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文明与西方投资智慧的碰撞

 王冠亚 2023-02-23 发布于湖北

这是我的第295篇原创文章


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之际,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商业阅读新风向”的2023年度知识发布活动,其中第一场就是定于2023年2月22日举办的“把脉经济,新时代投资机遇”专场。现场精彩纷呈,很多嘉宾分享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演讲

△清华大学何志毅教授演讲

△清华大学肖星教授演讲

△会场左侧海报展板

△会场右侧海报展板

△签名墙合影留念


下午15:10,一场题为“古老东方文明与西方投资智慧”的圆桌论坛,在机械工业出版社10楼演播大厅如期举行。非常荣幸由我来主持杨天南老师和陈嘉禾老师的这场对话,我和两位老师相识已久,拜读过两位老师的全部著作和译著,并从中获益匪浅。非常感谢水浒群热心朋友@张闻波 主动手工整理的文字实录(根据直播整理,未经本人核对),以下内容分享给大家:

1

开场白

冠亚: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本场主持王冠亚,也是《巴菲特的嘉年华》和《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这两本书的译者。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主持杨天南老师和陈嘉禾老师的这场对话。天南老师、嘉禾老师都和我相识已久,我很早就拜读过他们的投资的译作和著作,在这里也给在场的和线上的朋友们一个简单的介绍,杨天南老师著有《一个投资家的20年》,译有《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之道》等一系列经典投资作品。陈嘉禾老师也出版了多本关于投资的作品,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的这本新书《投资者一生的机会》,现在有请两位老师给咱们现场和线上的朋友打个招呼。

天南老师:谢谢,谢谢冠亚,非常感谢现场的朋友,今天现场见了很多资深的媒体和读者,刚才一个读者跟我讲昨天刚看了你的一个节目,非常感谢!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感谢出版社的安排,让我们今天有幸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时间里,分享一下对大家能够产生长远影响的改变,谢谢大家!

嘉禾老师:今天非常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也感谢大家过来,今天也是我的新书《投资者一生的机会》和大家见面,对于我们大家来讲,投资可能是这个时代除了健康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自己从2006年参加工作,可能在这个市场里也一直能看到一些赚钱的机会,所以通过这本书也很高兴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对投资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找到一生的投资机会。谢谢!

△圆桌论坛现场,我向两位老师提问

2

东方与西方智慧的融合

冠亚: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古老东方文明与西方投资智慧的火花碰撞”,主要是因为我拜读过两位老师的文章和著作,发现两位老师的文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位老师虽然都是巴菲特研究领域的专家,但在行文中都弥漫着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天南老师喜欢引用古典诗词,比如在谈到股市萧条的时候,天南老师引用了三国时期曹丕《燕歌行》里的一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在谈到市场盲目追逐高价股的时候,天南老师引用了唐朝李商隐《贾生》里的一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类似的表达,在《20年》里比比皆是。

嘉禾老师喜欢引用历史故事。比如在谈到读书的重要性时,嘉禾老师讲述了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苏秦先是游说秦王“连横”,没有受到秦王赏识。苏秦落魄之际,拿出太公兵法苦读,“锥刺股”说的就是苏秦的刻苦。后来,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挂六国相印,一时风头无俩,秦国不敢东出函谷关十五年。如果我们认真学习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著作,相信也会受益匪浅。

那么,一面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另一面是现代的西方投资智慧,请问两位老师,你们是如何把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天南老师:冠亚说我们怎么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是不敢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说实话是谈不上,只不过是说从你曾经学过的这些东西里,中西方各取所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的态度,有一句叫做“学习可以学习的”,有些东西可能是我们终其一身也是没法学习的,有些东西是因人制宜的,学习可以学习的部分,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态度。

之所以我的文章中出现很多古代诗词,大约是“小桥流水”这样的感觉,客观的讲中国的A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熊长牛短的气象,将来会不会改变,我们也拭目以待,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怎么让你心情好一点,放松一点,恐怕可以从中国古代智慧中寻找一些乐趣和安慰。

因为你会发现,我们学习,比如我最早学习巴菲特最吸引我的是什么,是他能挣好多的钱,这个是很客观地讲,当时我们20多岁知道他能挣好多的钱,学习到今天你会发现,巴菲特很长的时间也未必能跑赢指数,那就提出来一个新话题,就是你都跑不赢大市,我们还学习您干嘛呢?我自己也在问这个问题,估计巴菲特也被别人问过很多。

