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熊鹏举《世界名画》九卷《四》
2023-02-22 | 阅:  转:  |  分享 
  
《世界名画》九卷(四)熊鹏举选编2009年初稿2017年修订 《世界名画》九卷(四)导读路易·勒南,《农民的晚餐》,巴黎卢浮宫藏;《农民之家
》,巴黎卢浮宫收藏。雅各布· 约尔丹斯,《豆王节的欢宴》,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荷兰海牙毛里茨海斯美术馆收藏;《夜巡》,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霍兰国立博物馆。塞巴斯蒂安·布尔东,《救起摩西》,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
藏。厄尔塔什·勒·叙厄尔 ,《克里奥·厄代尔普与达莉》,巴黎卢浮宫藏。杰拉德·泰尔博赫,《喝酒的女人和醉酒的士兵》,私人收藏。诺埃
尔·夸佩尔,《胜利女神为阿波罗加冠 》,凡尔赛皇家博物馆藏。吉恩·巴布提斯特·桑提尔,《沐浴中的苏珊娜》,巴黎卢浮宫藏。让·安东尼
·华托,《情歌》,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发舟西苔岛》,巴黎卢浮宫藏。让·马克·纳蒂埃《爱情与葡萄酒的结合》,巴伐利亚国立博物馆藏。
让·巴普蒂斯特·乌德里《路易十五在圣·热尔曼森林猎鹿》,图卢兹奥古斯丁美术馆收藏。 弗朗索瓦·勒穆瓦纳,《海格立斯与翁法勒》,巴黎
卢浮宫藏。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 ,《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的宴会》,威尼斯拉比宫藏。威廉·霍加斯《时髦的婚姻1:订婚》;《时髦的
婚姻6:伯爵夫人自杀》,伦敦国家美术馆藏。巴蒂斯特·西蒙·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科拉多·贾昆
托,《正义与和平的寓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布歇 《蓬皮杜夫人》,现藏英国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美术馆;《逃往埃及途中的歇息》,圣彼
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戴安娜的休息》,巴黎卢浮宫收藏;《有中国人物的风景 》,巴黎马蒙达博物馆收藏。约瑟夫·玛丽·维安 ,《贩
卖孩子的商人》,枫丹白露皇家博物馆藏。乔治·斯塔布斯,《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作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路易·勒南,《农
民的晚餐》,布面油画,纵113厘米,横159厘米,巴黎卢浮宫藏。《农民的晚餐》是路易·勒南创作的杰作之一。是一副深刻反映农民生活的
写实作品。三个男性农民劳动后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农村小食店用餐。他们穿着有些破旧的粗布衣服,坐在低矮的小桌旁,桌子上就一个酒杯,一碟
面包,后面的小孩仿佛还没有吃饭看着前面的食物久久不愿离去,七个人就如此少的食物,反应出画家对农民苦难的同情。正中一个农民用木讷的眼
光望着门外,不知是怀着期待还是几分焦虑,他的头发非常的乱,工作的艰辛根本没办法让他有时间去注意自己的形象。左边的一个农民正端着酒杯
细细品味着对他们来说无比奢侈的美酒,从他的神态中看到经过一天的劳作,他太需要这些食物了。右边的一个农民却连喝酒的勇气都没有,目光呆
滞、衣衫褴褛、赤着双脚,愁云布满了他的脸,交叉的双手表示他对眼前的困境一筹莫展,他已经被极度贫困的生活折磨得麻木不仁。他们身后站着
一个妇女和三个孩子,他们似乎都怀着渴望的眼光,期盼着能从三个农民那里得着某种施舍。《农民的晚餐》画面构图饱满,色彩深沉厚重,除了妇
女穿着红色上衣外,其他的衣服基本笼罩在褐色的调子中,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这种沉闷的色调更能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负重和生活的贫困、压抑。
路易·勒南,擅长表现低层农民的生活,艺术上具有法国人特有的清醒和节制的优点。他年轻时尤爱风景,后来专事农民生活的乡村风俗画,仍把
人物置于大自然中或置于特定的农家生活的环境中来描绘。他还极善于运用银灰色与明亮的褐色调,画上洋溢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他把自己的全部注
意力都投到描绘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上。因此,他的“农民画”较好地被欧洲许多著名的美术馆所保存。法国,路易·勒南,《农民之家》,布面油
