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熊鹏举编著《书法篇》(一)
2023-02-22 | 阅:  转:  |  分享 
  
《琴棋书画诗酒茶》《书法篇》熊鹏举编著2014年初稿 2017年审订《琴棋书画诗酒茶》《书法篇》导读中国书法。 欣赏中国书法。 李斯创小篆;
《峄山刻石》,邹城市博物馆藏。 程邈创隶书。 《曹全碑》,现存西安碑林。 《嘉平石经》,台湾历史博物馆藏。 精通章草的张芝;《
八月帖》。 创造楷书的钟繇;《宣示表》,故宫博物院藏。 西晋书法家索靖;《出师颂》,嘉德春拍,成交价2200万元。 陆机《平复
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行书妙品《兰亭序》;钱选《王羲之观鹅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丧乱帖》,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
馆藏;《兰亭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远宦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风贤室二帖》,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草书平安帖手卷》,嘉德秋拍 ,成交价3.08亿元。 王献之练字18缸水;《鸭头丸帖》,上海博物馆藏;《中秋帖》,北京故宫博
物院藏。 王珣书《伯远帖》;《伯远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智永的“退笔冢”与“铁门槛”;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日本私人藏。 自
创“欧体”的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辽宁省博物馆藏;《张翰思鲈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行书千字文》,辽宁省博物馆藏。 笔致圆融冲
和有遒丽之气的虞世南;《虞摹兰亭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萧翼赚《兰亭序》;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辽宁省博物馆藏。唐怀仁和尚集王
羲之书“兰亭序”;《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孙过庭草书精妙著《书谱》;《书谱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奇丽潇洒写
草书的张旭;《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郎官石记序》拓本,上海博物馆藏 。 李白《上阳台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题
李白(上阳台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开创雄伟苍劲新流派的颜真卿;《论座帖》,浙江省博物馆藏;《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湖州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自书太子少师告》,日本中村不折氏曾藏墨迹全本。 草书大师醉僧怀素;《食鱼帖》,青岛市博物馆藏;《自叙
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论书帖》,辽宁省博物馆藏。心正笔正的柳公权;《兰亭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蒙诏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气势连绵、墨酣笔畅的杜牧;《张好好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铉行书《私诚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用笔奔放奇逸的杨凝式;《韭
花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承唐启宋李建中;《土母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林逋《松扇五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范仲淹《道服赞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第一书家蔡襄;《蒙惠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纡问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安道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扈从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离都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局事帖》,嘉德春拍,成交价2.07亿元。
“天真烂漫是我师”的苏东坡;《功甫帖》,纽约苏富比秋拍,成交价822.9万美元;《帖子词》,北京海士德春拍,成交价9184万元;《
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卷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归安丘园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跋吏部陈公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
山松醪赋》,吉林省博物馆藏;《李白仙诗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黄庭坚划船荡桨悟笔法;《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雪寒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报云夫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读书绿荫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砥柱铭卷》,保利2010年春拍,
成交价4.368亿元;《松风阁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著名书法家米芾;《向太后挽辞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研山铭》,北京故宫博
物院藏;《苏太简参政帖》,上海博物馆藏;《吴江舟中诗帖》,美国梅多鲍利坦美术馆藏;《珊瑚笔架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穰侯出关诗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蜀素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创“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小楷书《千字
文》,上海博物馆藏;《临唐怀素圣母帖》香港艺流国际春拍,成交价:1.28亿港元;《草书千字文》,辽宁省博物馆藏;《闰中秋月诗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结体端庄秀润的曾纡:《人事帖》,北京保利秋拍,成交价4100万元。 米友仁《动止持福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高宗赵构《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上海博物馆藏。 陆游精行草和楷书:《跋北齐校书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怀成都诗卷》,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嘉德秋拍 ,成交价1.008亿元。 雄逸健拔,圆润遒劲鲜于枢:《石鼓歌》北京翰海春拍,成交
价4620万元;《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创“赵体”书的赵孟頫;《昨日帖》,北京海士德秋拍,成交价2128万元
;《七绝诗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深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汉汲黯传》,现藏日本东京细川家永青文库;《洛神赋》,嘉德秋拍,成
交价8008万元;《仲长公理乐志论》,北京华辰春拍,成交价2070万元。 阎复、家之巽、张楧、牟应龙、方回、杜道坚元《崇真万寿宫瑞
鹤诗唱和卷》,匡时秋拍,成交价1.012亿元。 哈萨克族书法家康里巎巎;《述张旭笔法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倪瓒《筠石乔柯图》,美
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吴镇《墨竹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笔精墨妙、风度翩翩的宋克;《急就章》并诸家题跋,嘉德春拍,成交价92
00万元;《草书杜子美壮游诗》,中国嘉德秋拍,成交价6832万元。 紧结茂密、涩辣坚实的沈周书法;《行书蜗壳诗》,北京匡时秋拍,成
交价3047.5万元;沈周、文征明《 钓雪图书画合璧》,保利春拍,成交价4082万元。 有晋唐人古雅气息的祝允明:《草书五言诗扇面
》,嘉德(香港)秋拍,成交价152万港元;《致元和手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燕喜亭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昼锦堂记》,嘉德秋拍
,成交价1150万元。 结体俊美娟秀见遒劲的唐寅;《行书七律诗轴》,苏州博物馆藏;《登庐山诗》,保利春拍,成交价483万元;《行书
自作诗》,匡时秋拍,成交价4887.5万元;题《立石丛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自书联句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落花诗册》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 秀丽文雅、温润秀劲的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保利秋拍,成交价8165万元;小楷《草堂十志》,台北故宫