这时候我们来学习巴菲特和芒格实际上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人生综合收益,我们来讲就是人生综合回报,包括赚钱、身体健康、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活的久,对于我来说,从历史上吸取一些别人走过的坎和犯过的错,我们自己能不能变的更聪明,更智慧。从巴芒身上学到的是什么呢,用中国的一个词形容巴芒叫商海史魂,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魂魄又同时兼顾财务上的健康,这个是对他们很好的解释。

学习他们的才能这外,怎么贡献给我们的社会,从小的家庭开始,再大一点的社区,再大一点的社会,再到中华民族整个的复兴,的确是我们通过学习别人,无论是古还是外,古今中外的学习怎么运用到到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好。


读书未必等同学习,读书是学习中的学,更重要的是学习而实习之,学要习,我们之所以有些不成功的地方可能是学而不习和知而不习,怎么把巴芒和中国古代社会的学习运用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恐怕是我们今天更要考虑的地方。这是我一点的感受,我还在摸索中。谢谢大家!

嘉禾老师:南怀瑾曾经说过,你们做生意的人一定要看《史记》的《货殖列传》,我有个习惯:每天要朗诵20多分钟的古文,从初中高中一直到现在,《货殖列传》里有这些一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就是说贵的时候你要象粪土一样卖掉,便宜的时候,贱的时候你要像珠玉一样买回来。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资本这个东西,就像美国那个电影讲的,金钱永不眠,钱是永远要滚起来的,滚起来以后你的投资回报才能上去。

像我们自己的投资其实每年也有不少的交易。虽然我们是以一个很长周期的眼光,但实际上我们每年的交易也会多达1、2百笔,每年的换手率也有50%左右。所以你会发现在这种状态中,你会不停的从市场里找到钱。

我觉得很多人看东西会不细致,像巴菲特说过:如果一个股票我不能持有十年,我就不会持有它十分钟。结果我们这边很多读者理解成,一个股票如果我不持有十年,我就不持有十分钟,所以每个股票我都要持有十年。他漏了一个“能”字,就是巴菲特说的是我这个股票我不能持有十年,但他没有说我一定要持有十年,他可能持有半年以后,发现一个更能持有十年的股票他就换了,你经常能看到巴菲特这种交易。

所以你看巴菲特这种来回的交易和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大家如果去看中国传统的文化,讲到一个用兵一个用钱,其实兵和钱这两个东西其实是很像的。战国有一个大商人叫白圭,白圭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就是我搞钱其实就跟孙子用兵是一样的,说白了现在在我们资本市场上,大家指挥资本去不停的进行去配置。

实际上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把人力、资本和资本产生的武器去进行不同的配置,他所有的配置都是一样的,真正好的历史上的将领对数据他的反应是非常非常灵敏的,跟我们现在的投资者一样,如果你跟一个好的投资者去交流,你说这个公司的估值是多少,他一下子就可以报出来,他不需要去查。

所以我们去看传统文化,实际上他的很多的东西跟我们今天的投资或者是商业市场里面非常多的东西是相通的。像很多的书,像《史记》、《吕氏春秋》、《群书治要》、《晏子春秋》这些书里面很多东西跟今天的决策几乎完全一样或你可以找到共通。

我在写书的时候,写书怎么写呢,价值投资就那么几句话,巴菲特已经讲得足够了,不需要我再写了,然后资本市场的案例我喜欢在书里多放一点,这也没什么特色,后来觉得既然看了这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就往里面加吧,给大家看一看。一开始写的时候也没想着会有什么效果,自己喜欢我就写了,最后大家觉得还特有意思的,所以这个书就这么出来了。

△圆桌论坛现场

3

“天南四句”的禅意

冠亚:刚才天南老师和嘉禾老师都讲了很重要的一点。其实他们的书里面都有原汁原味的巴菲特思想,除此之外还各有各的风格,像天南老师的风格就是文章里面有很多古典诗词名句,散文般的行文;嘉禾老师也讲了,他的文章里融合入了很多历史故事,我们讲君子“和而不同”,“和”的部分就是巴菲特投资思想这一块,价值投资理念这一块,“不同”的就是两位老师的书,你们一看就知道是哪位老师写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度。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请教天南老师,您在著作和专栏文章里曾经提炼过很多金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著名的“天南四句”:学习可以学习的,努力可以努力的,帮助可以帮助的,得到可以得到的。这四句特别有“禅意”,可以说是一种“普世智慧”,那么请问天南老师,这四句话对我们做好投资、过好一生分别有什么意义?

