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春节 || 刘素勤

 华豫之林 2023-02-22 发布于河南

那年春节

刘素勤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清清的诗句,江南秀美幽静的山川和旖旎的水泊,冲撞着当时的我年轻而有活力的心扉。遂行程春节下江南,全家人一路东上,南京、无锡、镇江、扬州、苏州、上海、杭州等便是落脚地。

        沿途,尽情领略了自古以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美景,亲耳聆听以往偶尔、间或听到的吴侬细语。小桥流水有人家的“仙境”,更让三代人欣怡释然,乐在其中,流连往返。在苏州园林里,儿子蹦蹦跳跳,热烈,亢奋。而在连游了几个园林后仍劲头十足,像一只不知疲倦喜欢撒欢儿的小鹿,真乃是童年的天性使然也。而我也清楚的知道,像他这个年纪也只是被当时的所情所景而环绕,成年后他是不会记得那一次的长途旅行的,毕竟他当时还太小。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每每听到这首歌曲,平静的心情会怦然震颤,喜悦轻盈之情油然而生。冬日的太湖依旧,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平静的水面波光粼粼,水清如镜。星星点点的游船荡于湖面,稀疏的游人丝毫不减高亢的激情。

        大年二十九,我们全家人逛夫子庙,游玄武湖、莫愁湖……不亦乐乎。当时的“总统府”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不接待游客,故无论是怎样的好奇、联想、奢望里边曾经的所有,也只能“望洋兴叹”,在大门外驻足遥望。纵然心有不羁,却也无济于事,这大概也就是那次旅行中的一点遗憾了。风萧萧兮烟雨浩渺,雾茫茫兮天地一色。在蒙蒙细雨里拾阶而上,参观庄严肃穆的“中山陵”,顺途又游了“明孝陵”。夜晚,料峭的寒风伴随着“异乡人”驻足秦淮河畔,睹风情民俗、人文景观,体验饮食文化。定向的旅途,更加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历史、地理常识。此时的夫子庙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小吃摊比比皆是,小传统工艺品琳琅满目。商贩的叫卖声,游人的嬉戏声,此起彼落,惟妙惟肖;孩童们如乘坐一叶扁舟荡漾在人流的海洋里叽叽喳喳,畅游到哪里哪里便荡起爆燃幸福的涟漪;形形色色的灯笼,高悬夜空,争奇斗艳,恰如白昼,构成了一幅人文与自然优化组合的美丽画卷。遥望远处灯火阑珊,影影绰绰,时隐时现,顿生万千感慨。

        年三十的晚上,我家先生的同学设家宴,与我们一家人共享年夜饭,趣忆同窗情,把酒话桑梓。老少三代更是在异地他乡放足了炮仗,燃起了融融激情,两家人在纷呈的日子里,过了一个温馨热闹的除夕夜。想不到这次远离家乡的旅行,并没有冲淡过大年的温馨和神圣。华夏大地到处是红红火火,年味十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父亲平素里就特别重视农历大年,特“慌”年,“慌”的有点望眼欲穿的味道。记得我小时候,只要一进入腊月,就常常听到他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给母亲商量着准备过年的事宜。例如:都准备什么年货,做什么菜,用几个碗、几个碟、几个盘子等等。不富足的年代,丰富的感性,寥寥数语,无意间把“年”渲染得流光溢彩,把传统发扬得淋漓尽致。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年”的渴望和向往的种子。再则,印象更深的就是爸爸带着两个弟弟钟情于鞭炮的燃放。寒风里、雪地里,父子三人激情高昂,把鞭炮插在雪窝里点燃,任由雪花腾空飞舞,让“月旅行”带着全家人斑斓的心绪伸延无限。另外,每一年都还要买一些“滴滴金”,滴滴金只燃烟花,没有炸响声,我和弟弟们都可以燃放,一边燃放着滴滴金,一边嘴里还念叨着:滴滴金儿溜墙根儿……此时的我们甭提多高兴了。爸爸过年的情愫,使年少的我们更加的对“年”无尽的缠绵。这次,全家老少涉足了宅家以外过大年的陶然境地,透彻品尝了美妙惬意的“行者”滋味,一起在他乡过了一个有趣味的大年。

        光阴荏苒,岁月飞逝。近四十年过去了,其间又去了华东多次,但我总忘不了那次的“旅游”和旅行中的轶闻趣事,总想起当时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想起已故父母的音容笑貌……

作者简介:

作者 : 刘素勤,省直企业退休干部,热爱生活,踏青旅游,闲暇之余乐于笔耕,陶冶情操。

版权声明:图片来自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