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沔阳抗战纪实小说:血战陶家坝(十)

 夕阳西下太阳红 2023-02-23 发布于湖北

陶家坝终于安静下来了。

一大早,师参谋长李德新和王劲哉秘书汝芳舞领着一队人马开始打扫战场。他们从百子桥出发步行几十里到达了陶家坝,在离陶家坝三里地远的地方,看不到一个老百姓。

待进入村庄,只见残留的房屋上,洒满焦土。到处是露出了洞口的暗堡,不少暗堡里面还冒出青烟。看得出,那是昨天在地道激战后,里面燃烧的树桩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熄灭。

地上满是弹坑,大的一米多深,直径二米多,大坑小坑一个挨着一个。可想而知,这些大小弹坑消耗了多少发炮弹!地面上的血迹,一大滩一大滩的,密密麻麻地布满阵地。从旁边走过,闻得到浓浓的血腥味。一辆坦克仰面朝天翻倒在壕沟边,周围满是枪械的零件、支架,还有士兵丢下的完整枪支……

文章图片1

他们走进暗堡中的地道。原来修筑得较为宽阔的地道,此刻已经面目全非。炸落的泥土堆满通道,到处是尸体,单个的,叠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姿势。

汝芳舞带着士兵清理尸首,看到一个赤膊大汉一只手卡着一个日军的喉咙,嘴巴还咬着一个日军的耳朵,旁边日军的肚子上,插着一把只能看到半截刀片的大刀。一个士兵上前想要分开他们,费了好大劲才将大汉的手指从日军的喉咙处分开。再往前走,躺着一个128师士兵的尸体,未来得及拉响的手榴弹砸在一个日军的脑袋上,日军溢出的脑浆顺着手榴弹的手柄流在地上。

李德新发现,日军尸体的胸口都挂着一个小白铁匣子。他从一具日军尸首上取下一个白匣子,打开看,里面镶嵌着玻璃,玻璃里面是一个女人的照片。白匣子中间装着金佛,佛像周围用金项链环绕。最底下是一行日文,一个懂日文的卫士上前念道:“大坂市·松原直男·1922年出生·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少佐。”

在日军尸首的上衣口袋里,还发现有写给亲人未能发出的信。

李德新将这些情况汇报给王劲哉,王劲哉说:“不管128师士兵,还是日军,所有的遗物清理后保管好,该转交给日军的转交给日军,该送给128师战士老家亲属的送给亲属。”

清理战利品的一队人马赶着一辆辆马车,费力地装着日军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除坦克一时挪不动外,其余的重机枪、轻机枪、迫击炮、日产大米、罐头、饼干、香烟、白糖、铝制饭盒、甚至酱油白醋食盐之类的物资都搬到车上。

汝芳舞一一登记后,连同士兵尸首一起列出了一份清单,把它呈送给王劲哉。上面写道:128师牺牲士兵尸首407具;日军尸首1405具。新色日制重机枪10挺;轻机枪20挺;迫击炮5门;日产机制白米100袋;罐头165箱;饼干180箱;白糖150袋;日产酱油150桶;白醋150桶;食盐120袋;日产“胜斗”牌、“旭光”牌香烟共200条;未用铝制饭盒200个。

王劲哉看过后,立即作出安排:赶制100具棺木,安葬日军军官;赶制木匣子,对200个日军士兵尸首割其首级,用盐水腌制后送交日军。128师牺牲的407名士兵,打制楠木棺材,建烈士陵园,举行隆重仪式进行安葬。

几天之后,128师在洪湖峰口买了20亩地,调民工日夜施工,陵园不久就建成了。

陵园以青砖为墙,高丈余,四周长达400余米。陵园建有大门,铁皮黑漆,上书 “中国陆军128师烈士陵园”。大门两边,是石砌的柱子,上有浮雕对联:

“骏骨长埋,百里寒光身浴血;精神不死,千秋正气仰忠魂。”

