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UC 13 Extreme“猛禽峡谷”体验:13代酷睿让每公升性能更涌动

 超能网 2023-02-23 发布于广东

Intel的NUC系列产品自首次发布到今年已经是10周年了,年初推出的第12代NUC Extreme,代号Dragon Canyon,算是对过去这十年做了个完满总结,但没想到,今年Intel其实还有一款更重磅的庆生之作:NUC 13 Extreme Raptor Canyon(猛禽峡谷)。

不同于上代只是个小改款,这次NUC 13 Extreme是全新换代,从里到外都是新东西,如其型号,它搭载了13代酷睿CPU,而且直接是带K的版本,非常生猛,而在对显卡的支持上,来到能塞入卡皇级别,但这样一套比肩普通发烧级台式机的CPU+GPU组合,也由此让它机箱的体积达到了13.9L,为NUC系列之最大、最强。

它怎么变得这么大只了!?

相信大多数玩家看到NUC 13 Extreme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怎么这一代变得这么大(体积)了啊?一点都不NUC了啊!在Intel官方采访视频中,他们对此有解释到,Extreme系列NUC的宗旨是为了在尽可能小的体积里面,尽可能塞入最强的性能,这里Intel用了个很有意思的指标:performance pre litre(每公升性能),即根据机箱体积和整机性能,来表现出NUC 13 Extreme的优势:比它小巧的没它性能好,比它性能好的没它小巧。

其实从9代开始,Extreme系列的体积就做得越来越大,从仅5升体积,到8升再到现在的接近14升,但有意思的是,Intel表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CPU、主板部分变得越大,而主要是因为如今高端显卡都做得很大一张了,他们也是为了能塞进这些大家伙,才不得已把机器做得越来越大,为的就是要达成更高每公升性能这个目的。

所以NUC 13 Extreme的机箱从原来主板和显卡叠叠乐,改为了上下分层的结构,显卡在下仓,支持安装最大三槽的全长显卡,也就是可以塞入新一代的RTX 4090这样级别显卡,而主板、散热器和电源放在上层,其实这一部分的空间利用率还是很高的,基本被塞得满满当当。

在Extreme系列NUC最独特的主板,或者用Intel的话来说,应该是Computer Element,这次进行了全新换代,与此前从NUC 9 Extreme开始,11、12代在内三代所采用的形态完全不同,它的正面改为向右放置,以配合扩展子板和显卡垂直对接,而且现在供电改为可以通过插槽传送传送,整体性更高,让电源接线可以接到扩展子板上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电源采用了12VO规格,理论上有更高一点的效率。

当然这次新的Computer Element最让人兴奋的一点,当属继续采用可拆换CPU的LGA 1700插槽,支持12和13代桌面级酷睿CPU,Intel也毫不客气地在这一代的顶配上,搭载到13代目前最顶的酷睿i9-13900K,直接和目前顶级台式机看齐。那把这样一颗发烧级CPU放到一个14L小箱子里面,难免让人担心NUC 13 Extreme会不会犹如一个小牢笼,把这只猛兽给困住呢?

性能与散热

Intel当然就针对整机的散热系统下了很大功夫,在机箱的左右两侧都是大面积散热网孔,Intel特意优化到装了这两个侧边和没装是差不多散热效果,而且得益于更大的机箱体积,这次CPU散热器也配置到更大规模,与凉风可以更直接接触,利用涡轮风扇进行快速热交换,还预留有一个92cm风扇安装位给玩家,另外在机箱的左侧还有两个12cm的风扇,帮助CPU散热器以及整机加大热量的排出。

再就是Intel给NUC 13 Extreme的这颗i9-13900K,出厂默认的PL1设定在150W,这是个相对比较低的TDP,对散热压力要小很多。虽然BIOS提供了手动调节,但最高也只是拉到160W PL1。考虑到这只是风冷散热系统,也不可能开放到太高功耗,只能期待下一代是否会换用水冷散热,来进一部释放CPU性能了。