天南老师:我接受巴菲特思想已经28年了,当时学习巴菲特的情境,当时一个人接触所有的信息源大概有六、七种,看书、看报、看杂志、看电影、听广播、听小道消息、亲朋好友,所有信息源中都没有出现巴菲特这个词,所以是个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今天是完全相反情况,你一搜就很多,你学习巴菲特也能赚钱,学习比尔·米勒也能赚钱,你学习谁都可赚钱,今天我们不是信息太少了,而是完全相反,这时候芟繁就简辨析出适合你自己的道路更为重要,这就是我们今天说“学习可以学习的部分”,今天我希望分享的是学习很多这外的,更多的学习能够穿越周期的经典,经典是什么呢,就是27岁的学习觉得有道理,37去学觉得也有道理,然后47岁去学也有道理,不断的学习,你不同年龄段来学习会得到不同的启发。

比如巴菲特老先生他已经93岁了,他一路从27岁写到今天,你会发现时代变迁在他身上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我们能不能在不确定的事情寻找确定,在不确定的事情中每天有眼花缭乱吸引着你的东西,怎么在这过程中找到那些即使在过十年、二十年依然还存在的东西,这是我们今天要考虑的。因为很多东西十年、十五年很快就过去了,等它过去之后但是青春不会在回来了,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感慨。

此时此刻的今天,实际上距离中国上一次比较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很感慨。冠亚今天提到的问题说外国文化和国内智慧对我们的启发,我是觉得读了这么多之后,历尽沧桑之后觉得这个东西是市场的事情,我们现在考虑如果中国牛市还有十五年也不来怎么办,我想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三十年你都没有遇到过一个大牛市,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

到现场和看直播的同学们,你认为我们的国家这样发展下去,未来十五年还会像过去十五年一样吗?如果这个概率不太大的话,我今天应该怎么做?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今天能够得到启发的一点。

嘉禾我替冠亚问你一下,你书中运用了一个《晏子春秋》的典故,这段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因为市场行情可能你这段时间表现的不好,但实际上你在做一些为长远打算的事情为了好的结果,有一段你看着可能是赚钱的,但实际上可能你埋下了祸根,这个你可以和大家讲讲。

冠亚:这个就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有一点这个味道,福祸相依嘛。

嘉禾老师:应该是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地方的这个首例可能是到朝中,然后齐王和晏子就发现所有人都在说这个人的好话,但实际上这个人把地方上管得一塌糊涂,他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朝里边儿去往上递钱、找关系,然后把自己粉饰的特别好。反过来另外一个人踏踏实实干的,得罪好多人,大家都说他坏话。

资本市场上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非常的可怕。大家看到每天股票价格的波动,今天涨了明天跌了,这个其实跟价值一点关系都没有。价值是什么,价值是这个企业不停的慢慢的去增长,比如我们家有这么一个房子,一个月租6000块钱,明年的租金涨了6500了,这个是价值。

那么我们每天看到的市场价格是就大家在喊这个股票应该值多少钱,但这个喊的价实际上很可能是错的。我们举个例子,比方一个企业60%是大股东控股的,那这大股东去不去市场上买卖呢?他不会去市场上买卖,那么剩下40%的股票,可能有30%是长期投资者在持有,他也不去买卖,真正的市场价格是由剩下的10%的天天交易的人决定的,那么这个是市场价格,但这个价格其实跟价值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在市场里会看到什么呢?有的时候它价格涨得特别多,实际上这个企业的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它的价值了。但这个时候大家觉得这个公司特别的好,因为你的价格在飞涨,结果一大堆人冲进去。

然后反过来呢,就是有的时候一个公司可能股价特别的特别的低,全市场都在说他坏话。你想过去三年都在赔钱对吧,甚至像现在的市场上银行股,很多人讲过去五年你都没长,五年你都不给我赚钱,你还想让我说你好话,所有人都在说他坏话,但实际上他在积累真正的价值。

所以这个东西你得看。我们在资金行业有一句名言叫“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就是说如果一个基金产品现在发行出来,所有的渠道都在认购都在抢,这个产品很容易一下募一百亿,可能有的做到三百亿、四百亿。但是你拿到这个钱以后实际上是很难投资的,因为所有的股票很贵。

反过来如果你这个产品拿出去所有人都不愿意买,根本就募集不来,募集了可能两个月就募集五个亿,这五个亿倒是好做的,因为拿到手以后股票价格很低。所以就是其实我刚才说的《货殖列传》里的那句话叫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就是它很便宜的时候你去买。

但是大家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所有的股票也好,基金也好,甚至房地产也好,当价格便宜的时候,如果你去市场上扫一圈,你跟大家聊,去看所有的这个报道,去看所有的研究员写的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跟你说这东西不好,因为这个东西很简单,就是说市场价格是谁决定的,不是国家决定,对外也不是政策决定的,它是每个市场参与者决定的。

