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点|提高流通效率 规范市场秩序 多部门部署化肥保供稳价工作

 网络营销袁帅 2023-02-22 发布于北京

国家发改委网站2月20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通知从五个方面对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方、有关企业和相关单位从化肥产供储销等多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确保春耕期间化肥市场稳定。

通知强调,稳定化肥生产和要素供应,相关企业要落实好2023年最低生产计划,努力开工生产,推动本地化肥生产企业缩短停产时间,努力开工生产,提高产能利用率,做到“能开尽开、应开尽开”;有关方面切实保障煤炭、天然气、硫磺等生产要素供应,加强电力调度,支持化肥生产企业签订电力中长期合同。

通知明确,提高化肥流通效率,组织好化肥干线运输,全力满足重点化肥和粮食生产集中地区化肥铁路调运需求,严格落实农用化肥铁路运价优惠政策,优先保障供应国内的化肥及生产原料水路、公路运输畅通;创新营销服务模式,保证终端化肥销售网点货源充足,确保化肥供应不断档脱销、不误农时,保持化肥合理进销差价,主动让利于农民。

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做好储备和进出口调节,充分发挥储备兜底保障作用,切实发挥国家化肥商业储备保供稳价作用,及时解决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承储企业在贷款、运输及货源等方面的困难;主营进口企业要进一步做好钾肥进口工作,做好进口化肥船舶到港计划衔接,优先安排进口钾肥、硫磺海运船舶靠港;继续执行好化肥出口检验制度。

通知提出,规范化肥市场经营秩序,切实加大对虚标含量、偷换养分、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标识欺诈等制售假劣肥料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经营环境,严厉查处化肥市场经营者相互串通、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操纵市场、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

此外,通知明确,提升肥料施用水平,加大力度普及科学施肥知识,积极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加快提高有机肥替代水平,统筹用好有机肥资源,稳步推进化肥减量化。

“化肥作为农业春耕所需的刚性农资物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必然会得到市场监管部门、投资者、企业、种植端各界的关注,保供稳价将是重点。”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

广发期货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国内尿素市场呈现供需双增的格局,一方面,日产量增至16万吨以上,且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2月至4月也是国内抛储的时间段,在春耕时节供应端呈现宽松局面;另一方面,需求端也随着北方天气转暖变化,粮食主产区陆续进入春耕施肥阶段,农业需求拉升对于尿素库存去化仍有助力。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新装置陆续投产,叠加生产高利润的刺激,尿素日产量进一步升至17万吨概率较大,一季度尿素供应或保持充足。长期看,2023年尿素供需格局有望保持宽松。(以上来源 | 中国证券报 记者 | 连润 免责声明 | 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新社汇·全媒体矩阵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

图片来源:网络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县域经济发展合作服务中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袁帅表示,农业讲究时令气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国农耕大体来说,南方气温回升的快,每年的2月下旬就开始春耕,3月就开始播种早稻;北方地区春耕的普遍时间应该在3月—4月进行,而具体的播种时间就因为地区的温度、水份等因素而不同。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

随着春耕临近,化肥等农资开始陆续进入传统需求旺季,然而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及国内的供应需求的双重影响下,今年的化肥市场春耕行情也必将持续备受关注。当下,俄罗斯与乌克兰紧张关系依旧,全球化肥供应可能出现短缺,从而推高谷物和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我国国内春耕阶段主要涉及的化肥种类有尿素、磷酸二铵及各类复合肥。由于生产成本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今年春耕期间的化肥价格整体都将处于高位运行。

化肥作为农业春耕的刚性所需农资物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必然会得到市场监管部门,投资者、企业、种植端各界的关注,稳价保供必然将是行情的重点,相关部门和领域头部企业要做好统筹工作部署安排,及时掌握化肥购销动态,开展常态化市场监测,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化肥价格的情况,确保农民购买到放心农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