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黎高师:群英荟萃的思想家摇篮

 置身于宁静 2023-02-23 发布于浙江

出类拔萃之辈

文 | 刘 勇

本书原名《高师人》,讲的是20世纪后半叶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那些杰出的校友们,可以说是巴黎高师名人校友速写传记集。作者本身就是高师毕业生,行文中处处洋溢着高师人鄙睨一切、不可一世的优越感,文辞中毫不掩饰对高师人的赞赏与称颂。

始创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巴黎高师坐落在拉丁区先贤祠附近的乌尔姆街。自创办以来,尤其是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巴黎高师在知识体系的生产和人才培养方面,令世界侧目。例如著名哲学家柏格森;与马克思、韦伯一起被称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的涂尔干;大文学家罗曼·罗兰、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之比肩的政治评论家雷蒙·阿隆,思想史大师米歇尔·福柯……

巴黎高师在理科领域同样叹为观止——1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6个物理学奖1个化学奖),8位菲尔兹数学奖得主。

与此同时,从巴黎高师还走出了不少著名政治家。1位总统(蓬皮杜),2位总理(法比尤斯与朱佩),还有2位参议院主席,众多不同政党领袖和更多的政府阁员。

如果你仍然不认为这是个奇迹,就请再看一看下列名单——饶勒斯、迪尔克姆、班达、阿兰、梅洛-庞蒂、西蒙娜·薇依、波伏娃、热奈特、德里达、布尔迪厄……

1928年,大剧作家贝克特来到巴黎高师任外籍讲师,在这里呆了两年时光。他习惯于下午两点露面,经常光顾咖啡厅。后来他回到爱尔兰,二战时又重返巴黎,加入地下抵抗组织,曾躲在法国剧院生活了一段时间。老贝这段经历,直让我想起欧洲新浪潮电影大师特吕弗执导,德纳芙和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主演的名片《巴黎最后一班地铁》。

塞缪尔·贝克特

为老贝挣得世界声誉的伟大戏剧 《等待戈多》,在1980年代大陆青年中,影响巨大。这部荒诞主义代表作,以两个流浪汉苦等“戈多”,而“戈多”不来的情景,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正好印合了当时风行全球的“存在即虚无”的存在主义思潮。我还记得1981年世界文学年会召开,一墙之隔的外语学院组织季羡林、草樱、卞之琳、汤永宽等大翻译家讲座,专门谈及此剧。世界文学主编汤永宽介绍,《等待戈多》在巴黎首演时,演出过半,观众成群结队离场。在伦敦上演,还引起剧场混乱。直到在美国一所监狱上演,才意外受到囚犯热烈欢迎!由此轰动,竟登上纽约百老汇,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长盛之旅。

《等待戈多》剧照

《等待戈多》上演25年后,1979年,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孤独地站在乌尔姆大街,凝视着高师校门。一位年轻人认出了他。73岁的老贝接受了这位高师1979届毕业生的友谊。他与年轻人谈起了年轻时在乌尔姆街的经历,谈到自己的导师德里达。这位叫安德烈的年轻人,是老贝晚年最后的高师朋友。

1989年12月22日,老贝逝世。

纪念老贝,这是大学时代对我影响至深的西方作家。

还记得《等待戈多》中的名句:“你是那将要降临的,还是我们要再等待的下一个呢?”

不过说起巴黎高师校友,最出名的还是萨特与阿隆。这两位影响了欧洲半个世纪的思想家,同于1924年考入高师。后来萨特宣扬“存在即虚无”“他人即地狱”,以他佶屈聱牙的理论,与波伏娃不言婚娶却又不离不弃的恋爱,乃至于拒领“诺贝尔奖”的凛然,而为世界青年人激赏,成为一代精神领袖,名声日隆。阿隆则因他发表《知识分子的鸦片》,提出“知识分子的异化”、“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红色神话类似鸦片的作用”,在东西方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招致众声攻讦。

萨特

萨特与阿隆,一左一右,立场对立,引发了同学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论争,为思想史罕见。

阿隆

事实上,萨特与阿隆,两人一进校便相互结识。不过彼时是萨特对政治不感兴趣,而阿隆入校不久即加入了大学生社会党,还参加了几次游行活动。倒是多年之后,萨特成为激进的思想领袖,阿隆反倒自栩为“政治的旁观者”(请见阿隆访谈录《介入的旁观者》),人生演译,如此令人惊奇!

