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界首中医大观丨王集杨老家杨氏、张楼张氏、戴桥田庄田氏、顾集胡湾胡氏中医世家(连载之四)

 界首柴大官人 2023-02-21 发布于安徽
王集杨老家杨氏中医家族
杨老家中医家族人才济济,声望一方,其祖上多有中医名人,可惜无资料可查,现根据杨氏后人回忆:30年代在杨老家行医一方的杨经修、杨玉德(中医眼科),一九五六年参加王集联合诊所。杨玉德于1959年到中医院主持中医眼科门诊,杨玉德之孙杨立亚,1964年在中医院中医学徒转正,专于中医骨伤科,曾任王集卫生院院长,后调陶庙卫生院中医骨科至今。
中医外科杨立斋,一九五一年在陶庙卫生院与药联社工作,曾任陶庙区卫协会主任,一度调往胡集卫生院主持中医外科门诊。侄杨丙喜,中医内科,在顾集卫生院工作30余年,现已退休。其孙杨天朗,专攻眼科。
杨氏中医家族还有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杨明喜,在王集一方行医40余年,任王集卫生院院长,至今仍坚持中医门诊。杨丙乾,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行医40余年,先后任陆集、王集卫生院院长。中医内科医师杨知修,1964年在县中医院中医学徒转正,后在王集卫生院退休。
界首城张楼张氏中医家族
张楼张氏中医家族,以张化吉、张洪烈为主,声望界首一方。
张化吉主中医内科,解放前行医,1952年与其子张福亭参加大众联合诊所。张化吉早年病故,张福亭后到界首镇医院工作,60年代末病故。张福亭之子张治民,1962年随师中医范清修学医,1964年转正,分配在界首镇医院工作,晋升为中医副主任医师。

界首城向义街万兴堂药店旧址。

张洪烈(1876-1936),早年在东向义街(原人武部处)开设“万兴堂”药店,开始研制外用膏药。其子张金俭在原有基础上研制张俭膏药,张金俭之孙张兴成,1955年“万兴堂”参加公私合营医药商店,后在医药公司退休。

资料来源:《界首市中医中药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