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文化 | 南阳古镇印记,追溯文公祠

 文氏家族 2023-02-23 发布于湖南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这里有最新最全的文氏族谱

点击上面中华文氏宗亲网关注我们

揽千年大运河入怀,拥黄河母亲入梦。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有着名列当代“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的微山湖湿地旅游景区。

南阳镇,位于微山湖北端的南阳湖中,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南阳古镇曾经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商贾、名门,空前繁荣,是古运河畔四大名镇之一。

现如今还留有关帝庙、魁星楼、文公祠等30多处名胜古迹,原始风貌犹存,水韵人文之美。

说到文公祠,就会想到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尽管年代已是久远,但历史的光芒常常普照当下,那份火热的爱国情感更是历久弥坚。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次年解往大都(今北京市)的途中路过鱼台,沿古泗水经南阳镇北上,曾经在南阳镇短暂停歇。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发鱼台》:

晨炊发鱼台,淬雨飞击面。

团团四野周,冥冥万象变。

疑是江南山,烟雾昏不见。

岂知此中原,今古经百战。

英雄化为土,飞雾洒郊甸。

天寒日欲短,游子泪如霰。

就这样,文公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也为南阳镇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文天祥被囚在北京狱中,元世祖忽必烈许以高官厚禄,招降他,但文天祥坚贞不屈,于1283年1月从容就义。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深受感动的南阳人在他住过的地方建了祠堂。

据说文公祠位于南阳镇的东头,临河面湖,四周的涛声如同文天祥内心的愤恨与呐喊。

初时,祠堂为一间茅草房,泥巴做墙,一门一窗。屋子内陈设简单,一张条几与门同宽,两把木椅分列左右,条几分两层,上层有供奉文公的神龛,次层有一个香炉。

相传清代康熙、乾隆两皇帝曾经乘船南巡,先后来到文公祠,焚香敬拜,加以修缮维护,足见帝王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心。

后来清代文人马崇拜谒南阳镇文公祠时,有感而作诗《文公祠》:“浩然正气自天来,追逐社稷歌不衰。凭吊孤忠寻往事,雨飞击面发鱼台。”

此去多年,文公祠栉风沐雨,岿然不动,每逢初一或十五镇上的老百姓都会来文公祠送香祭拜,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文公祠也一度香火繁盛,深受南阳人的信奉。

不知何时何因,文公祠消失,已成遗迹,但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曾激励着一批湖区儿女走上反抗侵略的战场,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影响至今。

编辑:文四海

欢迎加入200万文家人 

中华文氏宗亲网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投稿联系:微信wen073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