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线图,月线图基本一致,通常是超级大浪走势 周线图会更详细,会显示超级大浪中的大浪结构 日线图和120分钟图 ,30分钟图,5分钟图,1分钟图,分别数小浪(日线图+120分钟图)子浪(30分钟图),细浪(5分钟图) ,超细浪(1分钟图) 配合 均线使用 季线图5均线金叉10均线,10均线下行变走平,LWR从90以上回落,为跌势循环结束,涨势循环开始 ,刚金叉为推动大浪 一 月线图10月均线金叉30月均线,绝路航标(14,10)从10附近或以下金叉向上运行,为推动大浪一 回踩10月或30月均线为浪二 继续上攻为浪三,再度回踩为浪四,再上攻为浪五 浪五通常撞天头,就是月线图右侧最高价格标注线最上面那道价格线 周线图以7周均线金叉14周均线,作为涨势波段的捕捉点,144周均线支撑在下面,就是涨势循环 144周均线压在上面,就跌势循环中的反弹浪结构 具体数浪,首先得背熟42浪图,13种基本波浪结构,口诀和变化规律,之前博文有分门别类详述 如何在月线图数浪,如何反哺于日线图确认大浪小浪子浪结构,之前博文也有分门别类的详述 数浪这玩意得有波浪理论做基础,没基础数不明白,速成之法就是42浪图和13种基本波浪形态,之前博文有分门别类的逐一详述 平面思维的两个核心要诀,一是速记,二是归纳 速记要诀在关键词+要点化,浓缩才是精华,高度浓缩才能海量记忆 归纳要诀在理解+择要+融合 理解就是看得懂,了解来龙去脉,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择要就是记得住,通过提炼要点,方便速记和牢记 融合就是用得好,通过融入自己原先的技术分析体系,运用自如 立体思维的要诀,则在于大局观=预判力+控盘力 大局观就是结构性思考,判断大势所趋 预判力就是规律性推演,从诸多概率中推演最大概率 控盘力就是实时看盘的心随股在,线随价移,涨势波段随股价K线群和均线上移,而不断上移止盈线 跌破就右侧卖出,清仓,等待波谷抄底机会,或者调仓换股 平面思维的好处在学得快,拥有超级自学能力,无师自通。 立体思维的好处在用得好,学以致用,用之能胜,不是两脚书橱的书生,而是多谋善断的谋士。 读书时代运用的的是平面思维,能速记能归纳就能拿高分 炒股时期则除了平面思维,更重要的是立体思维,得构建自己的战术系统,形成独立判断 读书思维是立足考试控考点 炒股思维是立足涨势控起涨 所谓立足,就是靶心所在 靶心所在就是顶层逻辑的出发点 一切战术系统,都是围绕顶层逻辑来设计的,而一切顶层逻辑,则是围绕靶心所在而展开 譬如文科类考试,考点不外乎单考点(填空+单项选择),多考点(不定项或多项+简答题),名词解释,大问答等四大类考点,全面复习之后,分门别类的分类突击,就非常容易拿高分 这就是立足考试控考点 同理,炒股不外乎波伏(调整浪末端),潮退(推动浪末端),浪起(涨势波段起涨点),涛惊(主升浪结构),这四大时相的把控 四大时相,就对应四大战术:波伏潮退,对应抄底逃顶,浪起涛惊,对应起涨主升 这就是主线脉络,切割分解。 纲举则目张,容易形成系统性的整体战思维结构 条分而缕析,则是打磨战术细节,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先固主干,再妍枝叶,就是主线脉络+切割分解 凡事皆有窍门,读书所为何事?除了拿文凭,更重要的就是开窍 所谓开窍,就是洞彻战局底蕴,寻得破局之法,深谙布阵之要 从上到下看结构,由表及里看问题,由彼及己看意图 跟庄就是看主力意图,攻心之道,要诀不外乎揣情摩意,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十二字真言而已 炒股不需这么麻烦,着力点在因势利导 波浪结构融合主力控筹学,就是因势利导 势者适也,适之则安,逆之则危 坐涨不坐跌,就是捕捉涨势波段→适之则安,回避下跌波段→逆之则危 抄底逃顶,就是: 始于阴末,攻其所必救 止于阳极,出其所不守 属于左侧交易法则,简单的说,就是专攻高抛低吸之法 而起涨主升,则是: 动于阳初,攻其所必涨 止于阴始,出其所必跌 属于右侧交易法则,简单的说,就是专攻追涨杀跌之术 价值投资,是判断低估高估的价值底和价值顶,为市场底和市场顶的预警信号 趋势投资,或者干脆点就叫技术投机,则是专攻市场顶和市场底,波段顶和波段底 以上这些都属于顶层逻辑,也就是所谓的悟其道 而后一系列的战术变化,如1浪K线战法,3浪K线战法等等,则属于精其艺 悟其道而精其艺,就是此中高手 道和术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主干和枝叶的关系,是主线脉络和切割分解的关系 核心本质,道是结构性思考,而术则属于规律性推演 道的作用在于见大势,明方略 而术的作用在于识兵机,知布置 两者融合在一起,就构成战略构思,战役规划,战斗布置 