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并非你想象的那样高贵 一.龙的地位并不高 人们总以为古代的龙地位应当很尊贵,因为它们总是与黄帝,炎帝,尧,舜,禹,这些圣王扯上关系。例如:大禹治水时,靠的是“九条龙打先锋"才把天下的洪水治好。 首先,龙从事的工作是相当于现代的“蓝领工作”。行云布雨是龙的基本职责,即使升到龙王,这种累活还得自己出马。在神仙的体系中,负责降雨有两个部分;一是由雷神.风婆,电母,雨师组成的专业比较细致的气象部分:二是没有采用分工合作的龙王系统。龙王手下虽然虾兵蟹将众多,但是碰到要下雨还必须需要自己亲自去。 降雨工作属于重体力活,《聊斋志异》书中说:有个姓王的外交官出使琉球,船正在北海向东航行,突然半空中掉下一条龙,激起几丈高的水花。这条龙在海上随波浮沉,下巴搭在船头,眼睛半睁半闭,精神萎顿。船工说;这是在天上行雨的龙,因为工作时间长太辛苦,体力不支,所以从天上掉下来,过了不久,又有几条“疲龙”从天上提下来,都是累的半死不活的样子。 如果只负责降雨,还能勉强混的过去,精糕的是龙还经常被抓差,在《山海经》中说:几乎所有的神仙出门时,都要配备新的交通工具,这种“使命”当然是由既能上天又能下海的“龙”承包了。东方“句芒”,南方的“祝融”,西方的“蓐收”,出门都驾着两条龙;北方的禺疆说是驾着两条“青蛇”其实青蛇也就是青龙。 还有一些不那么体面的活也交给龙来作,下界的凡人,“功满三千”之后,成了神仙,要白日飞升。天帝为了表示敬意,同时也给凡人们一种启示,往往派龙到下界迎接。“黄帝升仙”“萧史乘龙”都是如此。就是这样,有些神还嫌龙太土气,没有情调,宁愿改骑仙鹤升天。 不光是玉帝有此权威,就是有点本领的道士也能随意指使龙。宋朝时,湖北武昌有个罗道士,本事颇为了得,有一天,他在黄鹤楼上作法,突然指着围观的一个人破口大骂,叫他赶快滚蛋。那小子也不敢多言,马上跳进长江中,这个人其实是一条龙,他想危害武昌城,所以我把它赶走了。众人说,明明是个人,你怎么说他是一条龙,你们是演双簧给我们看吧,想糊弄我们,你有本事叫他现身给我看。于是他画了一张符,投入江中过了不久,江上一片灰暗,一条数十丈的白龙在长江现行,上下翻滚,众人这才相信罗道十的法力, 二.古代董父把龙当家畜饲养 据古籍记载,舜帝的时候,有一位叫董父的人,对龙很有研究,养了一大群龙,舜帝要出门的时候,就由他安排交通工具,舜帝很高兴,还赏赐封号为豢龙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夏代初期夏禹还驱使 12条龙为他治水,治水成功后。取天下之金(指金属,以铜,铁为主)铸造了十二个金鼎,分别赏赐给有功的十二条龙。豢龙氏死后养龙的技术就逐渐失代了。 据古籍记载,唐朝时,这门奇特的技术也曾出现过,首都长安有人替皇上饲养龙,以备天旱时之需要,水平高出饲养员,只要看水池中的水的清澈程度,就能知道龙是否在若是不小心让龙走失了,他还是有本事能捉回来。既然可以把龙当家畜来养,也就可以当家畜来吃。上面提到的豢龙氏的后代,叫刘累,因为饲养技术不过硬,圈里的龙死了一只,于是他把龙肉用砂锅作成菜,刘累心里想,糟了,这几条龙能够让他天天吃,将来不是要我的命吗?害怕了,还是溜之大吉,后来就没有人养龙了 很久以后,有一个进士名崔道纪,一不小心吃了一条龙。那天,崔道纪考取了功名心中高兴,不知不觉就喝醉了酒,在旅馆中睡觉。仆人从井中打水,发现有一条很大的鱼,老崔说,正好用这条鱼作条醒酒汤,给我醒酒。吃过没多久忽然有一位黄衣使者到下界来宣旨:崔道纪一个小小进士,竟敢杀了龙马,你本可官至宰相,寿至八十,现在全部 -笔勾销。"当天夜里,崔道纪就暴病而死 三.龙的出身低 在神仙世界里,龙的身份很低,没有职位,也就算是个散仙,虽然算作水族界的首领,但在天界没有地位,除了行云布雨,没有什么待遇。 四.龙的地位低主要是在出生方面 在动物界里,它是“有鳞之虫”的首领,能和它平起平坐的还有凤凰,麒麟,神龟这四种享受神仙待遇的精灵,最多不过是动物界的代表,凤凰,麒麟,神龟都没有什么特别能耐,但按照庄子的理论,“无用之用"反而不必作杂活,只要天帝召呼作为“祥瑞”捧捧场而已。而龙固有下雨之能,就算到“龙王”之位,骨子里还是个劳碌命。从根本上来说,龙也是凭一技之长,比一般精灵好那么一点点,能够经常接触到天上的高层,所以,龙的出现,往往预示着重有神仙的出现或垂青,在古代人眼中,龙是为作为神奇的象征而已,本身的地位是比较低的。 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苏边界的乌苏里江中,曾出现过一条龙,施工人员不知是什么动物,问当地人回答说好像是中国画上的龙,在黑龙江省很多庙中有龙的画像,问当地人怎么办?回答是你们施工惊扰了它,停工几天,他就可能顺江水去往大洋中去了。后来,施工停下来了,他就在一阵大雨中,借着水势游走了,后来苏方施工人员请当地的百姓领他们到中国的一些庙中看过后说:"中国人了不起,他们能把这么神奇的动物在几百年前画下来,看来中国早就有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