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辨治带下病特色

 心其和顺其然 2023-02-2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傅青主在女科上卷,带下篇首,言“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这短短的一句话,开宗名义,已经把带下病的病机和由来的病名都说透了,傅青主以后所有的带下病治疗,莫不以此为宗,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没有任何一位有言论记载的妇科名家不对此心服口服,尊此办理的。

为何带下皆是湿症呢?在人身这个小天地中,如果脾气不虚,湿气不盛,则不会下流为带下病。湿加上“脾气之虚,肝气之郁,热气之逼”,所以发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带下病,根据带下的颜色,白,青,黄,黑,赤,傅青主对带下病进行了五个分类和辨治。完带汤和易黄汤,是其中治疗白带和黄带的方剂,是傅青主自己论述比较多,同时也是中医妇科治疗带下病最有名和最有代表性的方子,后世很多治疗带下病的其他名方都是在这两个方子上加减而成。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完带汤所治疗的,是典型的脾虚带下,即脾气虚,湿气盛,则下流为带下,不孕,囊肿,治“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中医的根本是始终如一,懂得天地自然就懂得人生,懂得人生自然就懂得中医。人体这个小天地中,地气也就是脾胃之气,必须仰赖风木,也就是肝气而升腾于天,而脾胃之气----地气壅塞潮湿,即脾虚生湿,又能反过来闭郁风木,即阻滞肝之调达,影响气机舒畅,如此就会导致地气不升,风木失宣,反而下流为湿,即肝郁脾虚湿盛,所以,大补脾胃之气,地气健运而内生之湿除,在加之风木升达,脾气自然不下流为湿,而升腾为氤氲营养之气。这就是从生理到病理,合理治疗后从病理到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医的思维是最重要的,不明理,则无处下手。

完带汤中所运用到的药物配伍,重用白术、山药为君健脾渗湿束带,人参,甘草补气健脾,苍术,车前子燥湿利水,邪有出路,稍佐柴胡,陈皮,白芍,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畅通气机,正好是两组药,一助地气,一升腾风木。

傅青主擅于运用荆芥穗,而且喜好运用荆芥穗,这是他的用药上一个非常鲜明的重要特色,堪称傅氏独门绝技。《傅青主女科》中155个方子,有24个里有,占六分之一强,他运用荆芥穗有九种经典配伍,养血止血,只是其中两个用法。

傅氏为何喜用荆芥穗?肝属木,而且是属于阴木,比之自然也就是柔弱的草类,灌木类,荆芥穗是弱木,荆芥又是个祛风渗湿药,也就是风药,荆芥穗的形象就像一个生机勃勃,正在生发的风木形象,而中医讲究同类相得,所以,傅青主喜用荆芥穗的理由,是因为这是与肝最同类,直入肝经,能代表风木,能舒肝,能调气能入血不破气不耗血的妙药。完带汤中用黑荆芥穗,一是为了助柴胡舒肝,升腾风木,二是助陈皮燥湿,炒黑是为了使肝血不燥,傅氏自己说“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土” 并与陈皮等品配伍,达到”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的治疗目的。

 易黄汤: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水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傅青主说这个方子“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皆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这个方子的方解重用炒山药,炒芡实为君,“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以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这个方子是一个临床治疗黄带的基础方,通过加减,非常有效。这个方子,傅青主自己的方后注解有几点非常有特色和值得注意之处,第一说“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这是傅氏独有的创见,一般认为能入奇经的药并不多,而且大多是血肉有情之品,鹿茸,龟板,紫河车之类,比较昂贵的药物,傅氏在此,是发前人所未发,非常独到,这给后来很多医学大家,也给我们今天的临床以启发。第二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这也是傅氏的独特用药观点,认为白果能固任脉,在妇科用药上只此一家提出这个观点,近代的妇科大家,朱小南先生,经过临床验证,认同这个观点。第三,这个不是傅青主的创见,历代医家都这么认为,但是,是一条临床切实的用药思路,就是“肾以任脉相通相济”,这提示我们,在想治任脉,而又不得奇经之药入时,可以治肾。

完带汤

灯火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