画,1648年创作,纵113厘米,横159厘米,巴黎卢浮宫藏。勒南兄弟,法国画家,共3人。勒南(约1588--1648年)最年长,
是兄弟画室的领袖。L.勒南(约1593--1648年)成就最大;M.勒南(1607--1677年)画风与两位哥哥略有不同。他们的故
乡是拉昂,1629年迁居巴黎。因为3人作画只签勒南名字,后人很难将他们的作品区分开。作品多为描绘农村题材的风俗画和肖像,是17世纪
上半叶与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相对立的画家。代表作《割草归来》、《铁匠铺》、《农家室内》、《幸福家庭》等,充满生活情趣,人物虽多半是静止
的、肖像式的,却有一种庄严肃穆的美。 《农民之家》这幅画作为路易·勒南个人的特殊画风,还多少显露出他曾向佛兰德斯肖像画家学习的迹象
,人物的构图处理带有哈尔斯或伦勃朗等画家在群体肖像画上的特色。人物均衡地排开,每一个形象都富有个性表现。画家在描写农民形象及其生活
时,不作任何掩饰,恶劣的农村环境,贫困的物质生活,终年劳碌在土地上的老人、为了温饱而操劳的瘦削老妇(在左侧),衣衫破旧、光着双脚的
小姑娘,都画得精细异常,感人至深,使观者有一种肃然的可信感。荷兰,雅各布· 约尔丹斯,《豆王节的欢宴》,布油彩,约1659年,纵2
42厘米,横300厘米,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雅各布·约尔丹斯(1593--1687年),荷兰佛兰德斯画家。生于安特卫普一
个亚麻商人的家中。早年从师诺尔特和鲁本斯。后来和他老师的女儿凯萨琳娜结婚了。他加入了圣卢卡斯行业协会,并在1621年,成为其会长。
他画过宗教、神话、历史、人像、风俗画、装饰画。夜景画面中蜡烛和月光的流淌透露出受到了卡拉瓦乔的影响。他的作品有描绘农民和城市贫民生
活的风俗画,《萨提尔在农民家里饮酒》《国王饮酒》及肖像画等。约尔丹斯喜欢画大众的家庭日常生活场景。《豆王节的欢宴》,约尔丹斯曾多次
重复画这个题材,这可能是因为它最便于将神话内容与风俗画内容结合起来表现,更接近佛兰德斯人民的现实生活。“豆王节”是佛兰德斯每年一度
的节日,1月6日那天,市民百姓大办宴席,烧豆子,制果子,豆子成了祝宴之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尽情欢宴。画中人都是画家十分熟悉的社会
下层劳动大众。画面突出右侧扮成豆王的老者,和年轻妇女的形象。老者头戴桂冠,大家围着他祝酒。左下角小女孩欲饮葡萄酒,她身边的狗在狂吠
,不让她饮酒。从他们粗放的动作中,可见纯朴善良,他们希望借助节日欢乐,在酣饮中忘记生活的烦恼和苦痛,画中女人和男人一样地享受生活的
快乐,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欢乐气息。荷兰 ,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油画,1632年创作,纵169.5厘米,
横216.5厘米,荷兰海牙毛里茨海斯美术馆收藏。 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 ,(1606--1669年),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有九个孩子。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
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他的肖像画风
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利用
迭色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画,风格质朴。伦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
的一个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后不久去世,他和女仆住在一起,女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为此受到教会的正式谴责为“罪恶的生活”。1669年
他在贫病中去世。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
中出现过。伦勃朗最有名的是《夜巡》,这是一幅无价的珍品。《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画家26岁时的成名之作。画面中一共有8个人,最右边
的就是医学博士杜普教授,他是这幅画的中心人物,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解剖着手术台上的尸体,尸体臂部的肌肉清晰逼真
。左边的7个人都在仔细看着教授的动作。他们的表情各异,真实可信。教授也许正在讲述解剖原理与手术实践的方法,其余的人则凝神察看,聆听
教授的讲述。这种情节性肖像画不仅反映了荷兰新兴资产阶级对绘画的新要求,也展示出那个时代对于科学的探求精神。由于伦勃朗对舞台剧极为钟