博物院藏;《小楷归去来兮辞》,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行书《灯花自书诗卷》,匡时秋拍,成交价1150万元;吴宽、祝允明、唐寅、蔡羽、文征
明、陈淳等《吴门名士手柬》,嘉德春拍,成交价3737.5万元。 意淡墨淡董其昌:行书《白羽扇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行书《李白诗篇
》,佳士得香港春拍,成交价5778万港元;《苏轼重九词》,上海博物馆藏;《西湖泛舟诗轴》,北京匡时秋拍,成交价690万元。行书苏轼
《和子由论书》,《中国书法》杂志1990年第一期(赠页)。涨墨行笔气势纵横的王铎;行书临《汝帖·颜真卿与李太保帖》,嘉德秋拍,成交
价2127.5万元;《草书录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雒州香山作》,北京匡时春拍,成交价4082.5万元;《 宿江上作诗轴》,匡时
秋拍 ,成交价3696万元。 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傅山:草书《为毓青词丈作诗》,嘉德秋拍,成交价4872万元。 诗、书、画高僧弘仁
:《山水梅花册题跋》,安徽省博物馆藏;《行书风雹雨作扇面》,上海博物馆藏。 龚贤《行书渔歌子卷 》, 匡时秋拍 ,成交价2070
万元。 朱耷书法的“八大体”;书画双璧《个山杂画册》,西泠印社春拍,成交价2352万元;《行书诗葡萄》,嘉德春拍,成交价1058万
元;《 书北窓三友诗》,纽约苏富比春拍,成交价2261万元人民币;《草书七绝诗》,保利春拍 ,成交价3450万元。 笔墨古朴遒劲、
天真烂漫的石涛:《诗书画三绝册》 ,纽约苏富比春拍 ,成交价394.6万美元;书画双璧《春江垂钓图》,上海工美春拍,成交价1495
万元。 秀美精致、轻盈飘逸的康熙书法;《朱子诗》,瀚海秋拍,成交价2300万元。 用墨酣畅、流畅和美的雍正两幅书法。金农创“漆书”
;《梅花图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华山庙碑》复原图,嘉德春拍,成交价4025万元;《漆书相鹤经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
“馆阁体”能手张照;书《韩愈石鼓歌卷》,乾隆御笔引首 ,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5734万港元;《临米芾拟古诗帖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郑板桥自创“六分半书”;《行书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满江红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圆润秀发的乾隆皇帝;《白塔山记》,
保利秋拍,成交价1.1615亿元;《御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匡时春拍,成交价5712万元;《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保
利春拍,成交价7475万元。 “浓墨宰相”刘墉;《临颜真卿送蔡明远叙行草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行书山谷水仙诗》,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清瘦秀丽、萧疏淡雅王文治;《书唐寅题画诗轴》,西泠印社藏;《卿雲爱景八言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以文养字、笔力雄强钱沣;《
行书凤饥五言诗》,书法家何绍基旧藏;《臨蘇石脾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篆书七言联》,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择故山滨水地行草书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精秀飘逸、蕴蓄有致伊秉绶;《劝畊课读室》,保利秋拍,成交价805万元;隶书《遂性
草堂》,保利春拍 ,成交价2300万元。 清劲潇洒、结体自由陈鸿寿;《五言联》,朵云轩藏;《秋菊》, 嘉德香港秋拍,成交价7316
万港元。 沉着浑厚、字体严谨包世臣;《楷书警语立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草书“山水林亭”七言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诗人、
画家、书法家何绍基;行书《东坡尺牍三则 》,上海敬华春拍,成交价529万元;《篆书论书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篆刻家、书法家吴熙
载;隶书《“四壁一枝”七言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临完白山人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画、印三绝赵之谦;行书《中秋诗四屏》,
保利香港秋拍 ,成交价1062万港元;《纨扇书画 》,北京匡时春拍,成交价1840万元。以碑强筋骨、以帖养气韵的翁同龢;《隶书五言
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岁寒对梅图》。 气势雄伟、潇洒飘逸吴昌硕;《岁朝清供图》,嘉德秋拍, 成交价954.5万元;《行书五言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创造“康体”的康有为;行书《宋鲍照飞白书势铭》,北京东方大观春拍 ,成交价880万元;行书《北戴河纪游诗》
,西泠印社秋拍,成交价621万元。 书画大师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嘉德春拍,成交价4.255亿元;《 紫藤蜻蜓·篆书
八言联》,嘉德秋拍,成交价3248万元;《宰相归田》,香港佳士得春拍,成交价2364万港元 。 书画大师黄宾虹:《大盂鼎铭文手卷》
,嘉德春拍,成交价1725万元。 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行书五言联》,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230万元。 高僧弘一法师
;《放下》, 西泠印社十周年庆典秋拍,成交价471.5万元;书朱笔七言联;书《金刚经》,江苏万达秋拍 ,成交价3072.8万元。
气贯笔端、形神兼备郭沫若;《行书毛主席词》,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1725万元;傅抱石《湘女》,郭沫若《草书七言诗》, 保利秋拍
,成交价345万元。 书画大师徐悲鸿;《四鹅图》、《行书五言联》,保利春拍,成交价2300万元。 书画大师溥儒;《观音渡海》,北
京匡时秋拍,成交价135万元;《偕老图》。 书画大师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草书十一言联 》,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644万元 。 书画大师张大千;《奇峰观瀑书画一堂》,江苏九德秋拍,成交价1000万元;溥儒 、张大千《书法人物册页》,纽
约苏富比春拍,成交价66.25万美元;张大千《书画合璧》。 “马背书法家”舒同;《枫桥夜泊》;《自书诗》。 取法高古、笔力劲健赵朴
初;行书,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行书《访灵鹫山绝句》。 李可染画《牧牛图》齐白石题字,江苏万达秋拍,成交价7751万元
。 书画大师陆俨少;行书七言联《春江不老图》,嘉德秋拍 ,成交价 4140万元。 书法大师启功;《行书十一言联》,秋季艺术品拍卖
会,成交价638万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书法艺贵创新的沈鹏;《李煜词两首》;草书《沁园春-雪》保利秋拍 ,成交价494.5万
元。刘体隶书刘炳森;刘炳森《沉默是金》;毛泽东词《亿秦娥·娄山关》;《朱熹诗一首》。《琴棋书画诗酒茶》《书法篇》 中国书法:中国书
法是用毛笔为工具书写汉字的艺术,包含着汉字的书写规律和方法。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汇成中国
书法艺术的丰富宝藏,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书法是民族文化传承之法,是社会文明的绚烂
呈现之法,代表中国民族美学和艺术的永恒魅力。中国书法或似刀剑锋芒毕露,如龙翔凤舞之美;或似美玉圆润柔美,如流水行云之乐;积淀着商周
秦汉的凝重雄浑;缤纷着魏晋唐宋元明清的文采风流。 欣赏中国书法:生活在中国,要学会欣赏书法。一是要懂一点书法史及书法家的创作背景;
二是要有点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书法的“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书法的美表
现在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古人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有者方可绍于古人。因此,?欣赏书法要“观神
采、论章法、审结字、看笔墨”。书法作品一般分为四品:一是精品,或称神品。这类书法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品位高尚,雅俗共赏,如王羲之的《兰
亭序》等,看后令人心旷神怡。二是良品,或称仙品。这类书法品位飘逸、特色鲜明、技法娴熟、章法老辣、笔墨功力深厚,能得到专家的好评。三
是雅品。雅品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文人的书法。这类书法个性含蓄、势气平和、章法随意、结字儒雅、笔墨流畅。四是俗品,也可称商品。这类书法笔
墨华丽。线条是书法形象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纵观古今书法,线条给人三种美感,分别是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和中和之美。线条的阳刚之美表现在
“雄强”、“浑厚”、“峻劲”等。线条的阴柔之美体现在线条的 “萧散简远”、“平和雅逸”、“婉丽清媚”、“疏放妍妙”等,是隽永含蓄、
水木清华的书卷气。中和之美表现在笔法之中和、结构之中和、章法之中和。“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
