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 2022年规模有望达千亿

 观研天下 2023-02-23 发布于湖南

1、概述

医学影像设备通过借助于介质(如X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予以表现,供诊断医师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核磁共振成像(MRI)、X线成像设备、核医学诊断设备以及超声设备(US)等。不同影像设备根据技术水平、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等分为多个子分类。

主要医学影像设备分类及基本介绍

类别基本介绍
磁共振成像(MRI)是医学影像学的一场革命,生物体组织能被电磁波谱中的短波成分如X线等穿透,但能阻挡中波成分如紫外线、红外线及长波。人体组织允许磁共振产生的长波成分如无线电波穿过,这是磁共振应用于临床的基本条件之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同围绕人体的某-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Y射线CT(Y-CT)等。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台PET-CT将PET与CT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医用内窥镜内窥镜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水平。

数据来源: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30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30年)显示,医学影像设备作为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细分产品,核心零部件是医学影像设备上游供应链环节中的命脉,其发展情况决定着行业的技术高度。

医学影像设备产业链图解

<strong>医学影像设备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30年)

2、全球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2021年,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580亿美元增长到7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843亿美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2021年,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580亿美元增长到7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843亿美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

数据来源: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30年)

3、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规模概况

目前,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已成为国内各级医疗机构中常见的诊断设备。随着国内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及在临床领域广泛应用,我国高端医疗设备正逐步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性和质量逐渐提高。同时,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鼓励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创新,加快医疗器械的审查和批准。

综上,在市场需求增长和政府政策利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655亿元增长到95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486亿元,2021-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高于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同期增速。

综上,在市场需求增长和政府政策利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655亿元增长到95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486亿元,2021-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高于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同期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3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