爱,渐渐地,舞台剧中的灯光和布景技巧便被借鉴到绘画中,而这种借鉴让他获得被称为“黑夜中的光明”的光暗技术。因此,《杜普教授的解剖学
课》一画也成为世人研究伦勃朗光暗技术最典型的材料之一。此外,为了满足订画者的愿望,伦勃朗把8个人的姓名写在一张纸上,让画上其中一个
人拿在手里,这种画蛇添足,是不得已的。在那个时代,被画者的姓名能留在画面上是最高要求,画家就作了这种巧妙的处理。不仅如此,画家还在
右下角斜放着一本很大的解剖学讲义,这一道具从构图上看,也是艺术家的高妙经营。 荷兰,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夜巡》,画布油画,1
642年创作,纵437厘米,横363厘米,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霍兰国立博物馆。《夜巡》是1642年,班宁柯克连长和手下民兵16个人每
人出了100盾请伦勃朗画一幅集体像。伦勃朗没有把射手们安排在豪华的宴会或欢乐的娱乐中去,仿佛16个人接到了出巡的命令,各自不同的在
做着准备。却将每个人物多少带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风姿加以表现。作者打破了常规的构图,明暗光线的强烈对比,是风俗画与历史画结合的典范,所
以也被列入世界上100幅著名油画作品之一。但是,粗俗的民兵们不干了,大家都是出了100盾,为什么有人在画中那么明显,而自己却要隐身
在后面。民兵们要求画家重新画一幅肖像。可是出于一个画家的艺术感出于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伦勃朗坚持不重新画一幅。这件事情闹
的整个阿姆斯特丹沸沸扬扬,打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找伦勃朗来画集体肖像了。《夜巡》被民兵们带回去之后,因为太大无法挂在门厅里面就自行
把周边裁掉,使得整幅画丧失了原有的平衡。而挂这幅画的大厅是烧泥炭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灰在画上落了厚厚一层煤灰,使得整幅画色彩变得黯淡
,从而给他取名《夜巡》。法国,塞巴斯蒂安·布尔东,《救起摩西》,布上油画,纵119.6厘米,横172.8厘米,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
。塞巴斯蒂安·布尔东(1612--1671年),法国画家。早期在罗马绘画,专门模仿其他画家的作品。后成为瑞典女王的宫廷画家,主要从
事肖像画的创作,最终创造出一种抑郁而又浪漫的个人绘画风格。  《救起摩西》故事来源于《圣经》:一个希伯来妇女为了自己的孩子能逃脱法
老对希伯来人婴儿的屠杀,将他装在蒲草箱中,放在尼罗河滨。法老的女儿 恰巧在河边洗澡,从水中捞起,公主喜爱收为义子,留在宫中抚养,起
名“摩西”,意为从水中捞起的孩子。画中,法老的女儿占据了画的中轴线,她的左边是一群侍女。画中人物造型有一种古代雕塑般的静止感,带有
学院派的风格。这幅《救起摩西》,是人物与风景结合的作品。画中人物姿态潇洒,明暗色调,恰到好处。周围环境亦十分迷人,密密的树丛,静静
的河流,远山上的城堡,蓝天白云等,都被画家描绘得诗意盎然,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小摩西被埃及公主救起并抚养长大。成年的摩西有一日
感受到上帝的启示,带领受奴役的希伯来人逃离埃及,并一路艰苦跋涉走了40多年。被他解救的希伯来人繁衍至今,成了现在的以色列人,而摩西
也被以色列人尊为犹太人的民族领袖。摩西最富神迹的事,是在逃离埃及的路上,前有红海阻挡,后有埃及士兵追击。摩西祈求上帝,拯救遭受苦难
的希伯来人。上帝施展了慈爱,让红海里的水遇摩西带领的希伯来人,自动从中划开让出一条路来,摩西一行平安的渡过红海,摆脱了埃及人的追杀
。他们一路艰苦跋涉走了40多年,快要达到目的地迦南时,摩西去世了。摩西是《圣经》中最伟大的先知,他不仅受到了基督教教徒的尊敬,还受
到伊斯兰教和许多无神论者的尊敬。 法国,厄尔塔什·勒·叙厄尔 ,《克里奥·厄代尔普与达莉》,布上油画 ,纵130厘米,横130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厄尔塔什·勒·叙厄尔(1616--1655年),以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宗教画闻名于世,也是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首批教
授之一。叙厄尔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和雕塑家,他没有把孩子送到罗马,而是把儿子叙厄尔送到画家西蒙·武埃的工作室。叙厄尔研究普桑的作品,保
持他特有的细腻、精致的色彩和温柔的情调。后全神贯注在拉斐尔的作品。 他一直被认为是“法国的拉斐尔”并与尼古拉斯·普桑和查尔斯·勒布
