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上将习惯指责,贬低,总是对他人表达不满的人,称之为“指责型人格”。 也常常被人称之为“窝里横人格”。 顾名思义:窝里横。 在外面表现得善良,谦虚,总是讨好他人; 但回到家里,却把最糟糕的一面,所有的坏脾气,全都发泄给家人。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存在? -01“窝里横人格”具备哪些特征?第一:永远将错误怪在别人身上 对于指责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从来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即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保持嘴硬,就是不认错。 “我知道是我的错,但我就是不认错,你能把我怎么着?” “这不是我的错,都是你们的错。” 比如: 跟爱人相处时,他们总认为家里没钱,是你不够上进,不够努力; 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照顾不好他的情绪,是你惹他生气了。 在工作上: 他自己的错误,却怪同事不配合,领导针对他。 跟孩子相处时: 他对孩子不上心,从来都没有盯着孩子的学习,却埋怨孩子笨,不好好学。 在指责型的人眼中,他们眼里只有他人的错误,从来都不愿意认清自身的错。 ![]() 第二:习惯以“高高在上”,贬低的姿态跟家人相处 我想到一个咨询案例。 一个女生向我倾诉了她有一个“指责型老妈”。 每次她父亲做饭,妈妈都不会赞美,不会欣赏,而是一副挑剔的姿态。 “你做的什么饭菜,越来越难吃了。” 无论她爸爸做了什么,在母亲眼里都不够好。 私下里,她爸爸多次跟她说: “跟你妈结婚那么多年,我一直都过得很痛苦,她人不坏,就是嘴巴说话太难听,我都习惯了。” 女生说:“我无时无刻不在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我母亲那样的人。” 实际上,家里有一个“指责型伴侣”或父母,真的让人感到煎熬。 你辛辛苦苦付出了那么多,准备那么多,只换来对方轻飘飘的一句:“你很糟糕”。 你从来没有从对方嘴里听到过赞美,认可或欣赏的话。 从来都是贬低你,嘲讽你,指责你,打击你。 ![]() 第三:对内指责,对外讨好 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 在外人眼里, 他扮演一副“老好人”的姿态。 别人的要求,他几乎都会答应; 别人对他的奚落和嘲讽,他笑脸相迎。 在外人面前,他又卑微,又讨好。 可回到了家里,他又恢复高高在上的姿态。 把最卑微,最好的脾气,全都留给了外人; 把最糟糕,最坏的情绪,全都留给了家人。 有个词叫“欺下媚上”,这是对指责型人格最好的形容。 ![]() -02我们该如何跟“指责型伴侣”相处?第一:表达你的感受和情绪 在每一次对方指责你之后,你就跟对方说: “你这样的态度让我很不舒服,我跟你在一起,是想要好好过日子,不是听你训斥,不是任由你指责嘲讽我的。” “尊重应该是相互的,如果你不愿意尊重我,我也不会尊重你。” “我希望你能够站在我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你凭什么把坏脾气全都发泄给我,给孩子?” 将你的不满,情绪,遭受的伤害,全都告诉对方。 你不说,他觉得你就是“不生气”。 说出来,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让他去理解你,去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他始终不愿意改变自己,始终都是一副指责嘲讽你的样子,那就让他意识到你随时都可能离开他。 ![]() 第二:理解他内心的恐惧和自卑,但也要让他感受到你的决心 一般来说: 指责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是: 他复制了原生家庭中的经历。 比如:他从小到大生活的家庭环境,父母有一方就是指责型人格;而他始终被贬低,被打击。 所以,当他自己有了感情,有了婚姻和家庭,潜意识里自己曾经遭受过的事情,就会发泄在家人身上。 他的内心是自卑的,是恐惧的。 他试图通过指责,贬低的行为,来掌控你。 从本质上来讲: 他之所以把坏情绪留给家人,是因为他“有恃无恐”,认为你们不会离开他; 而他不敢跟外人发脾气,是因为他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受到伤害。 你可以理解指责型伴侣的内心和经历,可以陪伴他,帮助他改变。 但是,你也要让他感受到你“随时有可能离开他的决心”。 如果对方始终不愿意改变自己,分开过一段时间,也是彼此最好的冷静期。 ![]() 今日话题:你有没有遇到这样“习惯指责”的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