那么既然它的价格很低,意味着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是不喜欢这个资产,它既然自己都不会用钱去买,你去问他的时候,他一定跟你说这个东西很差。所以就是说,大家如果想以便宜的价格买的东西,你当时一定会被骂,这个是一定的,所有人都跟你说你疯了。

所以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讲投资这个东西要大量的进行阅读。就阅读非常多的东西,你到最后一定是你的理性和你的信仰在支持你,你边上所有的人在反对你,这个是我们做价值投资一辈子就会永远碰到的状态,就是你干的事情一定不被别人支持,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儿,我觉得。

△两位老师和我的作品

4

投资的两门课

冠亚:谢谢嘉禾老师,其实嘉禾老师刚才讲的历史故事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我又想到屈原《楚辞》里面其实也有一句,叫做“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贤士无名,谗人高张”,它实际上就是说的小人得志的一种情况,屈原那么忠诚,反而遭到放逐,这个情况实际上它也是一个短期的反应,在整个的历史长河当中,屈原也得到了他应有的这种历史评价。所以我想这也是传统文化和价值投资一个共同的点吧,或者说它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就是我们从短期去评价一个事物和从长期去评价一个事物,它可能得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观点。

接下来请教嘉禾老师一个问题:您在《投资者一生的机会》这本新书里,从价值投资、市场波动、宏观大局、企业研究、行业分析、其他资产、基金投资等7个方面,给投资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那么请问嘉禾老师,您认为如果要在“如何面对市场波动”和“如何开展企业研究”二选一的话,孰轻孰重?

嘉禾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就是如果二选一的话,那一定是企业研究,市场也不管,这么多年我原来在证券公司做策略分析师,大家就问说你对市场有什么看法?我那时候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市场有什么看法?然后我一个同事还教我说,很简单呀,就是市场涨的时候你跟他说看多,市场跌的时候你让他看空,然后你安慰人家这事儿过去了,我说那他这么做挣钱吗?他说挣钱肯定是不挣的。

所以市场波动这个东西,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办法去理解的。所以本质上来讲就是投资,尤其是像我们做的这种价值投资和股票投资,本质上来讲就是就是企业研究。我就是要把企业搞明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原来在英国的经历帮助了很多,我十七岁到二十二岁在英国上学的时候没什么钱,我大概在十八家不同的公司做各种不同的事儿,见过各种奇怪的东西。回国以后又不停的去拜访企业,所以最后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当看到一个公司的时候你就会想就是公司怎么样怎么样,就是一个特别下意识的事儿。

我看到各种奇怪的公司,比方说我一朋友创业在春节的时候专门上门帮你照看你家的猫,连狗都不接,他只接猫。我在牛津的时候,当时我那个老板是做一个清洁公司的,就是专门帮那个企业里面做清洁,他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然后一年的时间就发展到100多个人,我走的时候已经跟老婆一人一台宝马,自己住别墅。你见到一个公司瞬间就成长起来了,一年的时间就这么成长起来了。

所以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研究,你不停的去思考企业,就这个企业我持有以后,他能不能长期一直保持运行下去。这是最起码的,我们且不说的增长,很多人买一公司十年以后一看这公司没了,这事儿历史上非常的多。你去看A股以前有一些很著名的公司啊,以前非常的厉害,然后最后这公司就没了。

首先是公司能不能长期存在下去,它的利润率会不会上去,会不会下来?我为他支付一个什么价格,这个是投资里面最重要的事情。市场波动这一块儿,就是反正我觉得理解市场波动是很难很难的。或者几乎可以讲不可能,而且会把人搞得非常的累。所以如果二选一肯定是选企业研究。

冠亚:谢谢嘉禾老师,天南老师有什么要补充的?

天南老师:刚才有家媒体问,价值投资分哪些阶段?实际上我个人的意见就是说,价值投资实际上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的。虽然我更认为,凡是关注股票背后所代表的企业的基本面的情况的人,以此作为投资决策基本都可以叫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并不等同于成功投资。因为你是基本面作为判断依据,也不是每一个都会成功,因为你可能会看走眼。你可能会非常成功,也许会看走眼。

但是价值投资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充满乐趣,这个也是真的,就像刚才嘉禾他描述了他看了很多企业,当年企业小的时候未必是上市公司,但你会知道这个企业是怎么运作的,因为你知道从股票上,如果你最后能赚钱,你的钱到底从哪里来。一种就是你买的那个股票那个企业他赚钱,他不断赚钱,年复一年赚更多的钱,他股票会涨,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是你赚你交易对手的钱就是价格的钱,交易对手的钱就是他亏的,就是你赚的,所以第二种钱就是此亏彼赚的零和游戏,所以你赚钱或者亏钱,大概就是两种情况,在这个二级市场上,实际上一级市场是个大市场,也是差不太多的情况。

那么如果你是专注于赚第二种的钱。如果你研究这个,因为你可以研究K线、技术分析,那么很可能就会陷入被别人赚钱的境界的概率也比较大。因为这就是我们这几年流行所谓割韭菜,你想割别人韭菜,然后你被别人割。那这个里面有点不太一样,所以价值投资就是基本面投资。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基本面投资多一点。比如说现在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茅台,你们都知道吧,那个十年前买的茅台现在赚好多好多钱,那你会问杨老师,或者嘉禾老师现在还在买吗?

