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物成盐和结晶工艺(张霁)

 liuherotao007 2023-02-22 发布于安徽
无药不成盐,成盐往往是end game of API
为什么成盐及成盐的好处
  1. 手性拆分

  2. 通过成盐油状液体可变为固体

  3. 含氨基酸等两性分子(离子对)

  4. 中间体的分离纯化

  1. 改善溶解度

  2. 改善稳定性

  3. 改善分离和纯化

  4. 提高生物利用度

  5. 知识产权的保护

API熔点≥ 120 ℃(常规标准,方便后续制剂工艺处理)
API成盐过程中常见的负离子(对应酸)
HCl from TMSCl/MeOH(定量生成HCl)
甲磺酸——涉及到基因毒性杂质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成盐和最终晶型的选择
第一阶段:结晶筛选评估
以组合的方式是药物在不同的结晶条件(溶剂组成、过饱和度和结晶方式等)下产生尽可能多的固体形式。
第二阶段:毒性试验
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工艺可开发性:重现性、稳定性、晶型颗粒度、杂质分布。
第三阶段:最终结晶选择
通常选择热力学最稳定的晶型;
如果最稳定的晶型生物利用度不够,或者工艺上不太好开发,可以选择一个亚稳态的晶型;
制剂的生产控制、稳定性、质量。
结晶特点
选择性高:只有同类分子或离子才能排列成晶体
纯度高:通过结晶,溶液中大部分的杂质会留在母液中,再通过过滤、洗涤,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晶体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影响因素众多
医药品种的85%,抗生素品种95%是结晶产品。
结晶:生产的最后一步关键操作时成盐和结晶操作
成盐结晶过程基本程序
  1. 试剂溶解
  2. 冷却
  3. 反溶剂的加入
  4. 蒸馏浓缩
  5. pH的改变
  6. 成盐及分离
  7. API精制—晶体(晶种)
冷却结晶法:晶种的加入(0.5%~5%)
加入反溶剂结晶法:晶种的加入
根据溶解度选择好的溶剂,可以降低杂质提高纯度,提高产品的一次性收率;
良好的驱动力可以控制晶体在溶剂中析出的速度和形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晶型;
适当的搅拌能使晶体生长良好,在大生产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洗涤和打浆可以将产品表面的杂质去除,也可以带走部分结晶溶剂。
蒸发/蒸馏结晶:除去一定量溶剂
冷却结晶
沉淀结晶(快速结晶)
结晶溶剂的选择:低毒性;安全、环保;经济、易得;沸点不宜太高或太低,易挥发除去溶残;不与结晶体发生反应
避免溶剂:乙醚,异丙醚,己烷,苯,氯仿,二氯乙烷,1,4-二氧六环等
分批结晶(成本高,操作稳定性差);连续结晶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冷却、蒸发、盐析、化学反应
晶核的生长:与过饱和度及温度有关;成核过快,细小的晶体,影响产品质量
晶体的生长:过饱和度、温度、搅拌、加入晶种
影响因素
搅拌:加速晶核生长
温度:促进表面化学反应速度提高,增加结晶速度
杂质:
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大小(温度、晶核质量、搅拌等)、形状(过饱和度、溶剂体系杂质)、收率(溶剂的选择用量、水分的控制)、纯度(母液中的杂质、结晶速度、晶体粒度及粒度分布)
晶型形成的影响因素
化学成分;分子构象、构型;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作用力;结晶溶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晶种;温度;降温速度(最好梯度降温);搅拌;养晶时间;压力(析晶、压片时的压力);干燥(溶残);研磨
 晶型:同质多晶型、同质异像体、多晶型体、多晶型、多晶体或多晶型物
晶癖:晶型的外观性状(宏观差异)
假晶型
从溶剂中析晶,晶型转变,或无定型变为晶型;
溶剂化作用产生的这种新的 晶型称为假晶型或溶剂化物;
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甲苯等溶剂都可能导致溶剂化物;
水中结晶,可能生成水合物;
不同的溶剂可能得到不同的晶型、假晶型
多晶型
分子结构变化;分子周期排列规律变化;药物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药物分子成盐;药物分子和溶剂分子作用
API晶型研究手段
API晶型状态:水合物、溶剂化合物、不同的盐
晶型的测定: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热示差扫描;热重分析;固态核磁;拉曼;熔点

2022年5月19日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