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满清政权曾在我国封建历史中存在了两百余年的时间;满清王朝从建立到灭亡,曾在康雍乾盛世时期达到顶峰水平。 为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奠定了太平盛世发展基础的康熙帝,是为满清政权定都北京后即位的第二位皇帝。 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余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的康熙帝是整个清朝乃至整个封建帝国时期的一位传奇皇帝。然而世人皆知教养一代贤君的孝庄太后,急召进宫保康熙帝位的臣子却鲜为人知。 六岁即位,二十岁病故 顺治皇帝名为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军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其父是皇太极,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说来顺治皇帝的继位之路也是十分坎坷,在其父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等人正值壮年,各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反观当时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所以许多朝中党派纷纷不支持顺治皇帝继承皇位。 再加上睿亲王多尔衮为清军入关的社稷大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多年来朝中支持睿亲王继位为帝的声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顺治帝的皇位继承之路多年充满了明争暗斗。 最终,在朝中的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之下,大家一致决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即位为新帝,而睿亲王多尔衮由于其德高望重、战功赫赫,所以以其皇叔父的身份被拥立为辅佐幼帝的摄政王。 多尔衮虽名义上已经处于一人之下,凌驾于万千臣民之上,但实际上顺治皇帝过于年幼只相当于一个傀儡皇帝,国家实际的政治大权则几乎悉数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 甚至嚣张跋扈的摄政王多尔衮还一度将自己称之为“皇父摄政王”,以示自己的地位相当于先帝。按理来说,皇权面前无父子,已经有如此僭越行为的摄政王多尔衮理应受到顺治皇帝的惩处。 由于年幼且无实权,顺治皇帝小时候懵懂无知,慢慢长大逐渐地认清现状后也只能选择蛰伏,就这么在叔父多尔衮的强权之下忍气吞声了许多年。 直到后来顺治帝的年纪渐长才慢慢存有自己的势力,羽翼渐丰之后顺治皇帝才除去了这一对自己手中皇权威胁极大的障碍。 顺治皇帝的一生都是十分不幸的,幼年被摄政王的强权压制毫无作为皇帝的至尊权力;后来苦闷已久的顺治皇帝好不容易寻得一人生知己董鄂妃,但红颜薄命的董鄂妃却没陪伴顺治皇帝几年便英年早逝了。 痛失挚爱的顺治皇帝甚至一度想要削发出家为僧,另一方面顺治皇帝在除去纠缠半生的政敌后还没来得及享受多久的权力自由,便染上了痘疫,有限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自知大限之期已至的顺治皇帝便要为自己的身后事做考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择定一名皇位继承人,好在自己故去之后接替自己统治国家。 在该立谁为皇位继承人的这一事情上,顺治皇帝与母亲孝庄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孝庄太后主张将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立为继承人。此时的皇三子玄烨与当年的顺治皇帝一样,也还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孩童。 顺治皇帝担心幼帝强臣的历史重演,想起自己年少时期的种种无奈、不甘与隐忍,回首往事痛苦不已的顺治皇帝本着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的想法,起初并没有将皇三子玄烨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 孝庄急召一人进宫,力保康熙皇位 面对顺治皇帝想将皇位的继承权交由兄弟旁支的想法,孝庄太后不忍皇权旁落,所以一直力挺顺治皇帝的第三子玄烨为继承人。 在顺治皇帝生命垂危之际,心思缜密的孝庄太后还紧急召了一个人入宫对一意孤行的顺治皇帝进行劝说,这个人便是一直很受顺治皇帝尊敬的传教士汤若望。 汤若望原是德国科隆人,他是以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先到到中国澳门,后来一路北上达到了北京城。 物以稀为贵,当时拥有着特殊身份的汤若望本就很受统治者的尊崇,他还贯穿明清两朝,便渐渐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德高望重的形象。 正是经由传教士汤若望一番循循善诱的规劝,皇位才最终安然无恙地落在了康熙皇帝的手上,康熙皇帝后来才能稳坐江山60年。 在当时情况万分危急之际,可以说若是没有这个人在最后一刻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皇位的继承权不一定会落在皇三子身上。 那样的话,后来的满清王朝也便不一定会出现始于康熙皇帝时期维持多年的盛世状况。只能说是:事也,命也,冥冥之中世间一切自有安排。 三皇子以得过天花的身体优势取胜 康熙皇帝能够在八岁时顺利登基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譬如有皇祖母孝庄太后的大力扶持。 除此之外,在顺治皇帝临死前被紧急召入宫的汤若望是以当时还只是皇三子的康熙皇帝的身体优势进行规劝的,最终以理服人,生命垂危的顺治皇帝才点头同意。 在当时科学技术与医疗水平都十分落后,顺治皇帝所患的天花在当时是足以夺去生命的一个可怕传染病。 而在当时社会状况下,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一旦得了此病便药石无医,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短命的顺治皇帝便是没熬过此病的折磨最终英年早逝。 汤若望向顺治帝强调皇三子玄烨在幼时就曾经得过此病,并且成功熬了过来,此病的特征就是得一次之后体内便有抗体,抵抗力会较没有得过此病的人更强,所以便终身不再得,最终三皇子以得过天花的身体优势取胜。 顺治临死前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犹豫不决,孝庄太后见状紧急召汤若望进宫进行规劝。 在死亡率极高的社会背景下,汤若望站在生命健康长寿的角度来强调得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在身体素质这一先决条件上无疑是皇位继承的最佳人选,起码可保皇位传至千秋万代,如此后来的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
|
来自: 昵称14934981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