你大概问几个问题啊,但换成其他一样啊,腾讯阿里都一样啊!那你就反过来问你自己。就同样一个对象的它客观的存在,但你主观作为一个主体,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如果茅台今天是三四十倍的市盈率,就以今天的价格1800左右对应他今年的现在的盈利,也就是三四十倍的导数就是3%左右的收益率,如果享受它盈利不增长的情况下。你三十几倍的市盈率倒数就是3%。

那么你去看银行,在银行很多储户会存三年定期的存款。还有一年定期,两年、三年定期对不对,现在三年定期存款,也就是3%不到的利息。那么反过来就问你自己,如果你对2.7%、2.8%、3%的利息你都满意,你存你肯定是满意你才存的,对不对。那你以这个的心,如果今天就1800买茅台,也是等三年,搞不好大概率回报会比你存银行要多。

而每个人的投资回报的预期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当你满足了这个预期,我觉得我3%我就满意。那你找33倍市盈率,茅台在这满足你的要求,比如说。那反过来就问那他可靠不可靠,这就进入了刚才嘉禾老师描述的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的阶段,他是干嘛的?那你还有确定啊,你不确定的时间不是早确定吗?你就问问你自己,你觉得茅台十年之后还会生产茅台酒吗?比较确定吧,50年之后呢,好像也比较确定,五十年之后我们都多大了,还比较确定,那你现在就是在不确定时间找到了确定。

只不过是说,有的人说我3%我不满意,我要10%,15%,20%,100%最好。所以我20多年前,当时也年轻,碰到来找我们想投资的人,他们就会问你,听说你会挣钱,因为我们96年那次大牛市赚了十倍,我们在20个月赚十倍也是名声鹊起,大家谁都年轻过啊。别人就会问你,哎,听说你会赚钱,然后我们还很professional还很专业的问人家,你想多长时间就是你投资的期限,想赚多少钱就是投资的回报。就是多长时间赚多少钱是你满意的预期,得到的经典回答就是越快越好,越高越好。实际上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惜了,就是越快越好,越高越好可能没法做到。

所以我们经过很多年历练之后,你忽然放眼全世界,我们今天不再读古代的人,读外国的人,外国投资家里,你后来发现年化收益穿越周期15%,就已经是世界顶尖投资的水平了。说一千道一万,差不太多。你就看着啊,你在说那些伟大的投资案例,经典投资案例包括在内,这个数值就已经包括在内的数字。比如说巴菲特买苹果赚了1000多亿美元。人类有史以来,好像据我所知,还没有谁买单只股票赚1000多亿美元的投资案例。但即使把这个伟大的案例包括在内,巴菲特过去20年也没跑赢指数。

所以,我们每个投资人在股市里待着,大概要解决这个心里的预期,然后你就以平和的心看看你用价值投资方法选定的投资标的,看看他们给丰富的世界带来的贡献和繁富。然后就会想一想,今天说不好的时候,就像刚才讲的冠亚提的诗词歌赋告诉我们说,就是巴菲特老师说的“牛市是绝大多数人亏损的原因”。那现在的好消息就是现在就不是牛市。

因为芒格给巴菲特的搭档说,有事你就反过来想一想。所以现在不是牛市可能也不是一个坏事情,将来牛市来了可能也未必是个好事情。当你经过历史的穿越之后,心里就比较比较平衡了。


所以我觉得价值投资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说,当你觉得价格波动对你有困扰的时候,看看那些背后的故事,大家知道为什么长期而言一个伟大的投资家能取得百分之十五的回报就已经很好很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现实中,你去观察你身边的企业有多少家穿越周期几十年下来,净资产收益率在15%以上不太多,就是你做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很多年还能保证15%以上的,就已经是很优秀的企业了。所以最终你股票上赚的钱,实际上最终会贴近于实业赚钱的利润率,大概就这么一个情况啊,这是我的理解。

△我在倾听两位老师的精彩发言

5

翻译&写作

冠亚:谢谢天南老师,天南老师刚才说是我们的投资收益率实际上不太可能超越企业本身赚我的能力的,这个用中国的一句古话讲就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觉得企业业绩与股价可能也是“皮”和“毛”之间的关系。