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中国几千年书法界出了很多大师。从古到今引领书
风的书法大家有: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赵孟頫、鲜于枢、董其昌、文征明、唐伯虎、刘墉、郑燮、康有为、郭沫若、弘一大师
、启功等,他们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各自不同的书法珍品,欣赏他们的书法,能使我们对中国廷续了几千年的书法历史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和理
性的认识,从这些书法大家精美绝伦的国宝级名家墨迹图片中,增长对书法艺术发展历史的理解,也是赏心悦目高雅的精神享受和文化艺术的熏陶。
李斯创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六国当时所用文字和秦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字不同形,读不同音,使朝廷的政令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秦始皇
要求李斯进行文字改革。李期以秦国通行的篆书为基础,取各国文字之优点,或增其点画,或加省改。一是只用严格的等粗线,去除肥笔和墨团,直
可合绳,曲可中规;二是变短小的笔画为修长的笔画;三是变直笔为曲笔;四是字体呈长方形结构,并且长与宽有严格的比例。小篆体刚健的笔画与
结构的匀称达到了高度的协调统一,使汉字的书写艺术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李斯很幸运地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留名的书法家。秦,李斯《峄山刻
石》纵218厘米,横84厘米,邹城市博物馆藏。 李斯《峄山刻石》,写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他出巡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
,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登高远望,激情满怀,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原石已被毁。《峄
山刻石》今所传者为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根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碑阴有郑文宝题记。程邈创隶书:传说,隶书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
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后来,因为犯了罪,被关在监狱里。在监狱里,他想起了自己
以前抄写文件时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他用十年的时间,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
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10年搜集研究成功的
3000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送给秦始皇,秦始皇对程邈十分赞赏,就任命他为御史。隶书是由服刑的人所创,所以称为隶书。隶书字形多呈
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使人一眼就能认出这种书体。东汉《曹全碑》局部 原碑于明万历年间出土,现存西安
碑林。东汉《曹全碑》局部东汉《曹全碑》局部。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 ,纵253厘米,横123厘米,碑阳20行 ,一行45字
,碑阴题名五列,现存西安碑林。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今合阳)莘里村出土,曾存郃阳孔庙,明末断裂。《曹全碑》系晋王敞等纪念曹全功绩而
立。该碑字迹秀丽,笔画饱满圆润,是汉碑中的神品。被评为: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东汉,《嘉平石经》,台湾历史博物馆藏。《
熹平石经》(175--183年刻)。东汉时期汉灵帝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
、《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立于当时的洛阳城太学所在地。
这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是用隶书一体写成,极为有名。熹平石经后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历代总共发掘和收
集了46石,8800多字,分藏在几处博物馆和图书馆。精通章草的张芝:张芝,字伯英,今甘肃酒泉市人。东汉书法家。出身官宦家庭。张芝擅
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今草”。草书讲究体型美,字势任笔行走,神态上下连
接,流利舒畅,书家往往把个人感情、性格和精神融入笔意之中。张芝有“草圣”之称。他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
等刻帖。张芝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晋王羲之评论汉、魏书法墨迹,首推钟繇、张芝。并说自己的书法和钟繇、张芝可以相对抗,
但和张芝的草书只能并行。南朝庾肩吾《书品》,列张芝、钟繇、王羲之三人书法为上之上品,并说张芝功夫第一。 张芝轶事:张芝每次练完字,
都用池子里的水冲洗毛笔和砚台。因为长年累月地练字,水池里的水慢慢变成了墨一样的黑色。以后人们用“学书临池,池水尽黑”这句话称赞张芝
刻苦练习的精神。张芝习惯在水池边写字,人们也就把练习书法叫“临池”了。汉,张芝《八月帖》,也叫《秋凉平善帖》。章草,六行,八十字。
见于宋刻《淳化阁帖》。张芝《八月帖》字迹高古可爱,冠绝古今。用笔古朴含蓄,圆润健劲,结体随行气的趋势而变,自然流畅,是张芝章草的代
表作。该帖章草少有夸张形式的“燕尾”,收笔含蓄,大多作点或捺点,或者回钩下连,具有今草气息。释文:八月九日。芝白府君足下。不为秋凉
平善广闲。弥迈想思无违前。比得书不逐西行。望逺悬想。何日不懃。捐弃漂没。不当行李。又去春送举丧到?美阳。须待伴比。故遂蕳絶。有縁复
相闻。飡食自爱。张芝幸甚幸甚。创造楷书的钟繇:钟繇(151--230年),字元常,今河南长葛人。三国魏书法家。明帝时进太傅,封定陵
侯,人称钟太傅。钟繇酷爱书法,不论在任何场合,都练习书法,用指头在地上书写,睡觉在被子上画字,直到棉被穿了洞。钟繇经过30年的苦苦
揣摩,终于自创了楷书,他的楷书点画和谐、浑厚古卓、朴茂沉雄、匀称自然。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
竖直,它的撇、捺来自隶书的波磔,同时再增加一些下笔、收笔等不同方法,是一种严谨、精确、笔力强劲、一丝不苟的书体,直到晋代才开始普遍
起来,并持续到南北朝。钟繇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宣示表》为钟繇书法代表作,现在流传的刻本传为王羲之所临。三国魏,钟繇《宣示表》,故宫
博物院藏。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
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西晋书法家索靖(239--303年):索靖,字幼安,敦煌(今甘肃)人。张芝姐姐的孙子。官征西司马
、尚书郎、安乐亭侯。索靖工书法,尤擅章草,传张芝草法而变其形迹,骨势峭迈,富有笔力。前人评谓“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徐姿,张不及
索。”靖亦自重其书,自名其字势力“银钩虿尾”。所书《出师颂》很著名。晋,索靖书《出师颂》局部,纸本章草,纵21.2厘米, 横127
.8厘米 ,2003年7月嘉德春拍,成交价2200万元。晋,索靖书《出师颂》局部。索靖书《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
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
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2003年7月突然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亮相。专家、媒体对此书帖持多
种意见。 陆机《平复帖》:陆机(261--303年),字士衡,今上海市松江人。祖陆逊、父陆抗,都是东吴名将。吴亡后入晋,官至平原内
史、前将军。“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是著名的《文赋》的作者。他的书法,在书坛有一定地位,王僧虔、庾肩吾等都曾有记述。《平复帖》是现
存最早的传世墨迹。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其书体既非章草,亦非今草,与
汉晋简牍中的许多草书风格一致,是书体嬗变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晋,陆机《平复帖》,纸本,纵23.8厘米,横2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陆机《平复帖》释文:“彦先羸瘵 ,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
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陆机《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
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根据尾纸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可得知《平复帖》历代递藏情况。此
帖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再归张丑。清初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
一子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奕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后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
