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你可能猜不到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23-02-24 发布于福建
《玉篇》中载:“殉,是用人送死的意思。”
人殉是古代一种残忍的陋习,考古发掘证实在商周时期,人殉已经盛行。在殷墟工陵区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有五千多人被生殉或杀殉。虽然从先秦时期开始,人俑已经代替了活人殉葬,但人殉直到清代仍然存在。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去世后,就有三十多名妃嫔被殉死。

图片

据记载,这些殉死的妃嫔的棺材跟随顺治帝的灵柩一同出殡,使得顺治帝的葬礼显得十分盛大。新上位的康熙帝看到这个场面却感到十分不快,于是下令废除了人殉制度。
据清代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所讲的“秦中墓道”:刘刺史的邻居孙姓掘沟时,找到一扇石门……门内悬着两个棺材,旁边排列着几个男女,他们的身体被铁钉固定在墙上。这是为了防止被奴仆泄露秘密而采取的措施。这些墓道中还有发现埋在土中的人形,它们没有眼睛和耳朵,但有头和四肢,可能是已经腐烂的尸体。

图片

人殉的手段有多种,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死后再下葬,另一种是活着下葬。袁枚在“秦中墓道”中所讲到的陪葬方式是最为残忍的,即“铁钉固定”,用铁钉将陪葬者钉在墓中,以此殉葬。
还有一种是活埋,先把殉葬者的手脚捆住,摆成一定的姿势,然后进行活埋。当然,等死的过程是非常让人绝望的,因此有些陪葬者会请求死亡后再下葬。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么这些活人能在墓穴中存活多久呢?实际上,古代人们也明白等待死亡是非常痛苦的。既然这些人被用作陪葬品跟随已逝的帝王下葬,那么他们只能选择走向死亡,被困在墓穴中再死去的想法太残忍了。因此,通常情况下,作为殉葬的人会立即死去。

图片

下葬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已故的帝王下葬后,留下墓道。反绑着数十个殉者,牵引他们进入墓道,然后逐个砍下他们的头颅,或者在墓穴内设有机关,一旦墓室关闭,机关就会触发,殉葬者就会被杀害。
让活人在墓穴中苦等死亡的情况非常罕见。墓穴是完全封闭的空间,活人最终会因缺氧和饥饿而死。有人曾经估算过,如果墓道中的殉葬者少于18人,他们大约能在里面存活三天。然而,这三天必然是无尽的绝望。
如果殉葬者的数量在18到56人之间,他们最终会因缺氧而死,活不过三天。如果数量达到56人,他们在墓穴中只能存活一天。

图片

在古代,通常被殉葬的是仆从,他们的身份低微,因此身居高位者不会多加怜悯。在现代,考古学家曾在河南安阳侯家庄西北发掘过一座殷商时期的大墓,发现了一个惨绝人寰的场景:在墓壁上刻有殉人垫底的字样,即将部分陪葬者活埋,然后再将土填平,并下葬墓主人。还有一些陪葬者则是死在了墓道中。
对于被帝王殉葬的嫔妃来说,她们往往是在皇帝去世后被赏赐白绫、毒酒等。因此,当帝王离世时,后宫中的嫔妃们哭声震天,她们所哭的并不是已经死去的皇帝,而是自己即将赴死的命运。

图片

在1398年的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在应天皇宫驾崩,陪葬的嫔妃数量高达46位,她们被迫吊死并下葬。选定的嫔妃还会被强行灌入水银。水银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被灌入水银的嫔妃会经历特别痛苦的死亡,但是很快就会死去,并且尸体会长时间不腐,因此通常被灌入水银的嫔妃都长得貌美、年轻漂亮,皇帝希望她们的青春永驻。
据史书记载,汉景帝刘启的曾孙刘去在世时便痴迷于盗墓,命人挖掘多座名人墓葬。然而,在挖开哀王冢时,却发现墓内有百余具尸体,相互紧密叠压在一起,一个腐烂的尸体也没有。专家猜测,这些陪葬者生前恐怕是被注入了水银。

图片

现代电视剧《延禧攻略》让观众知道了乾隆帝的令妃魏佳氏。她生前备受宠爱,十年间生育了六个孩子,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血统皇后。乾隆帝亲自追封她为孝仪皇后。然而,百年之后,东陵被盗,人们发现令妃的尸体依然保存完好。随后,人们得知令妃是因慢性毒药而死,而这次下毒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乾隆帝本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