天南老师说熊市也不一定是坏事情,牛市也不一定是好事情。对此,我是深有同感的,所以我们讲一句话叫做“牛市的时候多赚钱,熊市的时候多读书”,所以当市场不是牛市的时候,我们是有更多的时间静心来学习来读书,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我大概是2017年应该就认识天南老师和嘉禾老师了。我觉得他们身上的共同点真的特别多,比如说都有留学欧美的经历,都是财经专栏作家,都是巴菲特的布道者和传灯人......两位老师还都是太极的爱好者,而且很巧合的是,杨老师练的是杨式太极,陈老师练的是陈氏太极,杨老师就跟我开玩笑说,冠亚你要不要去练一个王氏太极?

天南老师除了《20年》这本著作以外,还有《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巴菲特的第一桶金》等多本重磅译著,而嘉禾老师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自己的著述方面,这应该是您的第四本著作了。那么请问两位老师,你们是如何看待“翻译投资经典”和“撰写投资著作”的关系的?翻译也好,写作也好,其背后最大的源动力是什么?先请嘉禾老师讲一讲。

嘉禾老师:我自己写文章,其实一开始根本没有往这方面想,我是10年的时候,当时在写研究报告,结果有一天《证券时报》有一个编辑叫陈刚(音),他现在应该已经退休了自己回家做投资去了,他给我打电话说觉得你写挺好的,我们写文章吧,我说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然后就开始写了。从那时候开始光给证券时报一年五十篇,写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写了六七百篇。

后来又有一些媒体,像《证券市场周刊》这些,然后就找我也会写一写,就这么就写下来了,所以我经常跟《证券时报》的各个编辑说,没有时报我什么都写不出来。因为你知道吧,就是人家早就说了,最好的创作源泉根本不是你自己,而是有一个人逼你要稿子。

冠亚:天南老师有一句很经典的总结叫做“凡迫皆为律”,是以迫为律,然后以“他律”促“自律”。

天南老师:嘉禾现在还坚持着没,就光是《证券时报》是吗?

嘉禾老师:写啊,《证券时报》是写得最多的,我记得特别明显的,有一次他们找我出去玩,我就把写稿那事儿给忘了,结果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那个编辑给我打电话说稿子呢,完了,我说晚上八点钟才到酒店,他们就来不及了,那怎么办呢?我就在那个车副驾驶上拿手机敲了1000多个字给他发过去了。

所以就是没有人逼我,这事儿就干不了,后来写着写着发现写稿子有一个特别好的事情,就是说能够把你自己的投资思路给你理顺了,因为你不写有的时候你就不想,写了以后反而就能想的很多,所以后来我把我的文章的定义定为,说我觉得这个事情有意思,我觉得这个事情对大家投资有帮助,我就写出来,至于写出来以后大家喜不喜欢我不管。

我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定投不是一个好投资方法》,因为我自己是从来不用定投这种方法的。那么定投这个方法,可能只适合非常没有基础的普通投资者,所以我就写了文章说为什么这个方法不怎么样,大家大家千万别在那儿掉下去,结果完蛋了,因为定投这个事情呢,就是你知道吧,就是因为因为非常多的这个金融机构跟个人投资者的普及的理念要定投,你要定投,结果所有人学到以后,定投就像他自己一样。所以当你说定投不好的时候,就像你踩到了他的尾巴,他这个是一个本能的反应,这个文章被骂的我后来都不敢放到书里边儿,这放到了销量得下。所以我写文章就是我写一些就是觉着大家看完以后能够对投资有帮助的,至于其他我就管不了。

天南老师:嘉禾多长时间写一篇?

嘉禾老师:我大概是一星期一到两篇,差不多是这样的,所以后来有一次我还挺开心的。就是又在一个论坛上我发了一篇文章,因为我的文章就是长得多了,我说这东西要跌了,然后结果就挨骂,结果又有一个人在那儿骂把我骂了一顿。结果底下有人就就回:“我看了他十年的文章,他讲的东西过两三年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所以说你看他多久。”我觉得这个给我感觉很好,就真的帮到我一点人生。

天南老师:我接着嘉禾刚才这个意见,我觉得讲得很对啊,不是说定投不行,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其实定投对普通的大众,他想说普通的你从来没了解过投资的,这个实际上是合适的,那对专业的,有经验,有更多时间,有更多资金的人情况是不一样的,就是针对他这个对象合适还是不合适,所以没有一种方法是以一对万的,所有的都适合一个投资方案,这个不是这样的。

