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安部追缴涉案文物3.7万件背后,细数曾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

 衆妙之門 2023-02-23 发布于陕西

据报道,截至22年12月底,公安部共追缴涉案文物3.7万件,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时至今日,由于历史及诸多原因仍有一大批珍贵文物流落海外,迟迟不能'回家’,细数那些年曾流落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

文章图片1

元代青花缠枝莲纹大罐:这件大罐是中国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器,原本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然而,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烧毁了南京博物院并掠夺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了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大罐。后来这件大罐被日本人拍卖给了英国的一个私人藏家。

明朝成化御制青花龙纹瓷盘:这件瓷盘是中国明朝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原本收藏于紫禁城的故宫博物院。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战时期,故宫博物院的财政困难,不得不将这件瓷盘拍卖给了一位美国收藏家。

千里江山图和仁镜清明上河图:19世纪末,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许多清朝官员将其珍藏的文物私自流出国门。其中,清朝光绪年间的宫廷画家石鲁所藏的《千里江山图》、文物学家徐仁镜所藏的《仁镜清明上河图》等都曾流落海外。

文章图片2

元代官窑碗:这件碗是中国元代官窑的瓷器,原本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战时期,为筹措军费,国家不得不将这件碗拍卖给了美国一位富商。

清代和田玉雕件:和田玉是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的特产,因其高质量而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然而,在20世纪初,随着外国人的涌入,许多和田玉雕件被私自流出中国。其中,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对和田玉佛像就被私人藏家购买,后来流落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玉器:河姆渡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器。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弗里茨·伯恩斯特和他的助手私自将一批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玉器带到德国,并在那里出售。

明代官窑碗:这件明代官窑碗也曾被日军劫掠。据传说,这个碗被翻译成“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送到日本,并被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

文章图片3

马光远石经和唐三彩:清朝光绪年间的大臣马光远所藏的文物曾流落日本。其中包括著名的“马光远石经”和“唐三彩山羊与驼骡”。这些文物后来被日本的私人藏家所收藏。

翡翠杯:翡翠杯是中国元代制作的一件文物,被誉为“国之重器”。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清朝政府资金困难,一些文物被拍卖,其中翡翠杯被英国一名商人以800英镑的价格购得,并流入了英国。

汉代“萧何月下追妇图”:这幅壁画是汉代的一件珍贵文物,描绘了萧何追求女子的故事。然而,在20世纪初,美国考古学家郭廷以50美元的价格购得了这幅壁画,后来流落到美国。

明代《百家姓》手抄本:《百家姓》是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之一,但明朝的一份手抄本在清朝末年被盗,并流落到日本。这份手抄本于1985年在东京的一家古玩店被发现,随后被返还给中国。

文章图片4

洛阳白马寺的石窟壁画:洛阳白马寺石窟壁画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但在20世纪初,英国人约瑟夫·鲍尔斯将其剥离并将其转售给了美国大富豪约翰·洛克菲勒,最终流落到美国。

这些文物的流失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了盗窃、掠夺、私人交易等等。这些文物的流失,不仅造成了文化遗产的损失,还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不过,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已经成功追回了不少流失海外的文物,以下列举一些比较著名的例子:

“鲁班壶”:2000年,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中国成功追回了明代工艺大师鲁班制作的瓷壶“鲁班壶”,这件文物流失了160多年,曾经在国际拍卖会上多次亮相,最终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返还中国。

元代《中华英雄》:2007年,美国一家拍卖行拍卖了一件元代的画卷《中华英雄》,中国当局发现这幅画卷曾经被盗走,通过外交和法律手段,最终成功追回并以9500万美元的价格回购。

文章图片5

明代“成化宣德年间御制青花蟠龙纹罐”:2015年,拍卖公司苏富比在纽约拍卖了一件明代青花瓷器“成化宣德年间御制青花蟠龙纹罐”,中国文物专家发现它曾经是故宫博物院的一件文物,通过努力,最终以39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追回。

除了这些,中国还在不断地努力追回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例如2019年,中国成功追回了一批从法国返还的流失文物,其中包括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和清代“五牛图”等珍贵文物。这些成功追回的文物,为中国文物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追回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时间难以预测。追回文物需要政府、学者、专家等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需要在法律、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工作。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追回流失海外的文物,例如加强法律保护、与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追回流失文物等。此外,中国与其他国家也签署了许多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协议,以促进全球文物保护和合作。

虽然追回文物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相信追回流失文物的希望将越来越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