东护难、护难村、护难寨、护难凸”等等,另外附近还有少量存在,经派人去查看,第一,该城墙的部分土埂还在;第二,当地将“护难村”读为“护檀村”。

文章图片1

护难村

“檀”字很重要,大概在周灭商前后不久,有一支号称“难国”部族进入印度,其在舍卫城附近与佛陀近邻相处,其国王名叫“檀分合”,有佛经《分合檀王经》为证,佛陀的纪年大约为距今2500年,真实的历史就从这里开始了。

要知道,传说中“朝鲜国”立国的国君就是名叫“檀君”,而且,鲜卑族总头领的名字叫“檀石槐”,“檀君”与“檀石槐”应该是同一个人,而且同出于“护难村”及“难国”。

有古籍说:《魏书》云:乃往二千载有坛君王俭,立都阿斯达(经云无叶山,亦云白岳,在白州地,或云在开城东,今白岳宫是)开国号朝鲜国,与高(唐尧)同时,古记云,昔有日之神桓因(谓帝释也)庶子桓雄

在这段话其中:其一,“坛君”应是“檀君”;其二,“与高(唐尧)同时”,应是“同族”。

商末有著名的三贤,“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启”投奔周国,到周初时,周武王封“箕子”立“朝鲜国”,但他行动很慢,“檀君”已经先到一步立了“朝鲜国”。

但这其实成了难题,因为“箕子”是“檀君”的主子,而且受封的应该是“箕子”,“檀君”也叫“王俭”,是生活很俭朴的庶族,鲜卑的“卑”就是由此而来,这些事全部都能对得上号,陕西咸阳就有“佥上村”,这也是前后都吻合的。

结果,“周虎王”即位己卯箕子於朝鲜,坛君乃移于“藏唐京”,后还隐于“阿斯达”为山神。

“古朝鲜”在“平壤”立国,“平壤”的“平”就是“尧王”族系的名称,“壤”的“襄”是帮黄帝打蚩尤的商系部族名,“壤”的字形是“襄之地”,黄帝去河南襄城县找“九玄天女”出兵打蚩尤时,古籍记载就说是在“襄之地”。

为什么“难国”会是在陕西这里?

其实这是黄帝布防蚩尤的一个重要据点,从这里往东渡过黄河不远,那里就是“石峁古城”,而再往东不远,就是黄帝管制蚩尤余族的聚集点,很可能因为“难国”这里同部族的据点比较密集,所以后来很多这里的地名被带到了朝鲜,这方面最典型的是“难国”所在的“合阳县”隔壁就是“韩城市”,这应是“韩”的由来。

“檀君”的“檀”字何来?

据传说,这是其先祖率鬼三千而降太白山顶神檀树下,是谓檀雄天王也云云。

结语

这些应是基本圆整了,除了“周灭商”到佛陀出生的纪年还差500年对不上,不知道两者是谁出了问题。


(丁丁哥/202302120/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