刚才嘉禾老师讲的写作的经验,就充分证明了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搞的一生才华,因为我跟他经过同样的经历,只不过我写的频率没有他说一周一、两篇这么多,我是在几乎16年前,2007年的时候,在牛市尾巴中接受了一个杂志的邀请,杂志是一个月出一期,所以我写到今天已经是15年零10个月,所以我的书不是我专门写的,我的书是我专栏的合集,这本书是13年的合集,我现在写的快16年了。我也是不小心答应了一个朋友,为了避免被他们催稿, 所以我就每个月写一篇。

我翻译了一本叫《戴维斯王朝》的书,其中老戴维斯就讲的是他们三代人华尔街的传奇,跟自己的后代去讲。我们写一篇文章,我们整理文字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理清我们自己的思路,你在答应别人,实际上就是理清自己思路。所以我在刚开始写这东西的确是被迫,答应了朋友,答应了编辑,再三催稿。后来你发现,第一他帮你理清你自己,因为头脑清晰的人,未必文字清晰,但一个文字清晰的人,头脑肯定清晰,这是肯定的,大家想想。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变成了我们生活管理和工作管理的一个工具。我们的资产管理对我们的投资人也好,合伙人也好,在千里之外,百里之外,甚至万里之外,他平时见不到你。他有的时候是因为尊重你不好意思给你打电话问你今天我什么跌了,明儿涨不涨,他不好意思问你,但是他也关心自己的事情,也希望关心你运行的状态,所以我每年开一个太极班,并不是表示我会打太极,我是表示我还很健康,这个很重要,表明我还在。写文章就表明告诉你我的思路 ,你不需要见我的面,也不需要给我打电话,有的人是不好意思怕给你添麻烦,有的人是不知道该问什么,我就是告诉你我每个月写一篇文章,说明我还在,这就变成了我工作管理的一个工具。

所以,写作帮助了我们自己理清思路程,写作帮助我们的传达,写作帮助我们进行管理,这都是写作带来的好处,我们也希望大家多读书,多读书是第一阶段,接下来的阶段是多输出,这个是综合的进入良性循环的很好的方法,今天一定要学的,我觉得是今天的一个论点。多读书,多吸收,多输入,然后尽可能多输出。就像我们仨个人今天有机会在这里碰面,如果没有我们当年各自的输出,可能我们自己也碰不见。

冠亚: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写作然后汇集到这个地方的,包括天南老师讲,说我身边聚集了一群这样的优秀的同学,实际上这些人都是我写出来的。

天南老师:今天还有本书要介绍一下,冠亚出了一本很重要的书叫《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还有件事值得一提,《巴菲特之道》是前年全国财经写作大赛的指定用书,冠亚得了第一名,这是我们国家有史以来,读书心得奖金最高的一个,第一名的奖金是30万,第一届得主就是冠亚。

冠亚:对对对,非常感谢天南老师。今天中午跟嘉禾老师吃饭的时候,还聊了这篇文章,嘉禾老师很感兴趣,说那你发给我看一下,我还期待嘉禾老师对我的文章进行一下点评。

△新书预告:《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6

从价值投资到价值人生

冠亚:刚才天南老师讲了很重要的一点,包括嘉禾老师讲的,以迫为律,就是说如果我自己在那儿闷头去做这些事情,那可能坚持不长久,但是因为有杂志社的这个约稿,那促使我“被迫”的去接受这个事情,然后反而发现这个事情坚持下来没有那么困难,这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启示。

第二个启示就是说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其实不必抱有很强的功利心,我们就顺其自然去做,那做着做着到一定的阶段,那我们可能就真的成了“时间的朋友”,然后这个事情形成了我们自己一个长久的竞争力,或者说我们自己的一个护城河。

我想问一下天南老师:您在做好投资本职工作之余,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比如儿童财商教育(包括朗读比赛和勤工俭学)、解读巴菲特六十年致股东的信、全国财经写作大赛、价值投资走进全国高校等,惠及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阶层的广大人群,请问天南老师,您是如何把“价值投资”一步步引申到“价值人生”的?

