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亮场、偏置、暗场、平场、暗平场拍摄的实操 | 锋芒摄影博客

 心尧九十八谈 2023-02-23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 本文摘自网络,原文 作者/网站: 田麦

对各类校准场的拍摄方法,论坛上已有很多叙述,对某些问题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下面的叙述也算是其中的一家之言吧。本文注重于实操,希望给入门者一些参考。其中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大佬们指正。

一、拍摄要点

拍摄各种校准场并不太难,请首先仔细阅读以下的拍摄要点。初学者可以依照这些要点一个个地检查拍摄条件合适后才进行拍摄。
亮场、偏置、暗场、平场、暗平场拍摄的实操
二、在观测现场的一般拍摄顺序:

1、  准备工作

观测现场首先安装三脚架、赤道仪、望远镜、相机,电脑、电源。然后在第一时间开启相机制冷(因为制冷需要一段等待时间)。接着将望远镜对准远处地面(或天空)目标粗略调焦。使镜筒伸出到正常拍摄位置。

2、  拍“平场”(一般拍20张)

待相机达到预定制冷温度后,将望远镜对准黄昏时与太阳成90度均匀光线的天空,拍摄“平场”。

3、  拍“偏置场”(一般拍摄20张)

盖上镜头盖后,拍摄“偏置场”。

4、  拍“暗场”(一般拍摄5~10张)

不要打开镜头盖,开始拍摄“暗场”。因为暗场拍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安装导星相机、进行赤道仪的水平校准,赤经赤纬轴的平衡校准、极轴校准,安装电热防雾带等等工作。

5、  拍“亮场”(按需要决定单张曝光时间和总拍摄张数。单张曝光时间一般为3~10分钟,而总曝光时间则从半小时到几十个小时不等)
在“暗场”拍摄完成后,打开镜头盖,望远镜再一次进行对焦的细调,最后进入正常的天文摄影,开启导星,拍摄“亮场”。

三、在家里拍摄校准场

(这里指天文冷冻相机,单反相机由于拍摄温度和拍摄现场的很难保持一致,很难拍摄高质量的校准幁,建议还是采用现场拍摄为好)

1、  准备工作

组合望远镜+相机,放到三脚架或桌子上。特别注意安装望远镜时要保持和拍摄时一致的光学系统状态。也就是说,调焦桶需要伸出到拍摄时的长度,遮光罩也需要伸出到正常位置,相机在主镜上安装的旋转角度也要和拍摄时的一致。然后接上电脑、电源,开启相机制冷,等待冷却到指定的温度。

2、  拍“平场

拍摄时镜筒前盖上自发光平场板(优选),也可以用发出均匀白光的Ipad和网上购买的自发光的拷贝台盖上。或者开盖后用白布数层盖在镜筒前端,然后让望远镜指向均匀光源,如日光灯、非直射的阳光等,待到达指定制冷温度后,便可开始拍“平场”。

3、  拍“偏置场”

盖上镜头盖,如果在大白天室内光线很亮,最好在镜头盖前再蒙上不透光的厚布以保证不漏光。然后拍摄“偏置场”

4、  拍“暗场

不用打开镜头盖,继续拍“暗场”。

5、  在家拍摄可以方便地建立自己的“平场库”、“偏置场库”和“暗场库”。关键看你如何分类,以方便日后配合“亮场”使用。

亮场、偏置、暗场、平场、暗平场拍摄的实操
6、建议在拍摄了上述一批库文件后,采用Pi、DSSMDL将每一类库文件叠加为主校准幁(master_bias、master_dark、master_flat)以便日后和亮场配合使用。命名也要用心点。例如命名为:master_bias_-10c_gain0.fit、  master_flat_600mm_-10c_gain0.fit等等,方便使用时的查找和匹配。

四、附:亮场的校准处理全过程

在Pi、Dss、MDL等软件中对校准场的处理一般是自动化的,只要按照校准场的类别导入相应位置,软件就会自动地引用各类场对亮场进行校准,然后得到校准后的亮场。如果想知道校准的原理,可以参考以下资料。(摘自:DeepSkyStacker 说明书 )

1、  最常见的用到4种场(亮场、偏置、暗场、平场)的校准过程

说明:Combination---组合、叠加
Subtraction-----减去
Division--------除去
Master bias-----主偏置幁
Calibration----- 校准
亮场、偏置、暗场、平场、暗平场拍摄的实操

2、所有(亮场、偏置、暗场、平场、暗平场)文件都使用时的完整校准过程:

亮场、偏置、暗场、平场、暗平场拍摄的实操

3、不使用偏置场(只用: 亮场、暗场、平场、暗平场)的校准过程

亮场、偏置、暗场、平场、暗平场拍摄的实操

关键词(标签):亮场 偏置 暗场 平场 暗平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