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燮传-解画

 西游花卷 2023-02-24 发布于江苏

解画

这一天上午,郑板桥没得事做上街闲逛逛,看到一个外地画师在街头卖画,就走了过去。

这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见他在地上插了两根价竿,拉起一根小麻绳,把自己的作品一件一件地挂在绳子上供买主们观看。

这是一些人物画,看来这位画师的技法虽不能说是出神入化,却也颇具功力。画面上放风筝的儿童啦,吟风弄月的名士啦,凭栏远眺的仕女啦,河边饲鹅的老翁啦,个个都画得神态逼真,呼之欲出。只可惜这位年轻的外地人没有什么名声因此看画的人多,买画的人少,从早晨挂到此刻还没有卖出一张呢。

这时几个看画的人正在对一幅画议论着。

这是一幅游戏图,上面画着三个人蹲在一棵大树下掷霞子,其中一个人高举着右手,刚刚掷下三枚骰子,其中两枚已经在地上的瓦盆子里头落定了,是“四点”和“五点”。另一枚还在盆中骨灌溜地转着,三个人的眼睛都盯住这颗骰子看,掷骰子的人"张着嘴,仿佛是希望这颗做子是个“六点”成为“四迅喊了出来

几个只平论了一番,都觉得这幅画有趣,其中一人对卖画的说:“您这张画值几文?”卖画的回答说;“不多要,给二两银子吧。”这人嫌贵,想还价,就吹毛求疵地说:“这幅画好是好,只可惜掷骰子的人口型不对头,这“六’(扬州土音,“六’念如陆地的“陆’)嘴应该呈扁状,这人的嘴张得太大了一些。”

郑板桥见这位卖画的生意清淡,很想帮他一个忙。听了买画的这么一说,就假装自言自语地说:“妙啊!真是大家手笔啊!”旁边的人都不禁转过头来看着郑板桥。

郑板板有意不理众人,他凑近画面看见上面的落款是“沂州李氏”就故作惊讶地问卖画人道:“先生,你就是沂州大名鼎鼎的画师李先生吗?怪不道这画画得这样传神呢! 果真是名不虚传,佩服,佩服!”大家一听大画家郑板桥对这青年这样赞赏,就向郑板桥请教这画的高明之处。郑板桥就把这些画的构思、布局、技法向众人一一讲解,最后又指着刚才那幅画说:“你们不晓得这上头画的是什么人吗?这个掷骰子的 人满嘴兜腮胡子,正是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旁边这两个人一个是鼓上蚤时迁,一个是浪子燕青。只因这李逵从小爱赌,上梁山以后,每每手痒,时常同人家赌钱。但他手气不好,经常输钱,输了就和人打架。宋江怕他闹事,就叫几个兄弟时常陪他赌着玩。这上面画的就是这个故事。”

“那么,为什么李逵喊“六’的嘴形不对呢?”旁边有人问郑板桥不慌不忙地说道:“你们不晓得,这李逵是沂州沂水县人,和这位李大师可算是同乡。那个地方我去过,他们讲“六’的发音和我们扬州不同。他们的乡音和北方话很接近就象诸“六’字的嘴型应该是这样的。这是各地口音不同于我们李逵是扬州人,这位是近州人,而我是兴化人一速掷散子的时候说扬州话吗?”

人听了郑板桥说了这么一大通,都觉得有理,再加上这些画本身就画得不丑,于是大家都争着要买。最后还是先前要买的那一位用五两银子高高兴兴地买去了。这一下子,这位沂州“名画师”的大作,立刻被人们抢购一空,没有买到的人都非常惋借,间“大画师”什么时候再来。卖画的人一边收摊子.一边用感激的眼光看着郑板桥,想问一问这位仗义帮忙的好心人的尊姓大名,说几句感谢的话。郑板桥只是望他点头笑笑,走开了。

这位年轻画师哪块晓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郑板桥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