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隧道新奥法工艺在边坡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悠游2019 2023-02-22 发布于广西

最近有朋友说挖方边坡的加固防护方法,可以参考隧道的“新奥法”工艺,借鉴隧道围岩的自稳能力,容许围岩进行自我调整,适时采用工程进行加固防护。换句话说,就是边坡开挖后适当放置,使坡体内部进行必要的应力应变调节,充分发挥岩土体的自稳潜力,从而有效减小边坡的工程支挡力度。对此,笔者是有异议的。

因为,“新奥法”是建立在洞身围岩可形成有效拱效应基础上,这与隧道开挖净空较上有直接关系。而作为平面应变为主的“拉槽式”边坡开挖工程,是无法形成拱效应的,也就无从谈起参考隧道“新奥法”进行边坡支挡防护工艺。并且的边坡放置,反而可能造成坡体松弛卸荷,导致坡体力学参数的降低,坡体水作用增强,以及由此导致的坡体稳定性降低。

其实话说回来,边坡工程一直贯彻“治早治小”、“预加固”、“积极的工程补偿”的原则,其目的就是在边坡开挖后尽可能的防止坡体由于侧向应力减小导致的卸荷松弛,以及由此造成的坡体物理力学参数下降和坡体渗透性能的增强。

基于此,作为长大、“拉槽式”开挖形成的边坡工程,其平面应变的形态与隧道这种小截面开挖,能形成有效支点和拱效应的模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建议将隧道的“新奥法”工艺应用于边坡工程,且更应该严格贯彻“预加固”、“积极的工程补偿”的理念从事边坡工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