伯驹以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王羲之行书妙品《兰亭序》: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今山东
临沂人,世称王右军。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领右将军。王羲之是最伟大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师从卫夫人学习楷书、隶书
基本功夫,又从张芝、钟繇法帖中掌握了草书、楷书、隶书笔法笔意,偏爱行书,自创一体。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他一生性好
山水与交友,会稽许多名士如孙绰、李充、许询、支遁都与他有同好。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其中著名的有:《兰亭序》、
《姨母帖》、《初月帖》、《寒切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等。王羲之轶事:王羲之练习书法废寝忘食,有一
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书童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
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
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王羲之听到母亲的笑声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入木三分”:此成语来自王
羲之写字。有一次王羲之探访一位学生,学生的书房中有一张刚做好的木桌,他心血来潮在桌子上写了一幅字。学生的父亲发现后,让木匠把字刨掉
,木匠虽刨掉了三分厚,王羲之的笔迹仍清晰可见。“入木三分”成语用来形容笔力强劲透纸背的书法。王羲之书《黄庭经》与山阴道士换鹅:王羲
之喜欢鹅,建了鹅池,从鹅的行走、游水的和谐动作中获得书法创作灵感。有一天,他看到路上有两只漂亮的白鹅,就想买回家。这鹅是道院主持养
的,他提出要换王羲之一件书法作品。王羲之以小楷抄写了一部道家的《黄庭经》换了这两只漂亮的白鹅,成为墨林佳话。元, 钱选《王羲之观鹅
图》(局部),纸本设色,纵23.2厘米,横92.7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东床快婿”:王羲之故事中最为人乐道的是“东床快婿
”。说的是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才貌双全。王家与郗家门当户对。郗鉴把想在王家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导说:“您到家里挑选吧
,凡你相中的,我都同意。”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太尉来到书房,只见
王羲之在东厢的床座上,袒胸露腹,一手拿着馍饼,另一手握笔写字。郗鉴认为此人气质非凡,与众不同,便选他作女婿。郗鉴真是独具慧眼,为女
儿选了个出色的书法家。“东床快婿”典故沿用到今天,用来祝贺朋友选了个好女婿。晋,王羲之《丧乱帖》纵28.7厘米,横58.4厘米,日
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王羲之《丧乱帖》,该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纯粹的行草体,神采外耀,笔法精妙,动感强烈。结
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历来为书法学习者所重。 以上为:晋,王羲之作,唐,冯承素摹《兰亭序》局部。该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
重缓疾极富变化。晋,王羲之作,唐,冯承素摹《兰亭序》,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69.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兰亭序
》写于公元353年,即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名士、诗人、书法好友孙绰、谢安等41人,在浙江绍兴的兰亭举办一次修禊盛会。
当时的人相信,在这个时间,以清溪水洗涤手面,可以除去身上的霉运。他们坐在小溪的两旁,水中漂浮着装满酒的杯子,杯子流到谁面前,那人就
要即兴作诗,作不出者,罚酒三杯。日暮时分,26位名士作了37首诗,他趁着酒兴以鼠须笔、蚕茧纸为这部诗集写序,写成了历史上最杰出的行
书《兰亭序》,全序28行、324个字。这篇佳作,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内容富有人生哲理,洋溢着典雅与细腻的情感,流露了书法
家当时高昂的情绪与欢欣,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天下第一行书”。晋,王羲之草书《远宦帖》,亦名《省别帖》,纸本墨拓 ,纵24.8厘米,横
2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羲之草书《远宦帖》,亦名《省别帖》。公元332年,王羲之在武昌担任庾亮的军事参谋,好友周抚刚好从
武昌转至益州镇守,此帖便是羲之写给周抚的一封信札。全书6行53字,字字精妙,卷首有徽宗赵佶瘦金书签。文: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
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摹
本,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晋,王羲之《长风贤室二帖》局部,(唐人临摹本),草书纸本,纵27.5厘米 ,横40.9厘米,11行,102字,台北故宫博
物院藏。王羲之《长风贤室二帖》局部。释文: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 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
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
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
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书法好友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在浙江绍兴的兰亭举办一次修禊盛会。当时的人相信,在这个时
间,以清溪水洗涤手面,可以除去身上的霉运。他们坐在小溪的两旁,水中漂浮着装满酒的杯子,杯子流到谁面前,那人就要即兴作诗,作不出者,
罚酒三杯。日暮时分,26位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手卷》,绢本,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嘉德2010年秋拍 ,成交价3.08
亿元。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手卷》此帖又名《告姜道帖》,共4行,41个字。最早见于北宋《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
被一分为二,保留了前四行计41字。该帖经乾隆二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盛赞该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足见其珍贵。展开这幅草书帖会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帖屡次易主,41个字的周围盖满了几十方收藏鉴赏印章,今天的人们
正是通过这些身份证明,推测它的悠久过去。如今,只有41个字的草书《平安帖》,又以平均每个字700多万元的身价成为史上最贵单个汉字。
王献之练字18缸水: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官至中书令。他先娶郗昙女为妻,后又成为新安公
主驸马。幼年随父王羲之学书法,12岁时他的书法在众兄弟中已是佼佼者。有一天晚上,他练字写了几百字,他睡觉后,父亲看他的习作,发现其
中一个“大”字下面过于宽松,便信手加了一点,改成“太”字。第二天,母亲检查他的作业,称赞他写的“太”字下面那一点写的和父亲的一样。
他知道了自己的差距,按照父亲指出的,要用完18缸水磨成墨汁练字。他努力学习父亲的行书,又学张芝草书,在此基础上别创新法,形成流泽婉
转、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生动有致的书写风格。他擅长各种书体,尤精行草书,与其父并称二王。今传为王献之的书法的墨迹有:《鸭头丸帖》、
《廿九日帖》、《中秋帖》、《洛神赋》等。晋 ,王献之《鸭头丸帖》局部。帖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用笔开拓跌宕
,情驰神纵,流美清秀,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晋 ,王献之《鸭头丸帖》,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书谱
》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晋,王献之,《中秋帖》局部。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中秋帖》,草书,传为王献之真迹,原为5行32字,现仅存3行22字,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后由清宫流入香港,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亲
自关怀下,有关部门以重金收回,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晋,王献之,《中秋帖》,纸本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中秋帖》,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一行。卷前引首清
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宝”两字。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http://baike.baidu.com/view/239
32.htm晋,王珣《伯远帖》,纸本行书,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http://baike.baidu.
