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丧事“路奠”都有哪些人?朋友能“路奠”吗?

 茂林之家 2023-02-22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所谓“路奠”,即在出殡的路途中祭奠逝者。就是说,起棺动柩,发引出丧,摔盆之后,逝者上路,即可举行“路奠”。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路奠”各地差不多都有,是相对较为流行的丧事习俗。

那么“路奠”都有哪些人?娘家人、已嫁女家人必须“路奠”吗?一般朋友能“路奠”吗?我们结合礼仪典籍文本讨论一下,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路奠”是传统礼俗,有来源的,规范操作十分讲究

(1)《仪礼--既夕礼》有:“----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纁束。主人哭,拜稽颡。宾升,实币于盖,降。主人拜送,复位,杖。乃行。”

就是说,出殡走丧至城门,国君派遣宰夫赠送黑色和黄色两捆绢帛。这时候,孝子等哭,稽颡拜伏于地。宰夫登上柩车,置束帛置于棺盖之上,然后下车。孝子等拜送,返回车后之位,拿起“哭丧棒”,柩车继续前行。

“城门奠丧”。这就是“路奠”的来源,即“路奠”最初的实施状况。《仪礼》的丧事操作在商代就有,西周时期规范成型。

(2)《朱子家礼---丧礼篇》有:“亲宾设幄於郭外道旁,驻柩而奠。”

“幄”是帷幄、帐幕的意思,也就是临时搭建的帐篷一类的设施。“郭”是指外城,即城墙以外的地方。“驻柩”就是停棺。就是说,亲戚和吊丧宾客,包括同事朋友等,事先在出殡路途中搭建帐幄,放个桌子,摆上祭品祭物,待逝者经过时,停棺祭奠。

这是南宋之后,特别是明清几百年较为典型规范的“路奠”操作。

(3)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路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有:“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王府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

文章图片2

搭棚幄,设席座,置奠供,奏音乐,经典地道的“路奠”操作。

2、“路奠”不限制吊丧人,就是说主家之外的吊丧人,都可以 “路奠”,包括亲戚、同事、朋友等

《仪礼》的“路奠”讲的是国君,是君主,是上位人员,是上司,是领导,归根到底是同僚同事,只是位置不同。

《朱子家礼》的“路奠”讲的是亲宾,包括亲戚亲属和同事朋友等宾客。都是吊丧人。

《红楼梦》的“路奠”讲的是王府王爷,因为贾家也是有爵之家,所有都是同事家庭和朋友家庭。

由上面经典文本的礼仪记述可知,“路奠”之人,都是吊丧人,包括亲戚、同事、朋友等。

文章图片3

3、实际生活中,“路奠”的丧事操作被简化了,也被淡化了

民国之前,在朝代社会中,“路奠”的丧事操作十分隆重,是出殡走丧的大关节,是主家彰显家财资材、势力实力和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丧事活动的重要看点。

现实生活中,城市人员在殡仪馆办事的,一般没有“路奠”操作。农村丧事实施“路奠”的,主要是娘家人和已嫁女家人,主要包括妻子娘家人、长姑娘家人、少姑娘家人等。侄女、外甥女等也有“摆路奠”的,但相对古法丧事操作来说,范围和规模都是很小的。没听说过有同事朋友“摆路奠”的。

回到原题,归结一下。传统礼俗,丧事“路奠”不限制吊丧人,亲戚可以“路奠”,同事朋友等也是可以“路奠”的。礼仪的根本是情义。只要感情有,什么都可以有。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