不管玩什么东东,形成战术系统就容易赢 战术系统,又分为预判系统和实操系统 预判系统,波浪结构+主力控筹阶段,四大战术 实操系统,心随股走+线随价移,仓位控制 就如做数学题,试卷构成不外乎基础题和难题(附加题),基础题只需照套二字,前提是平时各种破题规律都总结到位,考试时候读完题目,就能做到:会列式 难题或附加题,则需要正逆思维,先逆向思考,以终为始紧扣目标,逆推理中间环节,然后再正向思考,结合已知条件,把中间环节各个击破 逆向思维就是换位思考的棋手思维,不能只顾自己如何吃子,得琢磨对方下一步想干什么,意图在哪 从主力控筹来说,一切打压股价,都是为了赢筹,低位囤积筹码 而一切拉升暴涨,都是为了赢币,高位悄悄派发筹码,换成银子 高位疯狂拉升,就是击鼓传花,花落谁家,谁就高位站岗 低位疯狂打压股价,就是逼走散户,让散户绝望,K线群只见低点有破,高点不过,一路南行,不知终点何处 实在忍不住割肉之后,股价不久就会暴涨拉升 价值投资就是判断价格洼地范围,距离市场底 ,通常就是三分之一的距离 同样也可以判断价值高估范围,距离市场顶,同样也常常是三分之一的距离 而技术投机,则在锁定的范围内,进行精准狙击 先有战术,才有战果 硬实力不行,就软实力来补 譬如作战,硬实力就是武器装备,兵员训练,软实力就是各种战术的系统训练,如攻坚战,防御战,闪电战,山地战,游击战,运动战,坑道战,特种作战等等,可以精细到具体的战斗小组配合,如一点两面三三制 硬实力占优势,未必就能赢,以弱胜强的例子多了去,现代战争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战术体系非常重要,拥有高超的战术体系,就知道何处用兵,如何能赢 否则各大军事强国就不用热衷于开办军校,军校虽然是纸上谈兵,但接受过战术系统训练的军校生,比大字不识的农夫,更容易适应指挥官的角色:就算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 而真正的名将,大部分是科班出身,未经实战就已经接受过各种战术训练 炒股也是一样的,构建成自己的战术系统,那么无论是预判还是实操,都非常精准 没形成战术系统,就只是凭感觉瞎蒙赌运气 看看战争题材电视剧,哪个优秀指挥官是凭感觉在指挥作战的? 情报收集分析,针对敌军意图的各种战术推演,熟审地势敌情,因敌制变,这些功课是任何一位历久常胜的名将的日常思维轨迹,脑子整天转的就是这玩意 三军之害,犹豫最大,用兵之灾,在于狐疑 一系列的判断分析,就是得出明确的结论 先有明确,才有正确 先有预判,才有果敢 临阵机断的要诀,在于熟审地势敌情,心中早有各种预案推演 兵事决于临机,而地势审于平日,非寻常张皇幽渺可比。(胡林翼) 熟审地势敌情,妥谋分击之举,或伺敌之缺点,蹈瑕而入,或趋敌之重处,并力向前,皆在相机斟酌。(胡林翼) 不明方略,不知布置,不能审势,不能审机,即千万人终必败也。(曾国藩) 而要熟审地势敌情,明方略,知布置,见大势,识兵机,就得构建系统化战术体系,形成整体战的思维构架,否则大盘或个股一旦下跌,就是愁眉对苦脸,哀容对断肠 关云长阵前斩将,常用的口头禅就是:土鸡瓦狗之辈,插标卖首之徒。 戚继光的《练兵实纪》说:夫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当兵防身杀贼立功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绝杀了贼,贼又如何会杀你?你若武艺不如他,他绝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 趋势投资(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就是混股市江湖的一身武艺,就如戚继光所说,武艺高强精湛,上了战场那就是抢军功的,武艺平庸低劣,上了战场,那就是给敌人送军功的。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时候,不过一马弓手,张翼德飞马搦温侯的时候,也不过一步弓手,但沙场之上,单打独斗能要他两人性命的,除了温侯,再无其他人。 试想一下,练成关张两将的武功,上了沙场是不是就如入无人之境?两将早年随刘皇叔屡战屡败,血战透重围的次数不知凡几,但全都毫发无伤,全身而退,所凭恃者,就是一身高强精湛的武功 混股市江湖,绝大多数筒子并无金庸大侠笔下的主角光环,是那位打不死的小强。 若武功不济,难免有被主力斩于马下的时候 价值投资+技术投机,抄底+逃顶, 起涨+主升,预判+实操,预测+控筹,就是混迹股市江湖的武功 磨剑在于淬炼剑招 融剑在于融合剑意 一剑破万剑在于以上驭下,以枢应环,以简驱繁 紫禁之巅 天外飞仙 一剑东来 令人惊羡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