com/view/23932.htm晋,王珣《伯远帖》局部。王珣书《http://baike.baidu.com/view/689
15.htm伯远帖》:王珣(349--400年),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6453/113
29706.htm字元琳,http://baike.baidu.com/view/23932.htm东晋http://baike.
baidu.com/view/68644.htm书法家,今http://baike.baidu.com/view/4233.htm
山东省http://baike.baidu.com/view/4291.htm临沂市人。累官尚书http://baike.baid
u.com/view/4453186.htm左仆射,迁http://baike.baidu.com/view/31542.htm尚
书令。王珣工书法,http://baike.baidu.com/view/65610.htm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
眼。”其代表作《http://baike.baidu.com/view/68915.htm伯远帖》,是问候亲友疾病的信札,是晋代难
得的法书真迹,且是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此帖经北宋内府收藏,明代http://ba
ike.baidu.com/view/65610.htm董其昌等都曾收藏。此帖自乾隆十一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
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
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
在养心殿三希堂。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
。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智永的“退笔冢”与“铁门槛”:智永和尚是书圣王羲之的第
七代孙子。在浙江绍兴永欣寺出家为僧,人称“永禅师”。他常居永兴寺阁,临池学书。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
心研习了30年。智永练习书法极为刻苦,他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供练字,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
如痴如醉地练字,毛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毛笔扔进大瓮,天长日久,就积了好几瓮。智永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
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智永的书法果然大有进步。登门求教的也极多,以至他户外之屦常满,连木门槛也踩碎了,寺院
只好改为“铁门槛”。这“退笔冢”与“铁门槛”便成为书坛佳话。http://baike.baidu.com/view/95409.h
tm智永在练习书法过程中,创造了“永”字八法,“永”字包括了汉字中八种基本点画,横、竖、撇、点、捺、挑、钩、折,为书写楷书的基本用
笔法则。宋http://baike.baidu.com/view/69490.htm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
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智永最大的创举是手写800份用王羲之集字而成的真草《千字文》,分发给全国各寺院,有些流传到韩国和日本
。智永《真草千字文》被书家点评为:气韵飞坮,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日本藏墨
迹本并跋。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日本藏墨迹本并跋。纵29.3厘米,横14.2厘米,日本私人藏。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迹有两本
。一为唐代传入日本的墨迹本,一为保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复出后,启功先生曾于1989年4月
在京都小川家获观原本,在其《千字文说》中补记有:“(纸色)盖敦煌一种薄质硬黄纸经装裱见水时即呈此色。每逢下笔墨痕浓重处时有墨聚如黍
粒,斜映窗光,有内亮之色,可知绝非钩描之迹矣”。证明这就是800本之一。赋诗“永师真迹八百本,海东一卷逃劫灰。儿童相见不相识,少小
离家老大回。” 自创“欧体”的欧阳询: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今湖南长沙人。唐代书法家。自幼敏悟,及长博通经史。他
的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概括。他的书体称为“欧体”,后世称颜、柳、欧、
赵四大家。代表作有:《http://baike.baidu.com/view/230176.htm九成宫醴泉铭》、《http://
baike.baidu.com/view/1943694.htm行书千字文》、《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和书法论著《htt
p://baike.baidu.com/view/5117793.htm八诀》、《三十六法》等。 欧阳询轶事: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
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尤其笃好书法。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
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练习,就这样三天三夜不离碑文,忘我地陶
醉在索靖的书法艺术中。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局部。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厘米,横33.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
、清内府等收藏。该帖78字,用墨淡而不浓,秃笔疾书,脉络映带清昕,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
询晚年所书,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唐,欧阳询《张翰思鲈帖》,又名《季鹰帖》,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出的行欧阳询《张翰思鲈帖》。此帖是欧阳询为张翰写的小传,属于行楷,无款。共十行,每行九至十一字。字体修长严谨,笔
力刚劲挺拨,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是欧书中的精品,称天下第七行书。后纸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书跋题:“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
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非虚誉也”。此帖的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
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清乾隆帝评论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是很有眼力
的。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纸本,纵25厘米,横30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该书字形修长,
结构劲紧。疏密自然,擒纵得宜。笔力刚健,秀美典丽。唐·虞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局部。唐·虞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局部。唐·
虞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局部。唐·虞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局部。唐·虞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局部。》唐·虞世南,摹《虞摹
兰亭序》卷局部。唐,虞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纸本,纵24.8厘米,横57.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虞世南摹《虞摹兰亭序》卷欣赏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唐太宗李世民征得后,他爱不释手,常於半夜秉烛临摹,最后此卷亦随唐太宗殉葬昭陵。太宗生前曾命当时著名的书
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各临一本,三人临本中除欧阳询临本失传之外,褚遂良、虞世南临本和冯承素摹本得以传世,合称《兰亭墨迹三种》。唐
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的《虞摹兰亭序》卷,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
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可以说;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其书内含刚柔,立意沉粹,气秀色润,萧散洒落,虽不外耀筋骨,但极富内涵,
耐人寻味。此卷临本,笔意温润,骨力遒媚,泯去了点画的锋芒和棱角,给人以一种平和简静的艺术感受。与冯承素摹本和褚遂良临本的芒角外露的
风格样式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笔致圆融冲和有遒丽之气的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年),今浙江余姚人。为“十八学士”之一。曾任
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获赠礼部尚书。虞世南善书法,继承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
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
、《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宋黄庭坚有诗赞其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纵28厘米,横65厘米,http://baike.baidu.com/view/81081.htm辽
