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恰苦

 述涛说事 2023-02-22 发布于江西

  

                             文/刘述涛

“苦”字是形声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篆文的上部是一种植物的形象,下部是一个古字。 “”是“苦”的声符。“苦”的本义是指苦菜。即茶。如《诗经》中说“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由于茶的味道是苦的,故也引申为苦味。苦味令人难受,由此也引申为难受、痛苦。“苦”还有竭力、痛苦、贫穷、厌恶、困扰的意思。在我们生活之中的语境里,苦,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动不动就有人同你说,后生仔,要恰得苦!

你别脑盖壳壳,等一下,你就晓得苦。(晓得难)

你不努力,会跌苦!

介蛮苦哟。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这碗药,太苦了。

如果真的要写下去,还会有很多有关于苦的词组,苦的句子。但听得最多的,还是“恰苦”这两个字。

一个人,唯有把苦恰进去,消化掉,才会有好的未来。这才使得父母从小到大都一遍又一遍的告诫我们,要恰苦,要能恰苦!唯有恰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父母还会举一些恰得苦,成为人上人的鲜活例子,比如同村的谁,家里曾经烧水都不上锅,穷得捉襟见肘。可他能吃苦,从打石头,拉河砂,做小工开始自己的人生奋斗之路,终于起了骚,成了气候,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父母嘴巴里的苦,一般都是能看得见,说得出来的苦。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苦。真正的苦,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的苦,比如一个人的寂寞、无奈、痛苦、困惑。还有想得到的爱情,却又得不到;想要达到的目标,又达不到;想要完成的人生梦想,又实现不了。这样的苦,是睁开眼睛却是一片黑暗。于是,这才有了天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一说。一个人,唯有内心的强大,才能够克服一切心灵上的苦。

我曾经,也吃过很多苦。有肉体上的苦,也有精神上的苦。但相对于肉上的苦,我总觉得,睡一觉就过去了。只有精神上的苦,心灵上的苦,那才是真正的苦,那才是折磨人。

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东坡这样的苦,才是真正的苦。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样的苦,才是真正痛彻心扉的苦。

“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应该是辛弃疾遭排挤,报国无门,无法诉说的苦。

想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诗人的苦,老百姓理解不了。前人的苦,后人理解不了。这才会有人老说,你们真享福。

享福,对应的就是恰苦。

经常是老了人爱对着年轻的人说,你们真享福,我们就是恰苦的命。年纪大的人对着才刚成人的人哇,你享福,什么苦都不用恰。

其实,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一家不知一家苦,一家不知一家难。

古代的人,有苦代人的苦,现代的人,有现代的苦。现代人为房子,为车子,为爱情,为看不见的未来,同样心焦如焚,同样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同样感叹,肉体上的苦好恰,心里的苦难平。

其实,不管是什么时代,当一个人意识到了,什么样的苦,都是老天爷的眷顾,自己笑着迎接就是。这时候,苦就不是苦了,而是真正的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