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访谈 | 田金生:“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黄俊俭书法 2023-02-22 发布于河南

《书法导报》访谈 

田金生 1953年生,江苏省宜兴市人。1972年入伍,上海警备区原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上海市书协第六届主席团委员、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字书法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上海市海上兰亭书法院副院长。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田金生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我曾应邀参加于20181221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你的个人书画展,你的作品具有的正大气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年的墨海扬舟,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请谈谈你的心路历程。

田金生:再一次感谢你参加我的个人书画展并给予的鼓励,这对我继续探索书法艺术增加了动力。我自幼喜欢书法,60多年来笔耕不辍。但早期仅是业余爱好,真正进入创作是在1999年,我从南京到淮阴一个正师级单位任政委时开始的,单身汉晚上没事就是临帖和创作,经常写到深夜。我印象最深的事是坚持5年后,在20049月,我鼓起勇气投稿,参加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结果是不仅我的作品经评审入选大展,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还被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研究院聘为特聘书法家,真有点让我受宠若惊。我感到自己几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从此,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更增加了学习书法的信心,并积极参加江苏省组织的书法活动,作品还到韩国进行交流,使我从业余爱好逐步走上艺术创作之路。

黄俊俭:你觉得成为一名合格的书法家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田金生: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书法家,至少要具备四种素养。一是悟性好。悟性是书法家对书法的字法、笔法、章法、墨法的理解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悟性好,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会在学中悟,悟中学,临得好,悟得深,把握要义,灵活运用。悟性差,只知其皮毛,虽然很努力,但始终不入门,有的临得也很像,到创作就不会运用。更高层次的悟性是能从身边和自然界中的现象悟出书法创作的道理,并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去。如担夫让道、公孙娘舞剑、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等在书法创作中的运用就是最著名的表现。因此,悟性好是合格的书法家最基本的素养。二是毅力强。书法是个技术活,不练就不可能掌握书法艺术的技巧。书法艺术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没有捷径,唯一的途径就是持之以恒的练。练能增强手、腕、臂的肌肉记忆,多练就熟能生巧。许多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是长期艰苦训练的结果。所谓退笔成冢、池水尽黑、废纸三千等都是长期艰苦训练的写照。持之以恒就需要很强的毅力,就要耐得住寂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兴趣起来写几笔,兴致一过丢一边,忽冷忽热,是难以有成功收获的。因此,坚强的毅力也是合格的书法家必备的素养。三是眼界高。合格的书法家眼界要高古深远,要对中国书法史上名家名篇有深入的了解,精读书法理论名篇,精临书法经典佳作。要研究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把握各种书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好东西见得多了,名家名篇上手多了,眼界就会逐渐提高,手下才可能出好的作品,才能成为合格的书法家。四是修养深。合格的书法家要有深厚的人格修养、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要有良好的人格修养。要写好字,先要做好人;字如其人;书为心画;心正则笔正等,就反映了作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始终把人品看得很重,人品好的人的作品自然受到人们的推崇;人品差的人的作品就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唐代颜真卿为人宽厚忠诚,他的书法厚重有力,气势雄浑,深受大家的喜爱。宋代奸臣蔡京,虽然字写得也不错,但因为人品差就被人们所唾弃。因此,注重人格修养不仅有助于提高书法品位,而且还能为作品的认可度加分。

