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鬼神文化中,魂与魄有何区别?抛开封建迷信,意义令人深思

 渐华 2023-02-23 发布于山东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里,关于鬼魂的内容,是容易被忽视的。

但是,想要全面了解中华文化,这一部分恰恰也是最不容错过的。

通常,我们会认为是“魂魄”让生命得以永存。

但是面对“魂魄”,我们很难有直接了解。

在漫长的历史中,魂魄的沉默和未知,给古人带来了巨大的征服欲。

于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魂魄观”呼之欲出。

文章图片1

它为我们展示了古人对“心灵”的认识。

这是一种源自中国本土的、奇特的,对生命的理解。

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魂魄观的思考范畴不断扩大。

由此,魂魄观逐渐摆脱了物质羁绊,在形而上的哲学领域立住脚跟......

万物有灵,先秦时期对神秘之域的精神幻化

魂魄虽飘渺神秘,但是在历史中也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而商代,就是其出发点。

在殷墟的甲骨卜辞里,“鬼”字曾多次出现,且带有着“死者魂”的意思。

文章图片2

“人死后有魂,魂有善恶,或保佑,或作祟”。

为了祈佑保护,殷人的祭祀活动十分广泛。

祭祀的对象既有神灵,也有已经死去的祖先或亲人。

而究其缘由,不得不提到原始文化中的“万物有灵论”

在殷人眼中,自然的力量凌驾于人类之上。

尊贵的“自然之神”喜怒难以揣摩。

其若是生气,随便一点风雨就会毁灭人类世界。

因此,人类只有按时祭祀,供奉上丰厚的祭品,才能稳住“神”的情绪,从此平稳生活。

文章图片3

不仅如此,殷人还认为,人死之后仍然能够以某种形态继续存在,成为神灵的一部分。

如此,他们便可以对人类社会降灾或是施福。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尊神”正是殷人的生存之道。

在这种思想下,祭祀占卜的火越燃越大。

为此,殷人还建立了具有等级性的神灵体系。

在狂热的氛围下,虔诚的感情发生变质,成为一种迷信。

以致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无法超越这狂热。

虽然我们并不能在有关殷代的资料中找到“魂魄”二字的结合使用。

但依然可以将这种行为,视为一种最简单、最原始、处在萌芽阶段的“魂魄观”。

文章图片4

到了周代,为革殷政,周人改造了鬼魂的概念。

他们在“万物有灵论”的基础上,明确了生人与死人的区别。

活人的灵为“严”或“翼”,后称“魄”。

死人的灵自然便是“魂”。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魄”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魄”还和人的生死挂钩。

若是“魄”离人的肉身而去,人的智力就会丧失,逐渐开始萎靡不振。

紧接着,生人就会变成死者。

于是,一生一死,一内一外,才是真正定义了天地之间的生死,确立了魂魄的观念

文章图片5

此举把人们从对鬼神的迷信中解放了出来,开始逐渐对自身施以更多关注。

也正因此,我们能在古籍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关于魂魄的论述。

“魂魄”在《左传》中有明确的解释:“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若是人生在世,魂魄则合为一体。

即,形神和合。

人死后,魂魄便会向四面分散。

《礼记》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在旅行途中葬子时,也曾论及魂魄。

他说:“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

文章图片6

不仅如此,季札对于魂魄的书写与《左传》中的解释有很大不一样的地方。

他认为“魄”会跟随骨肉在泥土之中沉睡,但是“魂”则会居无定所,在世间四处游荡,孤苦伶仃。

从此,魄为骨肉形体,并在死后归于土中的观念,已经初步形成。

紧接着,“魂魄观”在历史中开始不停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汉代有了更大的进展。

“魂兮归来!”,魂魄观在汉代的流传

事实上,吴国公子季札的观点和孔子的一句话不谋而合。

孔子曾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

文章图片7

这是魂魄与天地间关系的形成雏形。

在成书相对较后的《礼记·郊特牲》中,“魂气归天、魄形归地”的观念被正式提出。

“魂本是附气的,气必上浮”。

因此“魂”本就无所可归,与“魄”相比,多了一丝凄凉感。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硝烟弥漫,战火连绵,死尸不断。

因战乱,有人被埋葬身在异国他乡,有的马革裹尸,有的甚至横尸在原野无人收拾。

人死魂离,灵魂在世间飘游散荡,肉体离家万里,灵魂也无处可以皈依。

在这样的背景下,“送魄入墓”和“迎魂而返”成为人们内心最挂念的问题。

于是,一种魂归宗庙的制度便诞生了。

文章图片8

北宋的理学家程颐认为:“葬只是藏体魄,而神则必归于庙。”

