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劝农·其六》 解释: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注释 孔耽:孔:孔子。耽(dān):沉溺,迷恋,喜好过度。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 履(lǚ):踩踏。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敛(liǎn )衽(rèn):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陶渊明返归上京里,次年开春移往怀古田舍务农,当时所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诗云:“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劝农》诗当作于同年,即元兴二年(403年)。 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2、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9-23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4篇诗文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猜您喜欢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管仲《管子·九守》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鲍溶《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晏几道《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刘长卿《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陶渊明《杂诗》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曹植《洛神赋》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岑参《优钵罗花歌》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薛昂夫《西湖杂咏·秋》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李梦阳《石将军战场歌》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王观《红芍药·人生百岁》 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周密《瑶花慢·朱钿宝玦》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李珣《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刘向《九叹》 冠韶夏,冒六茎。——左思《三都赋》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蒲松龄《促织》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东方朔《七谏 其一 初放》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江淹《恨赋》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欧阳炯《三字令·春欲尽》 钱塘因酒作色,踞谓毅曰:不闻猛石可裂不可卷,义士可杀不可羞耶?——李朝威《柳毅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