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介石能力不行?周总理重点讲了两方面,毛主席点评一针见血

 茂林之家 2023-02-22 发布于湖南

提到蒋介石的军事水平,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关于他的笑话。说在某次战斗中,“蒋总裁”千里之外给某前沿阵地打去电话,说:“机枪向前布置50米!”或直接越级指挥一个连或者一个排的军事部署。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不过,蒋介石的个人军事能力实在是不值得恭维,甚至连国民党内部都对他吐槽不已,以至于在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将领为了避免“老头子”瞎指挥直接砸了电台。结果蒋介石直接来了“骚操作”,派飞机空投下达指示,一定要手下按照自己指令进军,直接把杜聿明给送进了功德林。

文章图片1

当然,关于蒋介石的个人能力到底如何,还是他的对手更有发言权。周总理和毛主席曾专门对蒋介石的能力做出过点评。

对蒋介石清醒的认识

1936年时,美国记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延安进行采访时,曾问了周恩来两个关于蒋介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蒋介石现在的地位和前些年相比是强些还是弱些?”周恩来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蒋介石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

他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巅峰在1934年。

文章图片2

1933年11月,蒋介石正调动大军对中央苏区展开第五次“围剿”,突然得到消息,驻扎在福建的第十九路军和李济深等人联合起来,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称要联共、抗日。愤怒无比的蒋介石直接派兵予以了征讨。

之后仅仅过了3个月时间,第十九路军就被蒋介石彻底击败。与此同时,红军在蒋介石百万部队的压力下,也不得不放弃中央苏区开始长征。

此时的蒋介石,成功达到了他权力的巅峰,但他太贪心了,想要真正的控制中国,通过追赶红军来削弱手下那些不听话的军阀的实力,一边跟着红军长征,一边让部队跟各地军阀抢地盘。

随着蒋介石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他收获的潜在反对者也越来越多,兵力也越来越分散。

文章图片3

等到红军来到了陕北建立了根据地,蒋介石再难像第五次围剿时那般,调集起强大的军队来对付红军了。

蒋介石现阶段是不可能支持抗日的,因为一旦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他就必须分出一部分指挥权来交给红军,无法继续维持在中国的独裁统治。

问题是,现在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两名将领胡宗南和陈诚,在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时都缺乏热情,一旦抗日战争打响,他们肯定要支持抗日的,届时蒋介石就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

想要继续“攘外必先安内”,手下军官全都跑去支持抗日了,根本没戏唱。如果支持合作抗日,那自己就要分出权力来给共产党。

也正因此,蒋介石面对的是两难的局面,他的权力也不可能再恢复1934年的巅峰状态了。

文章图片4

战术方面:拙劣的外行

埃德加·斯诺的第二个问题,是想请周恩来评价一下蒋介石个人的军事能力。对此,周恩来在战术和战略两个方面做出了回答。

首先是战术,周恩来的评价可以说是毫不留情,说蒋介石是一个拙劣的外行。为了方便说明,周恩来特意拿蒋介石在北伐战争期间,亲自指挥的“武昌之围”和“南昌之围”来举例子。

1926年,随着北伐军取得贺胜桥战役的胜利,吴佩孚直接跑路去了孝感,留下刘玉春和陈嘉守卫武昌城。

武昌是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湖北的政治中心,城墙修的又高又厚,外面还有两米深的护城河,攻打起来并不容易。

文章图片5

按照北伐军事先制定的策略,必须“速战速决”。在之前也的确顺利,武汉三镇直接拿下了两个。

可唯独这最后一个武昌城,却无论如何都拿下不了。没办法,北伐军的攻城器械实在过于简陋,甚至连长梯子都没有,用的从老百姓家里面搜刮来的短梯子。

李宗仁带着人打了一番发现打不下来后,专门买了大批的毛竹竿现场做成了长梯。但这种梯子实在是太过沉重,再加上敌人有大炮,仍然没能取得什么有效的战果。

不久之后,蒋介石坐车抵达余家湾车站并亲自上阵指挥,说要在48小时之内拿下武昌城。

当周恩来评价蒋介石指挥的这场战役时,并没有给他留什么情面,说:'蒋介石喜欢采取拿破仑的方法去打仗,经常把手下的士兵都集中起来猛攻敌人的阵地。在蒋介石自己看来,他是一位带领着敢死队奋勇登先的英雄人物。但是拿破仑手下的士兵,都有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战争理念。蒋介石却让手下去强攻,已经证明了会碰的头破血流的武昌城防御阵地。

文章图片6

这注定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战斗。

在1926年9月5日的这次战斗中,蒋介石宣布先登城楼者重赏,但却并没有对现有的攻城器械进行改进,想仅依靠士兵们被高额赏金激起来的士气,拿着竹竿和木梯拿下有大炮守卫的敌营。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重赏之下的确出现了勇夫,有将士登上了武昌城楼,但没过多久还是被敌人赶下来了。

因此,周恩来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还专门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蒋介石带领一个团或一个师,他总是把他们弄得一团糟。

换句话说,在周恩来看来,以蒋介石的军事水平撑死也就能当个营长或者连长,指挥指挥连队还差不多。

文章图片7

而事实上,蒋介石在指挥连队时的确可圈可点。比如当年东征打棉湖之战,蒋介石的团部被敌人包围,炮兵连长陈诚却打炮打不响。蒋介石让他把炮架起来试试,结果还真的炸死了好几个敌人,最终,蒋军这边5门炮齐齐发射,成功守住了团部,坚持到了友军抵达。