宁省博物馆藏。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是讲唐皇李世民派人智取《兰亭序》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特别喜欢王羲之的字,收集了王
羲之父子200多件书法真迹,唯缺天下第一行书《http://baike.baidu.com/view/43384.htm兰亭序》。
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召见辨才却说不知下落。http://baike.baidu.com/view/5319.htm房玄龄向
唐太宗推荐多才善谋的http://baike.baidu.com/view/31571.htm监察御史萧翼去赚《兰亭序》。萧翼让李
世民给他带几件王羲之父子的书法真迹,打扮成山东书生的模样来到浙江绍兴http://baike.baidu.com/view/773
48.htm山阴永欣寺,请求辩才大师让他住到寺院。辩才请萧翼用茶、下棋、抚琴、探讨书法。萧翼请辩才饮美酒和观看王羲之父子书法真迹,
俩人很是投缘,相见恨晚。辩才告诉萧翼,你的王氏父子书法真迹不是佳品,贫僧有一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帖》,便将藏在屋梁槛内的《兰亭帖》拿
下来给萧翼观看。萧翼故意挑毛病,指缺点,说这帖是后人伪作,辩才和他争论。辩才年过八十,精神不济,生气的回房睡觉。萧翼乘机盗走《兰亭
序》,连夜快马飞驰长安。萧翼智取http://baike.baidu.com/view/18333.htm墨宝,李世民很高兴,给萧
翼官加五品,还发了很多奖金。并赐辩才无罪,奖给他绸缎和粮食。辩才易物为钱建了三层佛塔,由于受到惊吓,一年后去世。李世民太喜爱《兰亭
序》,要求死后用《兰亭序》陪葬。唐怀仁和尚集王羲之书“兰亭序”:《怀仁集王圣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书法的体现,也是众多集王羲之书法
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通。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从唐太宗贞观20年至唐高宗咸亨3年(648——672年),历时25
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
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
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现存宋拓本较多。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
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 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纵24.5厘米,横11.9厘米,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圣教序》记的是高僧玄装印度取经回国,把梵
文译成汉文。李世民对玄装大师很赞赏,亲手为他译的经书写的序文。由于李世民很喜欢王羲之的字,命善书法的怀仁和尚,从王羲之的行书单字中
,集字抄《圣教序》全文,由诸葛神力勒石,朱敬藏镌刻成此碑。这部以王羲之行书集成的《圣教序》流传至今,它与《兰亭序》合称墨林双宝。孙
过庭草书精妙著《书谱》: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今浙江富阳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
参军等职。他擅楷书、行书。他的草书精妙,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变化莫测,历来为书家称道。他取法http://baike.baidu
.com/subview/2527/16046564.htm王羲之、http://baike.baidu.com/view/382
82.htm王献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体现了初唐尊王和追求秀美风格的时代风尚。他著《书谱》,
提出著名的“质以代兴,妍以俗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的主张。他的许多
论点,至今仍有意义。孙过庭传世书迹有《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07294/15870393
.htm书谱》、《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3443/16107538.htm千字文》、《h
ttp://baike.baidu.com/view/1361685.htm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
要数《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07294/15870393.htm书谱》。唐,孙过庭《书谱
卷》局部。唐,孙过庭《书谱卷》,纸本,纵26.5厘米,横900.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奇丽潇洒写草书的张旭:张旭是书法史上最
颠、最狂的一位书法家。杜甫在“酒中八仙”一诗中这样描绘他:“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描写了一个无视礼教不
顾身份借酒挥毫的草圣。张旭喜欢喝酒,以头濡墨(古人蓄发),然后用手抓住饱蘸浓墨的长发,狂呼大叫,在粉壁和屏障上东涂西抹。那是酒与书
的联袂狂欢,线条的舞动如风如龙如疾驰的野马。一笔狂草,满壁纵横,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已经不重要了,人们欣赏的是酒神的舞蹈,书法的舞
蹈。他自创了独特的草书体“狂草“,他的草书奇丽潇洒,上下连贯,迂回流连,变化多端。唐,张旭《草书古诗四首》局部。唐,张旭《草书古诗
四首》局部。唐,张旭《草书古诗四首》局部,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 ,辽宁省博物馆藏。张旭《草书古诗四首》,为张旭狂草
之作,极为珍贵。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
。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唐,张旭《郎官石记序》,局部。唐,张旭《郎官石记序》拓本,帖芯纵20
.2厘米,横1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该书为唐陈九言撰文,张旭书。传世仅王世贞旧藏“宋拓孤本”。书家评其作字简远,内含筋骨,法度森
严,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唐,李白《上阳台帖》,纸本墨迹,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北京http://baike.baid
u.com/view/50439.htm故宫博物院藏。近现代,张伯驹收藏:《宋徽宗题李白(上阳台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白《上
阳台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据有关资料透露,《上
阳台帖》如何从张伯驹手中进入故宫收藏,还有一则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怀着对毛泽东的崇敬,将《上阳台帖》赠给毛主席。毛泽东喜好书
法,收到此帖后十分珍爱,反复欣赏把玩。1958年,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这件《上阳台帖》即被送到北京
故宫博物院珍藏。据说此帖是李白现存唯一的真迹。题跋处的“唐李太白上阳台”为宋徽宗原装瘦金体。该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超逸豪迈,
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顾盼有情,得物外之妙。 开创书法雄伟苍劲新流派的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书法家。他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等职。他性情刚直忠正,高风亮节。他的字也是深厚雄伟、庄严肃穆,饱满有力。他
从小热爱书法,没钱买笔墨纸砚,用黄土在墙上练字。他崇拜张旭,两次登门求教。张旭授他“笔法12意”。经过多年苦练,他自创“颜体”,“
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其书“锋绝剑摧,惊飞逸势”,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唐,颜真卿《论座
帖》。唐,颜真卿《论座帖》,书于代宗广德二年(764年)11月。拓本。行书,文稿。凡70行,计1187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
刚《忠义堂帖》本。其 刻石存西安碑林第二室,方形竖刻,纵107.5厘米,横69.5厘米,分上下二截书,各36 行。此刻石世称“关中
本”。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唐,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纵28.2厘米,横72.3厘米,台北
故宫博物院藏。该书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气势,文章书法皆为极品,颜书之壮美跃然纸上,为论书者所推崇,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湖
州帖》,(宋人仿本),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50.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该帖书法圆转连绵,丰丽超动,墨色华润,心境安然见
于纸上。唐,颜真卿《自书太子少师告》,780年作,楷书纸本,日本中村不折氏曾藏墨迹全本。草书大师醉僧怀素:怀素(737--799年
),字藏真,俗姓钱,今http://baike.baidu.com/view/8581.htm湖南零陵人,http://baike
.baidu.com/view/17592.htm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h
ttp://baike.baidu.com/subview/28645/5087925.htm张旭齐名,为唐代草书双璧,合称“颠张
狂素”。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中年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运笔旋风骤雨,风驰电掣,
惊蛇入草,飞动圆转,笔墨狂舞,变化莫测。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宣和书谱》谓其书字字飞动,宛若有神。传世书法作
品有《怀素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字文》等。怀素轶事:怀素练字因买不起纸,就在寺院四周种满芭蕉树。芭
