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科技文明的副作用“干眼症”,利用干细胞技术可消除吗?

 生活新知识 2023-02-22 发布于北京

这是一个属于电子屏幕的时代,智能手机风靡全球,电脑是当代办公人员的标配,其他各类智能电子设备也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偶尔也会随之带来一些副作用。电子屏幕时代的到来,现代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很多因素,促使医院眼科门诊就诊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干眼症则为当代人群常见的眼病。

在近期火爆的电视剧《狂飙》中,大哥高启强为了挽回大嫂陈书婷,称自己得了“绝症”,想要再见一面,掏出病历赫然写着“干眼症”,称医生说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根治。目前,干眼症治疗方式多以缓解患者症状为主,疗法有限,仍然需要寻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干眼症?

指由各种原因造成泪液减少,从而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引起眼部不适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如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视疲劳,迎风流泪,异物感、眼痛、眼痒、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等,这些都是干眼常见的症状

轻度干眼可以仅有体征无症状,重度干眼可出现严重的磨痛感、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甚至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干眼症很难治愈,如果不予以重视及有效治疗,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眼表和眼脸的慢性炎症、角膜溃疡、斑翳,甚至失明

干细胞治疗干眼症的相关研究

眼局部的炎症免疫反应是引起干眼病理损害的重要机制,相应的抗炎治疗是研究的热点。当炎症在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时,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包括干眼病在内的许多眼表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全能干细胞特点来源于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目前,随着MSCs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研究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MSCs对干眼的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

日本共同社2022年4月22日报道,由大阪大学干细胞应用医学捐赠讲座教授Ryuhei Hayashi和他的同事领导的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地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制造出类似眼睛泪腺的三维组织,该团队于4月20日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宣布。该团队声称,这将导致在未来开发出治疗严重干眼症的方法和药物。

在一项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兔子自身免疫性干眼的疗效研究中,科研团队发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 能有效缓解兔子自身免疫性干眼病情进展。通过建立稳定的兔子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自身免疫性干眼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将兔子分为正常对照组、干眼模型组和hUC-MSCs治疗组,hUC-MSCs治疗组于回输淋巴细胞后输注hUC-MSCs,连续输注5d,对照组输注等体积的PBS。三组分别在术后2周、4周、6周检测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6周后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泪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术后2周、4周、6周hUC-MSCs治疗组较干眼模型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升高;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着色显著减轻,组织病理学观察泪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较干眼模型组显著减少。hUC-MSCs治疗组和干眼模型组相比,泪腺组织中炎性因子IFN-γ、IL-17表达显著降低,而抑炎因子IL-10、TGF-β的表达显著升高。这表明hUC-MSCs减轻兔自身免疫性干眼,对其发挥免疫调控作用。

在一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小鼠干眼的疗效评价中,科研人员用外泌体处理小鼠干眼模型后,进行小鼠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测定,发现外泌体组泪膜破裂延长,泪液分泌增加,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小鼠角结膜中浸润的炎症细胞减少,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更加规整,微绒毛浓密,治疗效果明显

干细胞技术在治疗眼部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目前,干细胞在眼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包括干眼症、青光眼、黄斑部病变、视力下降、失明等多种难治性眼科疾病,有望早日惠及眼疾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