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宁海古建之砖头话题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2-24 发布于浙江




宁海古建之砖头话题




文/应可军

我带宁海老年大学文史班参观过宁波博物馆,博物馆外墙的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常见的“瓦爿墙”,呈古旧的青灰色,仔细看还能发现砖瓦上当年烧制时留下的符号,仿佛让人回到了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这些砖瓦绝大部分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数量最多,年代在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期的古砖。” 整个博物馆1.3万平方米的瓦爿墙需要一百多万块砖瓦,用这些旧城改造时收购来的旧砖瓦,能节约一半以上的材料费,充分体现了循环利用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站在断砖碎瓦老墙头前,我被感动,深切体会到当初的人们对建筑材料的珍惜之情——这是当今亟须倡导的物尽其用的良好品德。这些老墙头最打动我的是断砖碎瓦所承载和弥散的古老信息,尽管是残片,通过它们却能了解当年江南古砖瓦的状况。

   
说是“瓦爿墙”,其实称呼“断砖墙”似乎更准确,因为断砖使用的比例大、瓦爿比例小。慈这些老墙头中,占比最高的古砖是一种“八斤砖”,它比“240”大得多,但比“240”薄,宁海也叫开砖,很适合打“空斗墙”。“空斗墙”往往就是传统房屋的端墙(宁海人叫“大墙”)。由于“八斤砖”是筑房时用量最大的砖,这就意味着它的残片也最多。除它外,还有“十二斤砖”“十六斤砖”等,均以重量来命名。宁海在大炼钢铁时,就近拆下上寺山的古坟砖砌高炉,是司空见惯的,宁海城区安装下水道,用的也是坟砖。说起砖瓦考证,潘国贤最早,为文管会在南郊收集了大量墓葬晋砖,文革后期,我和滕延振收集了不少城砖。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收藏家周易先生。

   
龙骨砖打在老墙头中并不多见,它应该是江南独有的,还有人说只有宁波一带才有。龙骨砖的横断面为“凹”字形,它颠覆了砖的基本形状,是一种造型独特的乡土建材。龙骨砖如龙骨般一节节相连,在它的凹槽里嵌入竹竿或木棒,竹竿或木棒的两端又固定在木柱上,这样大大增强了龙骨砖墙体的牢度。龙骨砖特别适宜室内分间“撑腰壁”时用,因大小不同又分为“大龙骨”和“小龙骨”。我家老屋曾有一道龙骨砖的隔墙,比一般砖墙薄很多但宽度不宽。

   
老墙头中还能寻出镌刻有图案的“压栋砖”(屋脊砖),压栋砖是家乡人的称呼。江南一带的老屋屋顶大多是双披,双披屋顶的尖端要做屋脊,宁波人叫“做栋”,因此,厚重的压栋砖就能派上用场了。压栋砖一为防风,二为美观,三为祈福。压栋砖一面有圆弧凹槽,一面是平面,使用时凹槽下覆在脊梁上,平面朝天。在平面上再压上元宝砖。我曾收到上有“妙相寺”、“ 抓革命、促生产”字样的压栋砖。现在不知去向了。记得长街西岙一家台门,上有多种压栋砖。我不能拿,因为是私人财产。

元宝砖打入老墙的也不多见。元宝砖特别厚,厚度相当于“240”的2倍,长、宽与“240”相仿,其两边各镂有半个元宝形的孔洞。

砖瓦窑是历史长河中物质文明进步的承载形式之一,也是人类远祖由穴居野处走向上栋下宇的重要一步。资料显示,我国砖瓦的创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堪称“世界砖瓦的发祥国”。女娲“抟土造人”的美丽传说固不可信,但黄土造物确属实实在在的人类文明成果,已是不争的事实。

农村的房子到现在大都还保留着砖瓦的结构,不过现在的砖窑已经逐渐的消失了,作为一个农村人来说,对于烧砖并不陌生,几乎每个农村里都有烧砖的窑口。烧砖每项都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村子里老辈子的人也全都有过烧砖的经历,家里的老房子也是父亲烧的砖砌成的。当自家盖房的时候都会挖窑烧砖,后来这种小作坊式的砖窑也都被大型的窑厂代替了。

  
在农村里烧砖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夏天的时候雨水多,只有在秋冬的时候才能行。取土烧砖也特别的方便,村子里有许多的大坑,到了冬天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这些大坑里挖土烧砖。和泥刻砖坯的活最累人,一切都要靠手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汉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得到空前繁荣,砖瓦业生产规模及烧制技术突飞猛进,远超以往任何时代。这一时期生产了大量富有艺术特色的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瓦当,数量和质量迅速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后人用“秦砖汉瓦”这一蕴藏着历史余温的称谓,形容秦汉时期先进的砖瓦建筑技术水平,确实十分妥帖而充满赞叹的美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由此可窥探些许。我国进入氏族社会后,就懂得用木构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这为中国建筑发展史揭开了序幕。至商周,我国工匠已掌握了夯土和版筑技术。战国出现了砖,汉朝建筑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拱。隋唐建筑已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最高峰。这时,中国的建筑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了。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发生较大转变的时期,它影响到以后元,明、清三朝的建筑。

古民居的布局趋向完整,宏大,沿中轴线,往往有几座院落串联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各种附属建筑也配套齐全。装饰上刻意求工,力求尽善尽美,是民居建筑史上工艺技巧的高峰时期,但从艺术角度来看,却不及明代古民居的浑朴大气。

友情链接: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之一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   寒
□编辑:丁洁芸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