仔细端祥1920年代高师校友照,他俩端坐第一排,都是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情,像两个评审团教师。俩人被其他同学众星捧月似的围在中间,周围还有纪兰姆——未来的科学哲学家;丹尼尔·拉加什——未来的临床心理治疗创始人……

1959年,重新执政的戴高乐来高师参加新年舞会,将军来到大厅,走近一群穿礼服的学生,向他们伸出手去,然而没有一个人响应。

“我们不和独裁者握手。”学生解释道。

1968年,法国右翼在巴黎组织声援南越和美军大会,高师学生拿着铁锹,戴着头盔冲进会场。

毫无疑问,高师这个精神贵族的摇篮,却孕育出一群思想左倾,与普罗大众无限亲近的热血青年。他们住在象牙塔里,却一心想把这世界砸个粉碎!

1928年,西蒙娜·薇依进入巴黎高师时身材单薄,戴一副近视眼镜,师从哲学家阿兰·巴蒂。有次她把学长马赫古叫到一家小酒馆说,“一会儿我要去酒市签一份合同。我要去做装瓶塞自动流水线上的女工。”

后来,她果然放弃哲学老师身份,到雷诺汽车公司当流水线工人。二战期间她经常故意挨饿,试图与法国人民一起过穷困的日子,1943年死于肺结核……

1979年夏季,持续不断的越南逃难船民搅动了原宗主国的心,法国民间组织成立了“为越南派只船”委员会,希望在马来西亚、泰国难民营和西方国家的难民营之间建立一条空中补给线。为动员新闻界,请来高师两位不同凡响的人物——萨特和阿隆。两位1924级的老同学,一个终生投入激进革命,一个持自由主义立场,此时都已步入暮年,身心疲惫,终于在多年后第一次握手。这一情景被记者抓拍到——两位昔年的“小伙伴”,当今的思想斗士外貌差异极大,74岁的萨特穿着羊毛上衣和POLO衫,由于饮酒过度,脸上明显地带着倦容,眼睛也失明了,是临近死亡的神话人物;与他相比,阿隆则显得年轻、有精神,这当然得益于保守主义思想家有节律的生活习性。然而,对于二者来说,这最后一次会面还有什么意义,早年维系他们“小伙伴”的那种感情早已荡然无存!

几个月后,两人中最负盛名的一位去世了……

让我们再看一眼杰出高师人的名单:

路易·阿尔都塞 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之一

萨缪埃尔·贝克特 作家,1969年诺贝尔奖得主

亨利·伯格森 哲学家,1927年诺贝尔奖得主

马克·布洛克 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

皮埃尔·布尔迪厄 社会学家

埃梅·塞泽尔 黑人作家

雅克·德里达 哲学家,解构主义大师

埃米尔·杜克海姆 社会学家

洛朗·法比尤斯 政治家,前法国总理

米歇尔·福柯 哲学家,解构主义大师

热拉尔·热奈特 文学评论家

于连·格拉克 作家

克劳德·阿杰日 语言学家

让·饶勒斯 法共中央机关报《人道报》创办人

阿兰·朱佩 前法国外交部长、总理

古斯塔夫·朗松 文学评论家,曾任高师校长

莫里斯·梅洛-庞蒂 哲学家

保罗·尼赞 作家

夏尔·贝玑 作家

乔治·蓬皮杜 前法国总统

让-皮埃尔·里夏尔 文学评论家

罗曼·罗兰 作家,1915年诺贝尔奖得主

让-保罗·萨特 1964年诺贝尔奖得主,拒绝领奖

米歇尔·塞尔 哲学家

雷蒙·阿隆 声誉正隆的法国思想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