伦等人相提并论。《克里奥·厄代尔普与达莉》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是希腊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里的三位。缪斯女神是宙斯与记忆女神所生
,是掌管诗歌、音乐与其他文艺的女神,也是阿波罗的伙伴。画中的三位分别是:掌管历史的克里奥,她的识别物是书、号角;掌管音律及抒 情诗
的厄代尔普,她的识别物为长笛;掌管喜剧及田园诗的达莉,她的识别物为面具。画面洋溢着浓郁古典主义风格,柔和色彩透射着迷人与精致的气息
。荷兰,杰拉德·泰尔博赫,《喝酒的女人和醉酒的士兵》,(私人收藏)规格不详。杰拉德·泰尔博赫或(泰尔·博赫)(1617--1681
年),荷兰画家,主要以肖像画及描绘荷兰社会中上层阶级日常生活场景的风俗画而闻名。他的肖像画,如《一位年轻女士的肖像》,绘制得精致而
准确。《音乐课》显示了他对布料贴图的精通以及对色调和光线的微妙处理。泰尔博赫是位无名画匠的儿子。他在哈勒姆学习绘画,曾去英国、德国
和西班牙研究委拉斯开兹等同时代画家的作品。《喝酒的女人和醉酒的士兵》,图绘一个端坐在椅子上喝酒的女人,她头部微微抬起,她在思考或祈
祷些什么?白色丝绸将她从头包裹起来,黑色外搭铠甲一般规整的披在肩上,这些都使她如同无罪圣母般圣洁高贵。趴在桌子上的男人却灰头土脸,
疲惫不已,醉生梦死仿佛是为了逃避不堪的生活。他们并非恋人或是兄妹,而是一个疲惫的灵魂在等待着救赎。光线明暗的对比传承了卡拉瓦乔画派
的精髓,精美细腻的线条,人物表情的微妙刻画都体现了杰拉德·泰尔博赫作为荷兰代表性肖像画家不俗的功底。法国,诺埃尔·夸佩尔,《胜利女
神为阿波罗加冠 》,布上油画,作于1688 年, 纵157厘米,横126厘米,凡尔赛皇家博物馆藏。诺埃尔·夸佩尔(1628--17
07年),是法国著名的夸佩尔绘画家族的领袖。曾任罗马法兰西学院的院长,随后担任巴黎皇家学院的院长,他的绘画汲取了普桑及勒布伦的特点
,创造出法国学院派绘画风格。《胜利女神为阿波罗加冠 》,讲述17 世纪下半期,法国在世界各地的征战中,往往都是胜利者,所以画面上的
阿波罗自然隐喻的是路易十四,他曾被称作“太阳王”。在画面中,夸佩尔在人物造型和色彩上将巴洛克的华丽炫目与学院派的古典雅致结合起来,
突出了中心人物阿波罗。阿波罗在希腊神话中是主宰光明、文艺、学术和医学的神,后来代替提坦中主宰太阳的许珀里翁成了太阳神。胜利女神叫尼
凯,画中所描绘的是为奖励阿波罗主管文艺的功绩而赐予桂冠。画面安排阿波罗居视觉中心位置,因为他是剑王,所以肩背剑袋,接受胜利女神为他
戴上桂冠,画幅下方仰望阿波罗的可能是文艺女神缪斯,他们在天使陪伴下享受欢乐与荣誉。整个人物被置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沉重的环境风光更衬
托出健美的男女人体。此图既有巴洛克动感和华丽色彩感,又有古典主义庄重典雅之美,是一幅理想主义的欢乐赞美诗篇。法国,吉恩·巴布提斯特
·桑提尔,《沐浴中的苏珊娜》,布上油画 ,纵205厘米,横145厘米,巴黎卢浮宫藏。 吉恩·巴布提斯特·桑提尔(1651--17
17年),法国著名肖像画家。早年师从肖像画家吉恩·莱梅勒学习。他是最早受伦勃朗影响的法国画家之一,绘画中融合了北部画派的神秘主义与
当时所流行的寓意式肖像画的风格,独树一帜。 此画取材于《圣经外典》中的《达尼耶路传》。这幅作品塑造了一位体态优美、面容姣好的女性形
象。画中苏珊娜侧身而坐,头部略微低垂,似乎她的视线正注视着水中自己美丽的倒影。她的右手正在擦拭身上的水痕,一条腿弯曲着,左手放在弯
曲的腿上,形成一个优美动人的金字塔形。丰腴的肉体、洁白的肌肤令人陶醉,春情荡漾的脸令人震颤,背景是肃穆幽暗的古代大理石墙垣,弯曲地
延伸远处,造成一种强烈的空间感,而偷看的两个老人,虽然还在点明主题,但故事性已消失殆尽。法国,让·安东尼·华托,《情歌》,布面油画
,1716年,纵51.3厘米,横59.4厘米, 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 让·安东尼·华托(1684--1721年),法国洛可可绘画代
表画家。他是一个烧砖瓦窑为生的农村手工业者的儿子。自幼喜爱文学作品、绘画和音乐。1702年到巴黎学画,师从舞台布景画家克劳德·基洛
和装饰画家奥德朗,悉心研究鲁本斯的色彩技巧,深受鲁本斯和荷兰画家的影响。他以《舟发西苔岛》的作品,被接受为法国皇家学院美术院士。因
病37岁早逝。主要作品有:《夏》、《菲理塔》、《纪勃和他的家庭》、《音乐会》《法国喜剧演员》等。 《情歌》是描写“高雅对话”的作品
,将人物放置繁茂的树荫与绚丽的光线织成的背景中,两位贵族男女弹琴识谱,人物姿态表现得十分雅致甜美,夕阳映照,更加增添了牧歌式情调。
在他们身后,竖立着一座潘神的塑像。 法国,让·安东尼·华托,《发舟西苔岛》,布面油画,1717年,纵128厘米,横194厘米,巴黎
卢浮宫藏。 《发舟西苔岛》,是华托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西苔岛,是希腊神话中维纳斯居住之地。画中描写三姐妹各自带着自己的恋人准备乘船向
西苔岛,寻求爱情乐园的情景。人物组合的各个细节很有生活情趣,以写实的前景与抽象的虚无飘渺的远景,构成一幅世外桃园式的、欢乐与爱情共
存的幻境。西苔岛据说是维纳斯诞生后不久登陆的地方,当时从海上出生之后,西风之神赛比罗斯就将她送到了西苔岛。因此,西苔岛成为维纳斯岛
