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雨池塘见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2-24 发布于上海

作者:邵玉田

一日清晨,雨中散步,眼前的情景倏地让我想起了宋朝诗人贺铸的《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这是一首抒怀词,默默地诵读,似有醒悟。

词人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涟漪,清风拂面而来,连'襟袖'也'知'其中之蕴意了。观疏雨、沐清风、听黄鹂、友白鹭,似乎已经全然陶醉在这充满生机的夏日景观之中。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据《宋史》记载,贺铸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供人驱使。

我们细心诵读这首词,不难发现,里面的许多句子似曾相识。

实际上,这首词的每一句,都是从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的,或是略改数字,或是化骈为散,或是颠倒顺序,一反其意,应该是合多个名家诗句于一炉。这就正应了苏东坡的那句名言,'世间好句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

贺铸于暗淡的人生中,仍然保持着审美的雅兴,陶然忘我地去寻觅和收集那些古诗词中所隐秘的美感。由此而给我一种启迪和醒悟——一个热爱生活、酷爱诗词的人,职场上的那些失意、惆怅和无奈,已经不重要了。徜徉在古诗词中,唯有将精美的诗句幻化成一幅幅含韵丰赡的情感画面,这才是他反思历史、慨叹兴亡的心脉律动。

于盛夏这个时节,我们出门就会与荷碰面。

一望无际的青碧色荷叶,粉色的荷花点缀其间,红日映照在荷花与荷叶上,呈现出金色的光芒,恰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意境。

刚刚结束的上合青岛峰会,在奥帆基地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内,主会场墙壁上的长17.2米、宽7.45米的一巨幅绘画作品《映日荷花》,格外引人瞩目,更是引发绘画艺术界好评如潮。'荷''合'谐音,寓意'上合精神',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诠释与弘扬。

这幅画,以国画的宣纸为载体,让代表西画的'彩'与代表中国画的'墨'融为一体。通过画家心中的以写意为主调的'有形',与绘画过程中艺术遐想的'无形',让画技跟着感觉走,最终又回到了创作的原点,实现了创作模式的一种颠覆。这种颠覆,不是抛弃,恰恰是更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艺术造诣上说,中西合璧绘画的体量,会显得更加饱满。画面既有东方笔墨制作的结构,也有西方色彩光线营造出来的氛围,表现力显得更加充沛而厚重。

欣赏这幅画作,让我窥见此中的隐秘。种种完美的契合,往往是有了'包容''吸纳'的心态和理念,才能够做得到。

日常中的醒悟,无处不在。前面诵读贺铸的诗,得到关乎怎样做人的醒悟,懂得如何去面对人生中的逆境。如同我刚刚退休,从体制中走出来,勿用再'察言观色',终于可以'见我想见的人,喝我想喝的酒,说我想说的话'了,但我仍然想要找到人生的一个目标——'做我想做的事'.因此,快乐写作,让我的晚年生活快乐无限。

后面,《映日荷花》画作的赏析,我所得到的是关系到做事的醒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静心专注、恪尽职守,都需要主观上的积极努力。然而,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就必须学会倾听,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这样才能达成一种完美的契合。

以前做工作是这样,而我晚年的写作,也是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