魂会因为归于宗庙神主而永存。

而魄则随着尸体的腐烂而消灭。

所以,宗庙制度的诞生也影响到“魂”与“魄”之间的关系,还分出了“主次”地位。

其主要强调出了一个“归”字。

后来楚人的招魂礼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

在汉代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促进人的精神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于魂魄的观点自然也有所演变。

文章图片9

招魂礼仪和葬礼相结合,是汉代魂魄观的一大特点。

在汉代,因战乱而死的人,若是无法辨别身份,或是尸体无存时,就会有人将逝者生前所穿的衣物或是常用的物品放于墓中。

此举用于引导灵魂“归家”。

但是,此时的招魂葬却遭到了礼学家们的广泛抵制和谴责。

因为这样的观点违背了儒家礼制中“人死后魂魄分离”的传统规定。

只不过,招魂葬最终还是生存了下来。

文章图片10

毕竟逝者的家属迫切需要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逝者的“魂”归了故里,不必在世间游荡,又寄托了哀思,在一定程度上还弘扬了孝道。

得此助力,招魂葬的生命力甚至燃得更加旺盛。

虽然在统治阶层的观念中,这还是一种违反墓庙礼制的违规行为。

但丝毫不影响它在民间的流行。

湖南省博物院藏有一幅出土自马王堆汉墓的T形魂幡。

这幅魂幡体现出西汉末期,人们对于魂魄观念的认识再一次发生了巨变。

文章图片11

魂幡中绘制了三种景象。

一是天上,二是墓主人曾经生活过的人间场景,三是地下。

这之中,用两条巨龙连接了天上、人间、地下,似有“引魂升天”的意图。

但是研究者刘敦愿却指出,其目的在于“招魂以复魄”。

而在有关汉代的文献资料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魂”、“魄”二字的合体。

这表明在汉代,“魂魄”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合成词。

文章图片12

《太平经》里有这样一句话:“高才有天命,者或得度,其次或得寿,其次可得须臾乐其身,魂魄居地下。”

仔细品读这句话,再结合招魂葬这一思想的土壤。

我们不难体会出,在汉代,“魄”与“魂”不再分家,而是可以一起皈依于地下,在墓中融为一体。

到了东汉时期,人们也还是希望逝者的魂魄能一起安居于地下,而非魂升天上、魄居地下,各自分离。

文章图片13

魂魄观念在历史中不断变化。

而这种变化也正是思想的美丽之处。

它丰富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并带领人们走向新的生活高度。

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精神文化的丰富

魂魄观萌芽于殷代,建立于周代,并在两汉时期达到高潮。

其兴盛于汉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汉代人的死亡观》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厚葬还是薄葬问题的讨论。

这个问题出现的根基,就是汉代社会对魂魄观背后的生命观认识。

文章图片14

在关于薄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魂魄理论所涉及到的内容之宏大。

精神、形骸、魂魄、鬼神、生死、阴阳、天地等都被包含在其中。

而薄葬本身,就已经突破了“礼”对人们的束缚。

通过这一点,汉代人在理解魂魄观念上的进步,就已经完全展现在我们眼前。

他们不再仅仅盯着“魂魄”二字不放,而是开始将“魂魄”看作讨论问题的理论工具。

思考方式的变化,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魂魄。

文章图片15

如,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就彻底否定了鬼魂的存在。

虽然在王充之前,也有人持有过这样的观点。

但是王充的坚决却是前人所不及的。

他坚决有力的反问道:“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王充认为,人能见到鬼的根本原因,纯粹是想象造成的幻觉在作祟。

摆脱幻觉,解放人的精神,就是最大的进步。

文章图片16

魂魄观念的发展历程,就是早期中国传统生命理念被不断完善的历程。

这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也是对于生命的哲学意义的探索。

结语

古人对魂魄观念十分关注,但是“魂魄”的概念是未知的。

而面对来自未知领域的困扰,退缩永远都不能成为解决办法。

正是有了先人在黑暗中的不断摸索,才给我们带来值得考究的魂魄观,才产出了如此独具东方特色的对于生命的认识理论。

到了现在,“魂魄”已不再是微言大义,只要精神永存,“魂魄”就可以长生、不朽。

这就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左传》

《礼记》

《汉书》

《楚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