和爱之岛。画中的三姐妹,由于她们对幸福和爱情的向往,决定带着自己的情侣,乘舟奔赴幸福和爱情的西苔岛。画中云蒸霞蔚般的背景显然有威尼
斯画派的影响。小天使们在恋人们的头上盘旋,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相融的情景。法国,让·马克·纳蒂埃《爱情与葡萄酒的结合》,规格不详,
巴伐利亚国立博物馆藏。让·马克·纳蒂埃(1685--1766年),出生在法国巴黎,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的法国https://b
aike.baidu.com/item/%E6%B4%9B%E5%8F%AF%E5%8F%AF洛可可风格派宫廷画家,以其为http
s://baike.baidu.com/item/%E8%B7%AF%E6%98%93%E5%8D%81%E4%BA%94路易十五
宫廷中的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B5%E5%A6%87%E4%BA%BA贵妇人画h
ttps://baike.baidu.com/item/%E8%82%96%E5%83%8F%E7%94%BB肖像画而著名。他出生
于画家家庭,自小有着非凡的天赋,父亲和叔父,是他的启蒙老师。他十五岁时在巴黎学院获得了一等奖,后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1710年,
他的一系列画作在卢森堡宫的成功展出使他有了知名度。他曾为彼得大帝和皇后凯瑟琳画像。后成为职业宫廷肖像画家,为皇宫和宫中的年轻贵妇人
画像。他最著名的肖像画《玛丽·莱克辛斯卡》等油画作品收藏在法国各大博物馆。《爱情与葡萄酒的结合》,画面重现了夏夜皇宫花园的一刻,年
轻的骑士正缓缓地向恋人怀中依偎,年轻优雅的贵族少女稳稳地接住了他深情的目光。青年在用醒酒器向少女手中的杯子倾倒葡萄酒。有趣的是,他
们之中没人看着酒壶和酒杯,好像完全不在意酒是不是会洒得一塌糊涂。而这恰好是设计得最为精妙之处:无需刻意,抬头就能对上你炽热的爱情,
像仅凭感觉便能把酒倒好一样。画家细腻的笔触下人物的表情活灵活现,极高的色彩技巧赋予衣服丝绸质感,气氛在柔和的光线里变得朦胧暧昧,宝
石色液体充满诱惑性的吸引住我们的目光,也暗示着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让-法国,让·巴普蒂斯特·乌德里《路易十五在圣·热尔曼森林猎鹿》,
布油彩,1730年,纵211厘米,横387厘米,图卢兹奥古斯丁美术馆收藏。让·巴普蒂斯特·乌德里,1686--1755年,法国罗可
可艺术早期的代表画家。他早年从事插图绘画,画过圣经插图。以肖像画家著名画坛,后来就专画动物,作为动物画家在当时的巴黎画界独一无二。
33岁时就被法兰西皇家美术院接纳为院士。他在动物画上取得很高成就。由于他为路易十五设计一系列国王狩猎生活画面而博得了国王的欢心,特
聘他为皇家专职画师。乌德里绘 《路易十五在圣·热尔曼森林猎鹿》,画面风景优美,绿树茂密,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十只猎狗扑向水洼中的公鹿,
猎狗的形象刻画得细致生动,,栩栩如生,富有动感。有的已经在扑咬猎物,有的还在嗅来嗅去,有的蓄势待发。骑在马上的国王和他的同伴表情各
异。马的神态也体现画家深厚的造型能力。色彩斑烂的猎狗,蔚蓝的天空,金色的云彩,以及层次丰富的树林,使画面富有装饰感。法国,弗朗索瓦
·勒穆瓦纳,《海格立斯与翁法勒》,布油彩,1724年,纵184厘米,横149厘米,巴黎卢浮宫藏。 弗朗索瓦·勒穆瓦纳勒穆瓦纳 (
1688--1737年) ,法国罗可可美术的创始人之一。勒穆瓦纳早年崇拜鲁本斯的艺术,曾长期研究过威尼斯画家的色彩成就。35岁时赴
意大利,受到意大利宫廷绘画的强烈感染。回到巴黎后曾为凡尔赛宫和教堂绘制大型装饰画,以神话人物装饰宫殿各个部位,他的这种大样式装饰创
作很受皇家美术学院推崇,因此在他 48岁时被国王聘任为首席宫廷画家,专事王宫里大型壁画创作。勒穆瓦纳所作神话裸女极富肉感,具有视觉
吸引力,很合追求轻松、愉快、舒适与豪华的贵族审美趣味。 《海格立斯与翁法勒》,是根据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绘制的作品。海克立斯是宙斯
与忒拜城女王阿尔克墨涅生的儿子,是位力大无比、手执大头棒、云游天下为民除害的伟大英雄,他从高加索山上救出人类的创造者普罗米修斯,是
神话传说中神勇无敌的英雄。在一次狂乱中他杀死了伊菲托斯之后,神惩罚他,使他身患重病。后来神告诉他必须卖身为奴3年,疾病方可痊愈。于
是海格立斯把自己卖给了吕狄亚女王翁法勒。在3年为奴期间,他为翁法勒肃清了境内的强盗和怪物。女王知道他就是著名的英雄海格立斯之后,两
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明显。身披狮皮、手拿狼牙棒的翁法勒和手拿纺锤、身披裙装的海格立斯相互对视,画家把画面处理成一对热恋中的情侣的情