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
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坚持不懈地练字。怀素虽然是个僧人,但又不拘于寺院的
清规戒律,食鱼又吃肉,还喜欢饮酒,因此叫“醉颠和尚”。唐,怀素《食鱼帖》,水墨白麻纸本,纵29厘米,横51.5厘米,青岛市博物馆藏
。怀素《食鱼帖》是一封56字的短信:“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
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食鱼帖》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寥寥数语,
不仅活脱脱勾勒出一个洒脱狂放的文人形象,而且从中可以看出怀素从长沙到长安后,因为吃不到鱼而生病。虽身在异乡,但对长沙的鱼仍特别思恋
。唐,怀素《自叙帖》局部。http://sd.people.com.cn/n/2015/0710/c172835-25536483
-3.html唐,怀素《自叙帖》局部。唐,怀素《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 ,横77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怀素《自叙帖》共
126行,698字。书于公元777年。首六行早损,为宋http://baike.baidu.com/view/36828.htm苏
舜钦补书。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
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征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此帖:“墨
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被誉为“铁画银钩”的大成之作。诗人李白有一首赞颂怀素的长诗《草书歌
行》,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
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唐,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
米,横40.5厘米,9行85字,辽宁省博物馆藏。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今陕西铜川市人。唐代书法家
。进士及第,官至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柳公权以楷书最著,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http://baike.bai
du.com/subview/25404/12988763.htm欧阳询、颜真卿、http://baike.baidu.com/v
iew/1101771.htm赵孟頫并称“http://baike.baidu.com/view/988451.htm楷书四大家”
。他广学名家,融会贯通,自出新意,创造了“柳体”书派。其书法纤瘦健骨,中宫紧密,四肢开展,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刚劲挺拔,棱
角森然,有“颜筋柳骨”的称誉。他留存的书法作品较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
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柳公权轶事:传说有一个柳公权写诗助人的故事:唐武宗不喜欢一名宫中女官
,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
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武宗听后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柳公权最
为人乐道的是:唐穆宗问他书法用笔的要诀,他答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意思是说一个人品行要端正,思想要纯净,才能写好毛笔字。书
家赞美他的字“神清气健,无一点尘俗。”唐,http://baike.baidu.com/view/36458.htm柳公权《兰亭诗
》局部。唐,http://baike.baidu.com/view/36458.htm柳公权《兰亭诗》局部。唐,http://ba
ike.baidu.com/view/36458.htm柳公权《兰亭诗》局部。http://baike.baidu.com/sub
view/127702/127702.htm绢本行书,纵26.5厘米,横365.3厘米,http://baike.baidu.co
m/subview/1218927/1218927.ht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柳公权《蒙诏帖》局部,墨迹纸本,纵26.8厘米,横
5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气势磅礴,痛快酣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宏,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气派。杜牧《张好好诗》局部。唐
,杜牧《张好好诗》局部。834年作,行草书,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杜牧《张好好诗》,
书法气势连绵,墨酣笔畅,有六朝之风韵,具朴实无华之美。卷前有宋徽宗赵佶题签,钤“宣和”及双龙圆印。后经南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
、清梁清标等人收藏,乾隆间入内府。收藏印鉴甚多。这件国宝,民国时被溥仪带出宫外,后流散于民间,最终被收藏家张伯驹购得,1956年捐
献给国家。 气势连绵、墨酣笔畅的杜牧:杜牧,字牧之,陕西西安人,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曾注释兵书《孙子》,著有《樊川文集
》二十卷。《張好好詩》是杜牧在洛阳任監察御史時写的。张好好是一位歌女,杜牧在南昌任职時与她相识,杜牧參与宴会,逢场作戏,兩人經常見
面,极为亲昵。杜牧到安徽宣城任职,好好也在宣城,他們依旧经常相見。后好好被沈傳師之弟沈述師看中,納她为妾。沒有几年工夫,張好好被薄
情的丈夫遺弃,在洛阳东城的一家酒店当垆卖酒。杜牧感旧伤怀,遂写了這首《張好好詩》。诗人以缠绵旖旎的笔调,把这位才貌出众、能歌善舞艺
人的天真、善良和她凄凉的结局写得感人至深,诗中“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衿泪,短歌聊一书”,乃长歌当哭,正与白居易《琵琶行》
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为同一意境。 五代宋初,徐铉行书《私诚帖》。 五代宋初,徐铉行书《私诚帖》纸本,纵29.1厘米,横44.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徐铉,字鼎臣,今江苏扬州人。文学家、书法家。南唐时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工书法、文字,秦代
《峄山刻石》即根据徐铉的摹本。有《篆书千字文残卷》(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宋摹本)、《成武王庙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唐,杨凝式《韭花帖》,行书,墨迹麻纸本,纵26厘米,横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用笔奔放奇逸的杨凝式:杨凝式(873--95
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 。他的书
法初学http://baike.baidu.com/view/25404.htm欧阳询、http://baike.baidu.co
m/view/4146.htm颜真卿,后又学习http://baike.baidu.com/view/2527.htm王羲之、ht
tp://baike.baidu.com/view/38282.htm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
目一新。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http:/
/baike.baidu.com/view/1534002.htm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等。 承唐启宋李建
中:李建中(945--1013年),字得中,号严夫民伯。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工部郎中,曾作西京留司御史台,被人称“李西台”。性怡淡,
简静,风神雅秀,不重名利,好游山水,多留题,善书札,草、隶、篆、籀俱妙,是当时无人敢望其项背的名书法家。李建中一生由于经历了唐、五
代、宋几个时期,他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元赵孟頫说:“西台书法去唐未远,犹有唐人余风。”传世书迹有行书墨迹《土母帖》、《
李西台六帖》、《峄山碑》、《千字文》等。宋,李建中《土母帖》。宋,李建中《土母帖》,墨迹纸本,纵31.2厘米,横44.4厘米, 台
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用笔沉稳,法度谨严,结构淳厚谨严,清丽圆熟,恣态横生,深得“二王”笔法,颇为后世珍重。宋,林逋《松扇五诗卷》(
局部)。行书纸本,纵32厘米,横320.6厘米,34行,共285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行书五言、七言诗共五首,分别为《松扇》、
《孤山雪中》、《孤山松亭》、《送史》和《春日》。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宋,范仲淹《道服赞》。宋,范仲淹《道服赞》,小楷
,纸本手卷,纵34.8厘米,横47.9厘米,楷书8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书法方劲,落笔痛快沉着,略有《乐毅论》遗法。卷后文同、
吴立礼、戴蒙、柳贯、胡助、刘魁、吴宽、卢濬、王世贞等跋。曾经宋范氏义庄,清安岐、清内府收藏。张伯驹以110两黄金购藏捐给国家。 宋
代第一书家蔡襄: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县人。北宋著名书法家。进士及弟,曾任龙图阁直学士、福建路转运使,知
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知事。蔡襄和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有“宋代第一书家”之称。他的
楷书上承颜真卿,端庄谨严,体格恢弘,点画无丝毫苟且。行书潇洒简逸,信手拈来,触处成妙,大得晋人韵致。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
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等珍品。宋,蔡襄《蒙惠帖》,1052年,纸本,纵2
