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年,两代人,痴迷于数学的儿子为父亲报了仇|《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

 楷威映画记 2023-02-21 发布于北京

根据马伯庸原著改编的影视剧,之前看过《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近期刚播放完结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以下简称“丝绢案”),并且是由马伯庸本人参与创作剧本,另一位编剧则是撰写过《大明劫》剧本的高手周荣扬。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强强联手。

马伯庸的历史题材小说,多是有料的故事,所以非常适合影视改编。而本次“丝绢案”的原著并不是小说,马伯庸在图书前言里强调过,是把他认为非常有看头的历史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而“丝绢案”是六个案子中的一个。

这部剧在播放期间,我就看到有人写了文章,列出几部国产烂剧,竟然把这部作品放入其中。不太清楚这位仁兄的标准是怎样的,如果这样的作品都是烂剧,那还有什么国产剧可以看呢?

这次的观剧体验,相较于之前两部的确有不同的感受。之前两部体量庞大,故事也更加复杂,而严肃和悲伤的基调占据主导,且对人性的拷问都非常有力,《风起陇西》的结尾更是让人意难平

而“丝绢案”这部剧里,除了对人性深处的追问外,还增加了一些幽默成分,但又不是通常古装言情剧里的那种调调,否则就会把作品带偏。毕竟故事的背景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苛捐杂税”。但这个喜感的度要掌握得当,否则就会有《满江红》那样尴尬的局面。

其次就是主角帅家默这个人物个性特别突出,张若昀的表演方式,让这个“算呆子”的形象更生动了,只是这种方式比较有风险,因为一旦夸张过头,就会觉得奇怪。好在那只手中抱着的小猫,也为角色增加些许情趣和诡谲神秘的气质。

我个人认为,扮演程仁清的王阳,在表演上要更自如,台词也说得特别溜,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在他主演的《叛逆者》这部剧中,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表演才能。在“丝绢案”这部剧里他显得更加自信从容,很多地方表现的都很准确。而对手戏里的戚薇,反而是这部剧里,在表演上让人感觉有些不太对路的角色。

而其他几位县令,包括一直出现在马伯庸古装剧里的演员尹筹胜等一批扮演官员角色的演员,发挥得不错,加之台词写得好,就为这部剧加分不少。特别是几场高堂之上争辩的戏,本来会有乏味枯燥的危险,但因为扎实的历史背景提供的干货,恰恰成为本剧亮点之一。

悬疑仍然是本剧主要类型元素,帅家默的父母为什么被大火烧死?三千五百这个数字和人丁丝绢税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是一直贯穿始终的秘密,等着一点点抽丝剥茧,直到最后的完全揭秘。而夹杂在这个悬疑背后的,就是帅家默的复仇。可见,复仇故事里,有悬疑元素助力,戏剧冲突就更强烈。

有些不足之处,就是最后一集略显仓促,虽然从心理角度来说,观众自然是期盼恶人能受到惩罚,但这个瓦解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好在本剧里,算学高手这个人设,是此前古装剧里所少有,也就自然而然的增添了一些同类剧少见的戏码,为观众提供了一些新鲜元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