天南老师:谢谢冠亚引起这个话题。冠亚讲价值人生,我借此机会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现在学习巴菲特也好,芒格也好,我们总结出这些人身上体现出来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3点9个字,第一点就是赚得多。最早吸引我们的就是赚钱多。芒格福布斯排行榜有他,巴菲特排行榜一千亿美元。然后随着时间的推广,活得久这非常重要,你赚了很多今天100%,明天100%,在后面挂了,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嘉禾练陈氏太极和我练杨式太极的原因,所以我们练太极拳就为了活得久。活得久,还要活的健康。这个事情也很重要。再后来,再发展下去巴菲特在80多岁的时候在大家去演讲,他对年轻的人说,你们活到我这个年级希望得到什么东西,最希望大家对你的爱,到我这个年龄你们就明白了。这就引申出了众人爱,他们表现出了就三个点,一个是赚的多,一个是活得久,一个是众人爱。

巴菲特今年92岁了,我们会碰上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他都碰到过,他早年遇到过的那些,我们都还没有遇到过,人家怎么能生存到今天,这是的确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考虑的。再一个就是犯错要趁早,投资也要趁早,投资理念的财商教育也应该趁早,比如去年我们发起一个全国少儿财商朗读比赛,读着读着就读完了出版社经典的书,然后就变成更好的同学,更好的年轻人,我们也搞全国大学生财经写作比赛,鼓励大家读书的同时多输出,通过输出来理清你的思想,提高你的格局,同时我们还给你发奖金。

价值投资的学习到最后,实际上就是把你整个的人生在有趣的道路上,做一些你喜欢和擅长的事,跟有趣的,有兴趣有价值的人打交道,成为更好的你,这三点加起来就是人生综合回报最大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巴芒,学价值投资学到最后得出的终极的结论。

嘉禾,我有一个问题问你,我看你的书我一直以为你的大学和硕士都是在国内读的,后来才知道你都是在国外读的,这令我很意外,而且你还不翻译书。我想你应该在著书的同时,也翻译书。出版社给我的“任务”是每年要翻译一本书。

嘉禾老师:可能我骨子里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出国也是被迫无奈吧,我高中的时候不听讲,老师给我爸告状,你儿子在学校不听课,我爸问他不听课在干嘛,老师说他在看书,他在看资治通鉴,后来我爸给老师说,他不听就不听了,你把他扔到最后一排,让他自己看资治通鉴。我从小就喜欢看这些。然后我在英国呆5年,一直没有起英文名字,他们问我叫什么,我说嘉禾,嘉禾在英文里拼不出来,所以后来让他们喊陈就行了。

因为大学没考上就出去了,当时考是考了一本线以上,但是志愿填的太差了,只填了一个,最后没录上,就去了英国。我本质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大,中文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去看这个同样一本书,同样的意思,英文一定比中文要多,而且你会发现就是说,因为我们讲人类的这个语言系统,我们语言系统的这个表达速度是远远慢于我们的思维的,你可能脑子里想着一个事儿,你要把它讲出来得花半分钟,就把它写下来得花两分钟。

所以就是说,制约人类表达语言的这个制约在于哪呢,就是我们一分钟能发音节的数量。所有人不管什么语言,西班牙语,英语,还是中文,你会发现它能够发音节的数量是差不多的,中文用音节的数是比较少的,你比方说大学对吧,大学我们中文就是两个音大学,而英文是university五个音,再到这个文言文,文言文的这个音大概是白话文的一半左右,所以就是说意味着这个小孩,如果从小是读文言文的,他的思维的速度是读白话文的两倍,是英文的四到五倍,所以他的这个脑力训练会比读英文,比读白话文,他的脑力训练会得到一个更强度的训练,这个就像练武术的时候,你看那个格斗运动员都要练反应速度的,那反应速度就不停的练,很快的东西打过来他一下要闪到一边,练得多了以后他的这个动作就快。

所以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多年,几千年下来,真正传统文化学上去的,像什么苏轼、曾国藩,甚至包括毛泽东,毛泽东传统文化很好的,毛主席诗词选我从小就背。这些人他读了这么多传统文化以后,他的思维的反应速度就上去了,他的思辨能力是比读白话文,甚至是读英文,西班牙文是要强的。所以就是说传统文化的这一点是刻在他的语言系统里,这个事儿就没法改的。我可能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而且我觉得大家就是现在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文言文确实在全球也是很少的。

冠亚:嘉禾老师讲的这一点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说中国人学数学比西方的孩子要快,就是因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是在西方的这个英语里面,它的这个音节会多很多。

嘉禾老师:是一个音节的问题,你像中文就是每一个都是一个音,但是英文5就是five,它是两个音节;英文12就是twelve,它是三个音节,这个事儿就有点难了。

△前排左起:姚洋教授、嘉禾老师和我

7

结束语

冠亚:刚才,天南老师和嘉禾老师对我提出的问题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回答。短短的一个小时,让我受益匪浅,这就是“与智者同行”最大的魅力所在。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我们的访谈就要接近尾声了。那么在节目的最后,想请两位老师对我们的投资者朋友们各说一句寄语,表达我们对大家在2023年的美好祝福,可以么?

天南老师:我就引用毛泽东的诗,“万类霜天竞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