景,女王把左手搭在海格立斯的肩上,两人双眼对视,似乎欲将脸亲昵地凑过去,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出的健美与柔美,具有极强烈的装饰性韵味。
此画是西方美术史公认的著名作品。意大利,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 ,《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的宴会》,油画,1744年作,威尼斯拉比
宫藏。画中讲述克娄巴特拉的故事:克娄巴特拉是古埃及著名的女王,她长得非常美丽,眼如秋水,前额宽阔,下颌坚毅,鼻梁高挺,双唇动情,声
音婉转动听。在罗马与埃及的战争中,她清楚认识到必须与罗马亲善。公元前48年罗马统帅凯撒进驻埃及时,她设法勾引凯撒,她利用凯撒的军队
打败了反对她的内部势力。后凯撒被刺,而另一罗马猛将安东尼便派人邀请克娄巴特拉前来赴会。克娄巴特拉带着丰盛的礼物前往小亚细亚塔尔苏斯
城。安东尼见她立即倾心,他把侵略波斯的计划付诸脑后,象被勾了魂似的跟她回到了亚历山大。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1696--17
70年),出生于威尼斯一船长之家,不幸两岁丧父,母亲送他到装饰画家拉扎里尼处学画,他对提香、丁托莱托、委罗内塞的艺术作过深入的研究
。这一幅以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风流轶事为题材的故事画《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的宴会》,就是这个时期他所热中的代表作之一。提埃波罗有两
个儿子,也是画家。1750年他带领两个儿子去乌尔兹堡完成了一幅大型天顶画,题为《奥林比斯》,被誉为是对18世纪人文主义倾向的象征和
赞美。英国,威廉·霍加斯《时髦的婚姻1:订婚》,布面油画,纵69.9厘米,横90.8厘米,伦敦国家美术馆藏。最早的漫画家威廉?荷加
斯(1697--1764年),出身于雕版学徒,是英国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讽刺画家和欧洲连环漫画的先驱。他的作品范围极广,从卓越的
现实主义肖像画到连环画系列。他的许多作品经常讽刺和嘲笑当时的政治和风俗。后来这种风格被称为“霍加斯风格”。他的作品大多讽剌了贵族阶
层腐化堕落的丑恶面目,并且表现了对下层社会的同情。他早年创作了《妓女生涯》和《浪子生涯》。代表作是用6幅油画组成的连环组画《时髦婚
姻》。每幅油画长70厘米,宽91厘米。作品通过描绘没落的贵族为了政治需要而同新兴的资产者联姻的故事。这套讽剌画虽说还没有具备今天漫
画的所有特征,但是它在悄节和形象处理上的某些夸张、幽默手法,以及辛辣的讽刺性,都和现在的漫画具有共同点。 《时髦的婚姻1:订婚》,
描绘商人带着女儿来到贵族家订立婚约场面:患病的没落贵族傲慢地用手指着家谱表白自己家族的高贵身分,家人拿过来抵押单要高傲的伯爵在上面
签字。这是一个尖锐的讽刺,窗前站着一位背对观众的律师,无可奈何地看着窗外。身着红大衣的商人胆怯地看着伯爵,唯恐高攀不上。画面左面一
组人物很有趣,这位阔小姐满面愁容,对未来的夫君并不满意,在用手帕穿着订婚戒指无聊地摆弄着。身旁的贵族子弟(子爵)由于生活放荡而显得
未老先衰,心神不宁试图用鼻烟提神。而显得肥胖的男傧相却乘机甜言蜜语献殷勤。透过窗户,可见伯爵家的豪宅正在建设,不过因为资金紧张已经
停工了。有痛风的伯爵自豪地指向他的家谱图,但却无法掩饰家族的没落。英国,威廉·霍加斯,《时髦的婚姻6:伯爵夫人自杀》,布面油画,1
743--1745年,纵69.9厘米,横90.8厘米,伦敦国家美术馆藏。《时髦的婚姻6:伯爵夫人自杀》,讲述了不幸的时髦婚姻导致了
年轻妻子因堕落而悔恨,最后自杀身亡。最妙的是这桩悲剧制造者,视财如命、吝啬的商人--伯爵夫人的父亲,女儿的自杀并没有引起他的悔恨和
悲伤,他此时仍没忘记从女儿的手上取下结婚戒指,以从女儿身上榨取最后的财富。如此细节刻画,尖锐地揭露和挖苦拜金主义者的丑恶灵魂。画面
中,因为自己而死亡的伯爵、已经家徒四壁的困境,导致绝望的伯爵夫人服毒自杀,一名老妇人抱着婴儿,希望让孩子给她一个吻,但孩子脸颊上的
痕迹和腿上的卡钳表明这种疾病已经传给了下一代。《时髦的婚姻》系列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子爵为了发财和暴发户的女儿结了婚,但是二人之间
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很快就各行其是,彼此不忠。子爵背着妻子领着情人到江湖医生那里去打胎(或许看梅毒),而妻子则与情人在闺房里通宵达旦
寻欢作乐。后来妻子与人通奸被子爵发现,盛怒之下的子爵与其决斗,不幸中剑身亡。子爵夫人幡然悔悟,可为时已晚,不堪自责的她也服毒自尽。
弥留之际,她的父亲慌忙赶来,却不为女儿哀伤,而是先把她手指上的宝石戒指取下放进了自己口袋。 法国,巴蒂斯特·西蒙·夏尔丹,《吹肥皂
泡的少年》,1734年创作,帆布油画,纵88厘米,横70厘米,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该作品有不同的后续版本分别藏于美国国