不过从跑分和实际游戏测试成绩来看,其实150W会是Intel给出最均衡的设定,i9-13900K已经可以比较好地输出性能了,再高的160W在跑分上会那么高一些,但放到现实使用中就很不明显了,其实如果对于更倾向静音,以及玩游戏更多的话,120W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如果拿来对比上一代的Dragon Canyon,有13代酷睿CPU加持的NUC 13 Extreme,在性能上肯定就是赢麻了,虽然上代的12代酷睿i9-12900也非等闲之辈了,但新一代还是拉开了一个级别。而在实际游戏方面,NUC 13 Extreme这颗“低”功耗的i9-13900K,自然已经可以完好发挥出高端显卡的性能,应付4K光追也是不在话下。

其实从FPU烤机测试来看,NUC 13 Extreme这颗i9-13900K最高功耗可以短时跑到248W,然后才稳定到150W,所以在真实应用场景,它还是可以表现出很快的响应和处理速度,而温度一度会达到101°C,但很快跟随TDP稳定在81°C左右,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散热问题,日常使用把散热模式调为平衡,就能应付大多数负载之余,也不会有太大的噪音。

其它“大”不同

那排除了体积上的变化,把NUC 13 Extreme与上代放在一起,第一反应肯定会觉得NUC 12 Extreme真的很酷,特别是有着骷髅头和RGB氛围灯亮起,相比之下,新一代就其貌不扬了,如果不是两侧猛禽风格的散热网孔,就犹如一台商用电脑了。当然有个性化也就代表NUC 12 Extreme只能取悦一小部分人,而13代会更符合大众的审美。

其实我们回看更早一代的NUC 9 Extreme,它的设计也是相对温和的,只是到了11代和12代才突然放飞自我,一股就是为游戏而生的样子,所以NUC 13 Extreme更像是个回归中庸设计,可能Intel也是根据用户的反馈而改的。

另外这次在机箱表面,也已经找不到那个标志性的骷髅头logo灯,Intel对此表示虽然那个骷髅头很酷,有不少玩家很喜欢,但也有用户是不想要它的,Intel没有讲得很具体,但不难猜到可能这个骷髅头还是太吓人和张扬了,会影响到一些电竞玩家和内容创作者的观感,所以他们在这一代Extreme上取消这个设计,只在主板上留下了RGB灯接口,让玩家自己DIY就好。

至于NUC向来是优势的外置接口方面,NUC 13 Extreme的主板接口还是相对齐全丰富,双LAN口、双USB 4都给足,但在前置I/O面板上,两个USB Type-A加一个USB-C的组合,就无惊无喜了,而让摄影师朋友们会感到遗憾的是,原来备受好评的全尺寸SD卡槽,这次居然被取消掉了,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总结

可能放在三年前,Intel做出一台这么大的NUC,会难以让人接受,但放在今天,却算是个正确答案。这次NUC 13 Extreme是那么的特殊,它告诉了大家“小体积”只是NUC的一种形态,Intel从来都不局限于此。这听起来会比较抽象,但大家可以理解为,如何把性能强大的电脑做得更紧凑、相对更小巧,才是NUC 13 Extreme乃至NUC产品线的核心概念。

而得益于13代酷睿CPU在能效上有更好的提升,NUC 13 Extreme的运算处理性能来到了一个新高度,配合现在能支持安装更大一块更强大的显卡,让它又可以有最顶级的图形性能,这些在过去的NUC上都是无法或者难以做到的,所以体积变大并非不可以,但至少也要更有料在里面。

当然在各方面变得更强大后,NUC 13 Extreme也不得不妥协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代的外观变得相对更朴实,取消了标志性骷髅头,不再自带RGB灯光等等,可见Intel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毕竟作为一个商品,还是要为更多客户所考虑,这或许也是NUC经过10年发展后,变得更成熟的一种表现,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Extreme系列NUC现在的受众面更广了,还算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只是首发售价15999元的barbone(准系统),也确实是很夸张的,加上内存、SSD、显卡这些配件,没个2万元的花费,你都开不了机呢,所以对于大多数玩家,可能它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就像同样价钱,你可以买到空间大、配置又高的奶爸车,但总有一两个人会选择更个性、但实用性差的跑车,NUC 13 Extreme正是这类人的小众选择,这和值不值得、性价比是没关系的,他们要的就是与众不同、慧眼识珠、别具一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