2.7厘米,横16.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蔡襄《纡问帖》,1052年,纸本,纵26.7厘米,横28.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宋,蔡襄《安道帖》,尺牍,1055年,纸本,纵26.8厘米,横35.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蔡襄《扈从帖》,纸本,纵23
.3厘米,横2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蔡襄的书法艺术体现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讲究,也就是对艺术人生的自觉追求。宋,蔡襄《离都帖
》,行书,纸本,纵29.2厘米,横4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该帖书法丰腴厚重处似颜真卿,兼有王羲之行草之俊秀。 位列唐宋八大
家的曾巩: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今http://baike.baidu.com/view/7824.htm江西省
http://baike.baidu.com/view/27649.htm南丰县人,出身儒学世家。http://baike.bai
du.com/view/957683.htm进士及第,历任齐州、http://baike.baidu.com/view/20124
12.htm襄州、http://baike.baidu.com/view/473641.htm洪州、福州、http://baike
.baidu.com/view/1302576.htm明州、http://baike.baidu.com/view/3694.ht
m亳州、沧州等知州。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曾巩文学成就突出,位列“http://baike.ba
idu.com/view/3082.htm唐宋八大家”。 曾巩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
首。传世孤本《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的传世墨迹。宋,曾巩《局事帖》,纵29厘米,横38.2厘米,2009年11月北京保
利秋拍,成交价1.08亿元。中国嘉德2016年5月春拍,成交价2.07亿元。《曾巩局事帖》全文: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海诲之益。
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汨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难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
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宜。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
启。印文:曾巩再拜。“天真烂漫是我师”的苏东坡: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http://baike
.baidu.com/subview/35770/8424165.htm眉山市人。北宋著名书法家。进士及第。曾在凤翔、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职,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苏轼书法遍学晋、唐、五代的各名家之长,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用笔丰腴跌宕,得天真烂
漫之趣。书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于拙,特为秀伟。他说写字是:无意求佳才能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退笔如山未
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写字“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写出来的字出神入化,字字是精品。苏轼与http://baike.baidu.
com/view/7373.htm黄庭坚、http://baike.baidu.com/view/69377.htm米芾、http
://baike.baidu.com/view/25996.htm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
祭黄几道文》、《归安丘园帖》、《中山松醪赋》、《李白仙诗卷》等。苏轼《功甫帖》宋,苏轼《功甫帖》,行书 ,宣纸,2013年9月纽约
苏富比秋拍,成交价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上海藏家刘益谦购回。此帖是苏轼写给有不同政见、但又互赠诗画的友人郭功甫
的告别信。作品结构紧密、一气呵成,用笔沉着、粗犷有力,清代书画名家翁方纲曾将其称之为“天赐的书法精品”。此帖真伪,专家有不同意见。
宋,苏轼《帖子词》,纵103厘米,横40厘米,2011年6月http://auction.artron.net/HSDP-1157
/北京海士德春拍,成交价9184万元。苏轼《帖子词》,是代表其书风的作品,既有行书的神韵又具备楷书的风度。此作看似若不经意然意在法
中,字的大小、长短、阔窄、奇正,如水东注,因势生发,自有一股书卷之气。整体法度自具,形神兼备。章法布局疏密有致,层次有序,参差栉比
,大小错落,妙合自然。姿态秀媚丰腴、款款大方,又烂漫自如,风流韵胜,仿佛诗般令人陶醉。结字体势倚侧,左伸右缩,趋方扁形,丰满清俊,
行笔极其流畅,彰显着一种雄浑伟岸的人格精神。点画坚实肯定,沉着凝重,线条粗壮,肥厚而不显臃肿,凝重而不呆滞。笔势畅顺不拖沓,涩而能
达,急缓有度。用笔圆润遒劲,疏朗婉健,丰腴跌宕,挥洒自然,变化迭出,有天真烂漫之趣。笔力圆健,下笔时露锋芒,而收笔时如珠光黍米有聚墨痕,极其圆融。浓郁的墨色,散发着奕奕神采。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此帖行书十七行,129字。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该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书法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宋,http://baike.baidu.com/view/7373.htm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是黄庭坚在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后写的一段跋语,此跋历来为书家所珍视,与原帖合称“双璧”。宋,苏轼《归安丘园帖》,纸本,纵25.6厘米,横31.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 ,苏轼行楷书《跋吏部陈公诗帖》,纵27.8厘米,横60.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苏东坡《中山松醪赋》局部,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此帖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宋,苏轼《李白仙诗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评价: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变化多端,神妙莫测,驰骋纵逸,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黄庭坚划船荡桨悟笔法: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今江西http://baike.baidu.com/view/171303.htm修水县人。进士及第,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等职。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学书取法颜真卿、怀素、杨凝式,在乘船时看到梢公摇动船桨,船夫拔动橹棹的美妙构图,悟出了独具一格的笔法,字体欹侧峻拔,点画夸张,气韵肖华,豪放纵逸,变化无端,神韵绝俗。其书法流传很多,如:《砥柱铭卷》、《雪寒帖》、《报云夫帖》、《读书绿荫帖》、《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http://baike.baidu.com/view/106626.htm松风阁诗帖》、《http://baike.baidu.com/view/11529256.htm李白忆旧游诗卷》等。宋,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局部,纸本,纵29.1厘米,横213.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用笔凝练,富有韵致,结字险绝,敧侧中带安稳。宋,黄庭坚行书《雪寒帖》,纸本,纵28.8厘米,横17.5厘米,凡6行61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黄庭坚《报云夫帖》,纸本,纵32.6厘米,横65.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黄庭坚《读书绿荫帖》,行草纸本,纵27.1厘米,横 43.1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帖笔法有飞动洒脱之神韵,充溢着扩展开张之气息。宋,黄庭坚《砥柱铭卷》手卷,纵32厘米,横824厘米,加上拖尾纸上历代名家题跋,卷长1500厘米左右。保利2010年春拍,成交价4.368亿元。宋,黄庭坚墨迹《砥柱铭卷》局部,纸本行楷,共六百余字,书魏征《砥柱铭》作品,经http://baike.baidu.com/view/1101686.htm王厚之、http://baike.baidu.com/view/81977.htm贾似道、http://baike.baidu.com/view/275542.htm项元汴等http://baike.baidu.com/view/51196.htm收藏,长期流传于http://baike.baidu.com/view/265937.htm民间,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htm日本,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被视为镇馆之宝。数年前,为台湾藏家购得。便有了对黄庭坚书法有着数十年浸染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先生洋洋两万言的文章。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全文计29行,153字。此帖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
献花(0)
+1
(本文系天山老熊4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