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子中的炁

 均150 2023-02-23 发布于四川

原子中的炁

道德经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们知道所有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由原子组成,所有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而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即所有物体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这三种物质组成,这不正是道德经所言的三生万物吗?并且原子模型中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负电为阴,正电为阳,这正是万物负阴而抱阳。

如果道德经这里是指原子结构,那冲气以为和是什么意思呢?原子结构中不是只有原子核和电子吗?我仔细分析,这有两种可能:1、道德经这里不是指原子结构或者道德经错了;2、原子中不只是有原子核和电子。这时,关于电子跃迁的描述引起了我的注意,电子跃迁后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波,为什么会产生波?我认为需要仔细分析一下波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最常见的波是水波,向水中扔一块石头,这时会产生水波向四周扩散。石头落水到产生波这之间发生了什么?在石头落水的时候,落水点的水受到石头的挤压会向四周流动,这时更外圈的水会直接退开吗?不会,他们因为惯性的原因会停留在原地,这时流动过来的水与外圈的水对撞,互不相让,这时流过来的水受到阻挡只能改变方向上升形成了波峰,上升的过程中随着受到的重力增加,当向下的作用力大于向上的作用力后波峰回落就形成波谷,落水点的水通过这样的路径向四周扩散就形成了水波。所以波其实是可以流动的物质在向前运动的时候遇到原有物质惯性的阻力而形成的。没有物质惯性的阻挡能形成波吗?不能,没有阻挡只会沿着既定的方向一往无前,而不会形成波。比如我们把一杯水倒在地上,水向四周流动的时候没有阻挡会直接前进而不会形成波。所以电子跃迁出现波说明原子中除了原子核和电子还有其它物质的存在,而这种物质道德经称为气,气其实为炁的简写,我们汉字是象形字,炁的写法上面为无表示看不见,下面的四点为火,表示热量、能量,所以炁是指一种看不见的能量。

炁在道教称呼为先天一炁,所以道德经这句话的“一”也是指炁。“一生二,二生三”即炁生成电子等粒子,炁是如何生成电子这些粒子的呢?我理解为这过程就如同压缩水蒸气生成冰晶一样,当炁的密度达到一定的界限就会生成电子等粒子。光是一种以炁为介质的波,介质的密度越小,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说明组成水的原子炁的密度大于组成空气的原子炁的密度,它们密度的差异最大的可能就是受到了原子核万有引力的影响。所以原子中炁的密度是非常高的,并且由于原子核的万有引力作用,越靠近原子中心炁的密度越高。炁应该在原子质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许多人认为光是一种粒子,因为光电效应。我认为不是,光就是一种炁波,因为频率在我们眼睛的识别范围内所以称为光。那为什么会有光电效应?因为物质是会变化的,比如今天我放了一杯水在桌子上,一年后再来看杯子里还有水吗?没有了,因为都蒸发了,而在微观世界这种变化会更快,电子是由炁生成的,炁的密度增加后炁就会变成电子,炁的密度降低电子又可能会变成炁。光电效应是因为光的能量传播到金属上时,金属原子中炁的密度增加而生成了电子,电子变多后多余的电子被排出。光频率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因为频率越大与金属接触后金属中的炁变化越快,变化越快压强越大,当超过形成电子的临界值后,金属中原本的炁被挤压生成了电子,光带来的炁补充了金属生成电子的炁。如果光电效应是因为光是一种粒子,那么光电效应就不应该有频率的限制,一个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使电子逃逸就不会出现第二个光子吗?

炁这种能量其实我们已经有所发现,科学家利用各种天文望远镜对银河系当中的天体进行观测,通过计算之后可以得知,整个银河系的质量相当于3万亿颗太阳的质量,这数据是存在差异的。但科学家们认为银河系的质量至少也是相当于1.5万亿颗太阳的质量,而在银河中恒星的数量等多就是4000亿颗,那也就是说明了在银河系当中能够直接观测到物质只占据了总质量的一成,还有九成是没有被观察到或者是说知道它的存在,但是无法观测到,科学家们管这种物质叫做暗物质。

我们为什么不能看见炁?我们眼睛能看见的其实是光,而光是一种以炁为介质的波,所以我们只能看见光这种波,而不能看见形成光波的介质。不能通过眼睛看见炁,我们有没有其它方式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