黄俊俭:有人认为书法已失去实用功能,而成为纯粹的艺术。因此,为了使作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可以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而不必过多的考虑汉字的识读。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田金生: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其一,这个观点的前提就不成立。书法随着中国汉字的发展而发展,书法不仅具有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而且具有供人欣赏的艺术功能,练习书法还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功能,这些功能都具有实用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书法作为文书传递的功能部分被电子文书所替代,但这不能代表书法这方面的功能已消失。现在各种书法活动蓬勃兴起,人们学习书法的兴趣越来越高涨,书法的群众性,说明书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能因为书法的部分功能被替代就否认它的全部实用功能,也不能因为这种功能的部分替代而使书法成为少数人的纯艺术家园。其二,书法不可能成为纯粹的艺术。书法是表达中国汉字内容的艺术,它受到汉字各种书体规范的约束,被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书法不可能像西方抽象艺术那样,可以凭艺术家的想象,不受约束地进行任意创作。无法辨认、不可识读的作品就不能叫书法,也没有书法艺术效果而言。其三,以丑为美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几千年来留存下来的书法名篇经典,几乎没有一件是夸张变形,无法识读的,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书法审美标准,也是历史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因此,书法艺术具有强烈的传承性,离开传统规范的创新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书法艺术的汉字识读是作品的魂,无法辨认、难以识读的作品必然失魂落魄、毫无神韵;书法艺术的形式必须与内容相统一,与雅俗共赏的追求相一致,过度的夸张变形,以致难以识读只能是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现在流行的故意夸张变形、难以识读的丑书是书法发展中的一股逆流,企图以此作为创新来超越前人是徒劳的,人们不会接受,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黄俊俭:请谈谈你的退休生活。

田金生:我退休已有10年,因有书画陪伴,生活得很充实,且丰富多彩。我的爱好不多,主要精力都用在读帖临帖、写写画画上。10年时间,我先后141次参与全国及上海的各种展览;作品先后31次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还到联合国总部、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等组织、地区、国家交流展出;结合自己的学习创作体会撰写了7篇书论文章,并在报刊上刊登。2018年在上海图书馆、2019年在新虹艺术馆及家乡宜兴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书法导报》、央视书画频道、《大公报》等媒体作了报道。作为上海市书协主席团委员、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字书法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上海市海上兰亭书法院副院长,我多次参与组织书法展览和交流。我还把上海的老将军及军队系统的书法爱好者组织起来,邀请上海的书法名家参与,每年举办一两次书法展览,并通过展览开展公益活动。比如2013年,展览作品被企业家认购获得50万元,全部捐献给宋庆龄基金会,用于儿童教育事业。2019年组织老将军进行“尊崇英雄、关爱老兵”专题创作,作品义拍获得善款121万元,全部捐赠给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用于慰问抗美援朝健在老兵和牺牲的烈士家属。作为上海警备区的老领导,我被邀请指导上海警备区已连续举办4年的老干部书画摄影展,丰富老干部的文化生活。上海市书协名誉主席、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在我的个人书画展开幕式上,曾感慨地说:“我到上海60多年,田金生是把上海军队系统组织起来,进行书法创作展览交流的第一人。”

202010月起,我感到不能停留在忙于应酬和组织活动中,应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提高。于是,我以《千字文》为书写内容,进行多种书体的研习创作。我选择了大篆、小篆、铁线篆、隶书、大楷、小楷、行楷、行草、章草、小草、大草等11种进行临习创作。学习中注意循序渐进,把篆、楷作为重点,打基础,补弱项。为了争取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法乎其上”。为此,我选购了几十种《千字文》字帖,反复研读比较,取其精华,临摹创作。字帖字幅普遍很小,而我这次除小楷外,其余10件都用大字书写,形成长20余米,宽2余米的巨幅长卷。因字幅大,我只能站立悬肘写,难度可想而知,累得腰酸背痛,老眼昏花。但我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反复领悟创作,争取写出自己最满意的结果。在临创过程中,我做到“师古不泥”,取法前人,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现,临写一种法帖,同时借签其他法帖的优长。我感到临创不是简单的重复,不仅要取其形,更要得其神,写出自己的真性情。这次临创继续争取正大气象,这也是我的性格使然。坚持走正路。不写变形夸张的丑书,不追随流行书风,不搞哗众取宠。坚持求大气。作品篇幅大,虽然创作难度增大,但也为营造大气象创造了条件。我注重精心谋篇布局,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努力把大作品写出大气势。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11幅作品已基本完成。现在,我已年过七旬,但艺无止境路漫漫,我将继续求索不停步。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田金生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3年2月22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七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