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国金佗粹编元季刊本残叶

 昵称46496098 2023-02-22 发布于山东

近见《鄂国金佗粹编》残叶一纸,旁有墨笔题“宋刻本”,九行,十七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对鱼尾,书口上镌字数,上鱼尾下镌书名、卷次、叶数,下鱼尾下镌刻工姓名。

2011中国嘉德上拍元至正十三年(1363)江浙行省朱元佑西湖书院刊本《鄂国金佗粹编》二十八卷,与此刻板式一致,原为清代文人蔡光治和知名学者姚燮插架之物,内有“日华蔡光治章”、“甬东大某山馆姚氏金石书画图籍之印”,观其纸墨、字口,显为元刊元印本。

此残叶纸墨、字口稍逊,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去明洪武元年(1368)极近,当为元刊明初印本,而非明嘉靖二十一年(1532)洪富曾翻刻本,明嘉靖本视元至正本,黑口更为粗重,显有不同。

国家图书馆所藏元至正十三年(1363)江浙行省朱元佑西湖书院刊本《鄂国金佗续编》字口已远不及嘉德本锋锐,断烂太甚,当为元刊明修本。

嘉德本各卷刻工有王正、士元、平山、施君宝、东子、倪平山、君宝,元至正五年(1345)江浙行省儒学刻本《金史》刻工有“倪平山”;元至大间江浙行省儒学刻本《书学正韵》刻工有“君宝”,故知此本为元季浙江刊本。书前有临海陈基、会稽戴洙序。戴序云:“其版旧刊之嘉禾,岁久版坏无存,其文藏诸民间者,又遗阙而无全书。宥府经历朱君佑之乃为之遍求四方,得其残编断简,参互考订,合其次第,始克成书”。

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十、民国莫伯骥《五十卷楼群书跋文》上著录,考之甚详,定此本为元至正二十三年刊本,当无疑义,且云:“珂居在嘉兴金佗坊,故以名书。伯骥按:前清朱氏《曹侍郎倦圃图记》云,倦圃距嘉兴府治西南一里,宋管内劝农使岳珂尝留此著书,所谓金佗坊是已,地故有废园,户部侍郎曹先生洁躬治之,以爲别业。曹名溶,洁躬其字也。”

《冷庐杂识》卷四:“吾郡金佗坊,宋岳珂故里。珂《金佗粹编》自序谓先'王佩佗绶於鄂,不肖幸绍封旧封’,则'金佗’乃因封爵取义,後遂以名其居。按:《尔雅·释训》'委委佗佗’,孙炎谓'佗佗,长之美’,佗绶之佗,意盖本此。今俗皆作'金陀’似误。”

宋刻本《鄂国金佗粹编》早佚,现存最早版本为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佑刻本,且传世多为元刻明修本,较初印本亦甚稀见,虽断简残叶亦足宝之。


版本考鉴,最忌观风望气,失之臆断,综观纸墨、板式,虽不中,亦不远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