家艺术博物馆,美国加州洛杉矶县博物馆,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艺廊收藏。让.巴蒂斯特.西蒙.夏尔丹(1699--1779年),法国画家,
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许多作品以平和、朴实、真挚的画风表现了平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平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夏尔丹是
极受狄德罗称赞的画家之一。他擅长风俗画,并且试图通过静物画来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劳、俭朴的美好品德。
代表作有《洗衣妇》、《厨娘》、《小孩和陀螺》、《午餐前的祈祷》等。《吹肥皂泡的少年》,画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为整洁的少年正在从室内向
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题材
普通,情境单纯,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意大利,科拉多·贾昆托,《正义
与和平的寓意》,1754年,布上油画,纵216厘米,横325厘米,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科拉多·贾昆托 (1703--1765年)
,是18世纪那不勒斯画派的代表画家,曾师从索利梅纳,他对意大利绘画的传统十分重视,同时对罗可可艺术表现了异常的敏感。他爱作古代神话
和寓意画,运用华丽装饰,构造自己的画面和描绘人物。 《正义与和平的寓意》,是一幅寓意象征画,是一幅充满浪漫想象的作品。正义与和平被
分别喻指为两位美丽的少女,在她们周围飞翔着可爱的天使,假、恶、丑被她们驱赶,真、善、美充满大地,四时有序,风调雨顺,没有战争,和平
带来幸福和欢乐。突出描绘两位美丽动人脚踩云朵的少女,一位是持利剑的正义之神,一位是手拿橄榄枝的和平之神,在天使和神兽的护卫下铲除人
间恶魔。小天使们似乎正在清理战场,天空中硝烟弥漫。也许画家的用意就在于和平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正义之剑的维护,甚至要经过生与死的较量
。画中人物动态飘逸,用色鲜艳华丽、轻快,以粉绿、粉红和中黄三色组合成对比调和色调,与人物粉嫩丰满的肉体协调,是一幅意大利式的罗可可
作品。 法国,布歇 《蓬皮杜夫人》,油画,1756年创作,纵44厘米,横35厘米,现藏英国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弗朗索瓦·布歇(
1703--1770年),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弗朗梭瓦
·布歇的“艺术保护人”,除了路易十五这位至高无上的帝王外,就是那位左右宫廷艺术趣味的侯爵夫人蓬巴杜了。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
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金融投机商家庭。最初嫁给埃蒂奥尔,很快成了巴黎社交界的红人。进入宫廷后立即博得国王的青睐,成了他的第二情妇。
1744年,路易十五的第一情妇沙托鲁突然死去, 这位“埃蒂奥尔夫人”便与其丈夫离异,进而正式成为国王的私人秘书。路易十五封她为蓬巴
杜侯爵夫人。路易十五给她更多的特权,从生活到内政,她成了路易十五的“总管”,谁想得到皇上的恩宠、提升或某种特权,非走她的门路不可。
自从布歇进入路易十五的宫廷后,就被指定为蓬巴杜夫人的素描与版画教师。她和布歇的艺术趣味也一拍即合,在许多方面,布歇与蓬巴杜几乎就是
推动洛可可风格的“两个轮子”,布歇为这位夫人所画的肖像也最多,这一幅《蓬巴杜夫人》是布歇为她所作的所有肖像中,堪称最佳的一幅。布歇
在这幅画上把这位显赫夫人的形象,画得珠光宝气,仪态显得那样雍容华贵。通过画上反映在镜子里的书橱和桌下的书籍,还暗示着她的博学。她的
左手支靠在绣花的枕头上,右手拿着一本还在阅读的诗集。她的满足感似乎不在阅读,反而有一种翘首以待的神情,正为其他什么更向往的事情所牵
挂。法国,弗朗索瓦·布歇,《逃往埃及途中的歇息》,布油彩,1757年创作,纵139.5厘米,横148.5厘米,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
物馆藏。《逃往埃及途中的歇息》,是布歇创作的传统题材的油画。圣约瑟牵着毛驴,惊恐不安地四顾周围,圣母则安详地在帐篷外读着圣书,圣婴
耶稣在地上爬着玩,诸多小天使则在周围飞翔,有的则与耶稣一同玩耍,使凄凉的荒郊野外顿时有了生气。这虽然是宗教题材的绘画,却具备了风俗
画的特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艺术的新要求。这是一幅逃难图中的圣母子题材画,而在布歇的笔下被描绘成具有古典理想的风景环境。法国,弗朗索
