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33】平台不一样,资源不一样,成长不一样!

 阳光清茶 2023-02-23 发布于安徽

昨天,读碧叶菡萏的《到底要不要跳槽》文章,感触很深。

恰巧,昨天我和女儿也聊到这个话题,我想说:平台不一样,资源不一样,成长不一样,未来不一样!

女儿在特斯拉实习,压力很大,有语言的压力,有专业的压力,有独自一人在外打拼的压力。

女儿说工作这么长时间突然感觉自己以前的书是白读了,都不知道当初干嘛了?现在工作,一切都从头开始,压力太大。可是,当初她读本科的时候还拿过一等奖学金的呢!在当时的处境,她是做到最好了。

只能说理论和实践永远是有距离的,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读再多的书,没有实践是寸步难行的。

和女儿同期进入特斯拉的一位美国同事,有六段实习经历,加上他有母语优势,他工作起来就游刃有余多了。

由此,也看出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一个重理论,一个重实践。

女儿本科读的西安某高校,女儿一直有遗憾没能考进更好的大学,让她本科没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没能更好地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庆幸的是女儿在大三暑假的时候,自己特地联系了她的专业老师,进了她的实验室学习,而更多的学生几乎是零实习经历。

我说这些,是想说女儿本科在她那个平台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现在回头再看,确实看到当初的不足,有学校资源的不足,有自己努力的不足,让她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当初,女儿没有考上理想大学,她是有复读愿望的,但我有复读经历,那种压力太大,我第一个否决了女儿的想法,让女儿心中有遗憾。所以,我们一直支持她出国读研的想法,就是想让她看到更大的世界,享受她喜欢的教育资源,让她能够更好的成长。

可以说如果不走出去,她是不可能入职特斯拉。特斯拉平台很好,但一个好的平台带给她的压力确实不小。

是的,有时机遇和压力同在,就看你如何平衡它们之间关系,遇到问题放平心态,慢慢来,一点一滴积累,问题会越来越少,收获会越来越多。回头再看所走的路,虽然艰辛但必定是成长。

路难走,说明你是处在上升期,当你穿过一个个黑暗,光明就在前方等着你,相信自己的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便可。

想起杨澜曾经说过很感谢中央电视台给了她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她在压力重重之下快速成长,她凭借清脆悦耳的嗓音和纯正的学生味得到了亿万观众的喜欢,并荣获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在外人看来,杨澜前途一片光明,但让人意外的是她辞掉工作,出国读研,她感觉需要更大的舞台来成就自己,于是,便有了后来的阳光卫视和杨澜访谈录。

杨澜在《一问一世界》坦言:“睿智,有时不在于为别人指点了多少迷津,而在于能否在恰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正确的选择。”

杨澜曾告诫年轻人说:“无论经历有多坎坷,都不要放弃,因为越辉煌的路越曲折。”

可以说杨澜的选择成就了今天的她,她的经历也证明了平台不一样,资源不一样,成长不一样,更大的舞台让她能够更好的发展。

我老爸很多学生读书时成绩并不是太好,初高中毕业去部队锻炼,从此改变整个人生命运。试想,如果没有部队这个平台,他们怎么能够改变命运?

八十年代,我们生活在小山村,交通不便,那是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小山村到县城生活。就如现在人们都愿意奔向北上广江浙一样,因为这些地方有更好资源,文化的生活的医疗的,等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一样的平台,就会成就不一样的你。

感谢来访!感恩遇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