至于这场武昌战役,蒋介石选择了坚壁清野,经过40天的围困后,守军在弹尽粮绝之下只得选择了投降。

经历过这次教训,按理来说蒋介石应该知道自己的战术有问题了。但可惜他并没有,仍然想学拿破仑。

在之后的南昌战役中,他又一次出现了这个问题。

文章图片8

在攻打南昌时,蒋介石命令部队一路狂飙猛进、孤军深入占领南昌城。孙传芳觉得打不过,主动撤出。

当时,蒋介石手下有三个师的部队,却只让第一师去打南昌,而且拒绝等待后续增援。

第一师在中山舰事件后,就把所有的共产党员给驱逐了出去,战斗力很弱。师长王柏龄更是奇葩,刚进城就跑去妓院玩耍了。没多久,孙传芳的部队就对南昌发起了反击。第一师被赶到了位于城墙和河流间的陷阱中,惨遭歼灭。

原先在蒋介石手下另一个师当师长的叶剑英,因此此事对蒋介石的指挥风格失望透顶,选择了离开,4·12反革命事变后更是直接和蒋决裂。

文章图片9

讲完了武昌和南昌战役,周恩来还专门提起了前段时间发生的陕西战役。蒋介石给陈诚下令,让他直接派两个师对红军展开“集中攻击”,陈诚的战术水平比蒋介石高了不是一点半点,专门给蒋介石回信陈述利弊。这封信在半路上被红军给截获了,周恩来还有些可惜:

“我们实在欢迎这种集中,去年就是在这种进攻中吃掉了张学良的6000人部队。对于南京方面而言,蒋介石因为不会骑马,所以不能经常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是很幸运的。”

好一点的战略家

不过,虽然周恩来对蒋介石的战术水平的评价很差,但在他的战略方面,用词就好了不少:“蒋介石作为一个战略家则或许好一点。

文章图片10

事实上,蒋介石的战略水平的确是“较高”的,总是能从全局性看问题。在北伐战争中,面对明面上实力大于北伐军的北洋军阀们,蒋介石制定了“先打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战略。

至于其他的大小军阀们,则是尽可能的分化拉拢,比如,他专门联系上了川、黔军阀,靠他们牵制住了云南、湖北的部队,自己则迅速北上。

从第一次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家名义上完成一统,蒋介石也只用了3年的时间。虽然这背后有着各种博弈和意外因素,但也不能否认蒋介石的战略眼光的确可以。

当然,也只是可以而已。

文章图片11

二次北伐后,蒋介石的战略水平就直线下降。中原大战如果不是他运气好,鹿死谁手未可知;调兵打了5次中央苏区,却只赢了最后一次,还是红军这边战略出了问题的情况下赢的。

因此,周恩来认为蒋介石只是一个“好一点的战略家”。

“草头将军”

事实上,周总理说蒋介石是战术方面“拙劣的外行”以及“好一点的战略家”,还算是客气了。当毛主席评价蒋介石时,就没那么委婉了。

1945年,毛主席应邀前往重庆谈判时,吸引来了大批记者。在这些记者里面,有对我党抱有同情、赞许态度的;有持有敌对态度的;还有唯恐天下不乱想要搞事情的。

文章图片12

有一天,重庆文艺界的名流邀请毛主席去黄家垭口中苏文化协会进行演讲。

等毛主席讲完话后,一名记者不怀好意的问道:“请问毛先生,假如这次谈判失败,国共再启战端,您有没有信心能战胜蒋介石先生呢?”

现在谈判结果都没出,就被问有没有信心赢,如果一个回答不好,敌人就会直接扣过来一个“破坏和谈”的帽子。

文章图片13

才思敏捷的毛主席迅速想到了破解之法,直言:“这个问题不好说,我们也做过最坏的打算。毕竟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是两种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铺垫完成后,毛主席用幽默的方式将自己和蒋介石做了对比:“至于我和蒋介石嘛,他的'蒋’是将军的'将’上面加了一棵'草’,也就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

文章图片14

毛主席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顿时笑出了声。只听毛主席接着说道:

“至于我的'毛’,并不是毛手毛脚的那个'毛’,而是'反手’。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

事实证明,我党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蒋介石送去当了“岛主”,战胜他的确是“易如反掌”。

此后,当地民间还有了一首打油诗:

“将军头上一棵草,二人骑在石头坡(介石),反手英雄打天下,解放全国唱凯歌。”

毛主席说蒋介石是草头将军,连蒋介石自己都否认不了。1950年时,他曾专门研读了毛主席在14年前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文章图片15

其实,这本书蒋介石早就得到了。但因为之前一直忙着打仗,越打越窝火,也没心思看下去。如今跑到台湾,蒋介石反而能静下心来拜读“老对手”的大作了。

这本14年前的著作,让蒋介石“大受启发”,尤其是其中的一段话,更是让他感到莫名羞耻: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蒋介石自从初出茅庐带兵打仗就喜欢“速战速决”,全力攻之。到了解放战争还是“速战速决”、“全面进攻”,这不就是毛泽东说的“蠢人”的表现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