瓦·布歇,《戴安娜的休息》,1742年创作,油彩,纵56厘米,横73厘米,巴黎卢浮宫收藏。戴安娜是希腊神话中的阿耳忒弥斯,她是月神
和狩猎女神,是宙斯与勒托的女儿,阿波罗的孪生姐妹。画面中的两个裸女形象,右边的即是戴安娜,额前缀有月亮饰物,她以美艳与残忍著称。画
家竭力描绘的是裸女的形体美,纤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肤,躯体坚实丰腴,裸体姿色性感而诱人,由颈项下延至肩臂胸部的曲线,圆润如珠,光
彩夺目。有位评论家认为这幅女神出浴图是布歇“最艺术性的裸体画”,“在这里,不仅她年轻的身体,秀气的手腕和脚踝,而且她优雅的姿势和微
微反射的光都表现出一种过分的精美”。画面近角处安置的体现狩猎女神的弓箭、猎犬和猎物同样与人物风格不符。画家的目的并不在于神话本身,
而是喻指路易十五时期宫中美丽的女性裸体。 法国,布歇,《有中国人物的风景 》,布油彩,1742年,纵 82厘米,横66厘米,巴黎马
蒙达博物馆收藏。 布歇《有中国人物的风景》这幅画,创作背景是:在路易十五统治时,创作染上一种癖好,无论绘画、文学、抑或装饰艺术和雕
刻,都掀起中国热。欧洲人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的“中国”,被视为惟一堪与西方媲美的遥远文明国度,令欧洲人着迷。在1742年的画展上,布歇
展出了《中国组画》,这幅《有中国人物的风景》就是其中之一。画作中充满大量的异域风情,入目尽是亚洲人面孔,这些人穿着奇装异服,摆着古
怪的姿势。车辆和建筑物同样令人困惑,带圆锥形轻巧车顶的轮椅、草篷船、条纹布帐篷和宝塔点缀着风景,到处是棕榈和西方植物学家不知其名的
树木,大象和骆驼在其中昂首阔步。惊怪和迷惘可说是布歇作品带给人们的最大感受。事实上,布歇力求用形象表现的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他想像
中的中国,他以精湛的技艺将西方的场景改头换面,使之富于亚洲风情。 法国,约瑟夫·玛丽·维安 ,《贩卖孩子的商人》,布油彩 ,1763年创作,纵 96厘米,横121厘米,枫丹白露皇家博物馆藏。约瑟夫·玛丽·维安 (1716--1809年) ,法国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新古典主义画家。维安作画遵循古典主义原则:选择古代题材,以古代希腊罗马建筑作背景,人物装束希腊化,造成古典意境。即使描绘现实题材也杂入古代意趣,人物装束、姿态动作模仿古典雕刻造型,显得呆板冷漠和理性。这些特征可在他的《贩卖孩子的商人》和《希腊姑娘用鲜花装饰熟睡的爱神》画中见到。《贩卖孩子的商人》,是一件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是一件人神合一题材的作品。作品中描绘人贩子正在向贵妇人兜售小天使的场景。人物造型严谨,肃穆而冷静。女主人被刻划得高贵而矜持,女商人则从提篮里抓出一个带翅膀的小男孩,构成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如果说画家描绘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话,那么,那个正在被贩卖的长着翅膀的孩子,无疑又给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英格兰,乔治·斯塔布斯,《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油画 ,尺寸不详,作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英格兰,乔治·斯塔布斯,《母马和马驹》,油画 ,资料不详。乔治·斯塔布斯(1724--1806年),以精心描绘的马而驰名于世,用油画来为动物传神写照。是一位杰出的动物画家和解剖学家,从小就爱好画马。他的父亲是较为富裕的制革商,斯塔布斯的学艺主要途径是自学。后来他在总结自己时说,他的艺术信念仍是面对生活,认为艺术灵感的源泉在自然之中。 最终完成了确定他今后画马地位的一部重要著作《马的解剖学》。 他画的《母马与小驹》, 画上有五匹马,悠闲于大自然中,三匹母马,两头小驹。小马正在母马腹下吸奶。细密的毛色,棕白相间。右侧是一匹肥壮的白马,左边的则是棕色母马,中间两匹马色十分协调。斯塔布斯被选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后因他个性倔强,拒绝把自己一幅取得学位的作品交学院保存而在翌年未能通过院士的提名。《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画中母马和小马,神态十分悠闲,形态和色彩搭配十分和谐协调,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线与色的形体布局,被画家运用在画马的技法上获得了格外的效果。这是一幅歌颂生活的画面,动物和自然风光组合成一首自然美的形象诗篇。
献花(0)
+1
(本文系天山老熊4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