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风靡一时的《读者》、《知音》、《故事会》,为何风光不再?

 怀旧書馆 2023-02-22 发布于广东

以前在闲暇之余,最爱的事情就是找片阴凉地,坐在小马扎上看杂志。那时候最受欢迎的就是《读者》、《知音》、《故事会》等杂志,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买上一本。

文章图片1

无论是字都认不全的小学生,还是很有文化的老师学者,大家都会抱着一本杂志读的津津有味。尤其是《读者》、《知音》、《故事会》,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村口的大爷大妈也爱看。

文章图片2

《读者》等杂志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它们却已经被时代抛弃,很多年轻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为何现在的人不爱看杂志了?是什么导致了杂志的没落?

文章图片3

曾经人们的“精神食粮”

杂志起源于以前的宣传小册子,早期的杂志跟报纸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较重时事,容易引起人们的评论。

文章图片4

近代最早出现的杂志是在1665年出版的《学者杂志》,后来杂志作为一种新的出版物类型在全球盛行,成为了时人必备的精神食粮。

文章图片5

后来文学刊物不断的发展,杂志逐渐自成一派,不再跟报纸难以区分。报纸非常重时效性,刊登的都是最新最热的事情,而杂志除了会刊登一些新闻性质的东西,还会收入小说故事、杂文游记、奇闻轶事等等,因为里面的东西比较“杂”,因此被叫做“杂志”。

文章图片6

后来杂志变得越来越厚,分成了周刊、月刊等等,很多文章在上面连载,感兴趣的人就一期一期的追杂志,至今很多人家里还留有满满一大箱子的旧杂志,一些连号的期刊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文章图片7

相较于报纸,杂志的分类众多,描述详细,有科学类的,文艺类的,军事类的,娱乐八卦类的等等,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这是杂志能够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杂志更加具有趣味性,易读好懂,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文章图片8

喜欢读杂志的人肯定都知道《读者》、《知音》、《故事会》这三本杂志,它们是杂志中的典型代表,各有各的特色,当年都卖的非常火爆。

文章图片9

风靡全国的杂志

《故事会》是我国发行比较早的杂志之一,它创刊于1963年,是上海地区的一个老牌刊物。《故事会》在创刊之初是双月刊,后来改为了月刊,在2004年的时候正式改成了半月刊,上半是“红版”,下半是“绿版”。

文章图片10

《故事会》主要收录古今中外的奇闻异志,里面有很多或搞笑,或悬疑的小故事,非常的抓人眼球,尤其是对好奇心旺盛的小孩子来说,一本《故事会》能看一下午。故事永远是最吸引人的东西,也是枯燥生活中最好的调味剂,在坐火车赶路时读着《故事会》开怀一笑,旅途的劳累就会被抛之脑后。

文章图片11

《读者》是在1981年正式创刊的杂志,是甘肃省兰州市的刊物。《读者》最初叫做《读者文摘》,后来因为跟美国的《读者文摘》重名,最终于1993年正式启用了《读者》这个名字。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读者》主要是刊登一些国内外的精彩文章,很多优秀的散文都是通过《读者》这个平台被人们熟知的。后来《读者》也创办了杂谈、情感、经营等模块,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

文章图片12

《读者》是当时人们接触文学的一扇宝贵的窗户,有人曾将它称为“大漠瑰宝”。《读者》取得的成绩也足以看出人们对它的喜爱,截止到2019年读者已经累计发行了20亿册,创下了杂志销售的一个奇迹。不仅在国内饱受好评,读者也创立了海外版,也是外国人喜爱的读物之一。

文章图片13

《故事会》讲的是民间故事,它的封面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志怪风格。《读者》是文艺青年的最爱,它的封面多有艺术气息。而当时还有一个杂志,它看上去大红大紫,封面上永远少不了漂亮的美女明星和醒目夸张的标题,总是能够瞬间抓住人的眼睛,这本杂志就是《知音》。

文章图片14

《知音》的定位是一本情感类杂志,讲的是各种明星红人的家长里短,以及波折起伏的两性故事。《知音》诞生于武汉,创刊于1985年,它的出现正好符合了当时人们在情感上面的需求,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喜爱。

文章图片15

在《知音》上你能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标题往往非常的唬人,故事内容也充满了戏剧性,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对喜欢八卦家常的人来说是一等一的好杂志。但后来“知音体”大肆盛行,为了让文章更有看点而加工过度,忽略了真实性,这也将《知音》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章图片16

杂志为何没落了

无论是《读者》、《知音》、《故事会》还是其它杂志,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好像都不见了踪影,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特意订购杂志了,甚至杂志摆到面前也没有当年那种迫不及待打开的心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17

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让纸质刊物不再风光。时代总是在不断的进步,打败一本杂志的并不是另一本更好的杂志,而是整个时代的变革。

互联网普及之后电子设备取代了很多东西,通过电脑和手机屏幕人们能够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纸质书本也被电子书取代。

文章图片18

电子书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的看,还可以配着图片看,不方便的时候甚至可以人声朗读。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子书和网文,买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主动订购杂志的人自然就更少了。杂志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里,我们在网络上刷到了各种短视频和网络故事,其实就是另一种杂志。

文章图片19

人们的娱乐方式爆发式增长,读书看故事不再是唯一能够“解闷儿”的手段。以前没有网上冲浪,没有电子游戏,一个村里没有几台黑白电视,集体里面偶尔才放一次电影。人们娱乐的方式主要靠聊天,看杂志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如今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在家有手机、电视、电脑,出门有各种电影院,游乐园,杂志逐渐被其它娱乐方式取代了。

文章图片20

杂志内容本身的问题。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杂志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被淘汰也是注定的事情。随着人们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杂志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过时”,不再能够打动读者。《故事会》失去了有趣的故事,《知音》脱离了人们的实际生活,《读者》被评满篇“鸡汤”,如果不加以改变,就只有被淘汰这一条路。

文章图片21

如今各种杂质也开始与时俱进,登上了网络平台,你是否还保留着读杂志的习惯?你会在网上读杂质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