正中修有牌楼,牌楼后树有石碑。碑文写道:“暴日封豕长蛇,荐食上国,卢沟衅起,迫中华民族于生死存亡之最后关头,抱我铁血卫国之精神与决心。参战以来,转战万里,南越长江,北抵长城……劲哉不敏,购地辟园以慰忠魂,为文以记之。”

隆重安葬陶家坝一战牺牲的烈士后,汝芳舞送来一份重庆的记者写的报道,那是一张老河口出版的战报,头版头条是一副大号字体的标题:《华中大捷,鼓舞军民》。

往下看,报道的是128师与日军在陶家坝一战。文章写道:

“……日寇以4万之众,进犯我陆军第一百二十八师防地陶家坝施家港阵地,以飞机40架、炮艇10艘轰击地面工事,5昼夜无效,即以坦克30辆迫临攻坚。此时,我军应战裕如。敌不获逞,遂延长战线至三汊河、麻濠渡一线,启百门大炮狂轰,历24小时始将我地面工事推平,而我均不还一枪。敌以为我工事炸毁,遂大举近逼壕沟,拆电网,上荆堤顶举旗祝捷。我地下守军始作还击,万器齐发,左右暗堡亦同时出击矣。敌遭突袭,又转攻地下,然我赤膊健儿,举刀拼杀,使入地之敌700名无一生还者。20辆坦克陷泥潭不得自拔,10辆坦克隔岸观淤,徒唤奈何也。至此,日军进攻失败,尸横遍野,武器装备遗弃无数。”
王劲哉看后笑道:“重庆的记者和日军的记者一样,不去作深入调查,颠三倒四,与事实出入不小。”

汝芳舞说:“也许有故意为之之嫌。日军先前不是报道日军在陶家坝把128师打得如何如何的,满纸吹嘘之言。现在重庆的记者也许是好大喜功,把日军说成4万之众,128师参战的才2万多人,日军何来4万?”

参谋长李德新走进跟前,听到讲国民党记者的报道,接着说道:“台儿庄大捷,国军30万人对付日军5万余人,日军阵亡2万人,国军却伤亡达到5万多人。这个就是卓著战功了,要不,日军的那些先进武器不是白搭了?我们2万多人对阵日军万余精兵,日军死1405,128师牺牲407人,难道重庆记者还嫌这个比列不值得骄傲?”

王劲哉往下面再看,是另一则消息:“据核实数:日方死尸为1405具,其中,佐级军官尸体 90具,由我方民工运交白庙维持会转白庙驻敌;凡日军初级官阶及无官阶者,均取其首级,或喷撒福尔马林或以盐水淹渍,再盛入木匣,一并运交白庙。日军军官见我义举,自必羞愧万分”。

看到这里,说:“这个报道倒是写得不差。”

汝芳舞直言道:“重庆方面这时看到的是国军的威风,可是,他们何时真正把128师当国军来着?”

李德新指着报纸叫道:“看这里,又讯: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决定,由王劲哉兼任汉沔游击指挥官。”

王劲哉看着已经泛黄的报纸,笑道:“不看报纸还不知道李长官还给我授了个官衔!”

汝芳舞说:“我们在同日军拼命的时候,重庆方面吭都没吭一声,倒是新四军给我们及时送来了枪支弹药。”

王劲哉在得知新四军五师送来弹药的那一刻,眼眶里满含热泪。这个铁骨铮铮的陕西汉子,一生不知道才流过几次泪,而在陶家坝关乎128师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刻,新四军一个举动,却是真正触动了他的心灵。

他的眼前浮现起这个叫做聂菊荪的年轻人面容,那么谦和、儒雅,却又是极其睿智的。一年前,他来面见王劲哉,为新四军与128师的关系斡旋。那种坦诚相见,共策前途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他们都是128师真正的朋友。王劲哉默念起他们的名字:李先念、陶铸、杨学诚、聂菊荪、米暂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