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一个叫胡郎的男狐狸精看上了一个15岁的美丽女孩。 一开始是暗中作祟,家里人经常听到女孩在房间里嘀嘀咕咕地说笑,进去看时,却只有女孩一个人。 后来胡狼就不再隐身,干脆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在女孩家里大摇大摆地进出。 因为此事,女孩和父母闹翻了,她就要嫁胡郎,父母不许,她就大哭大闹,渐渐地开始发迷,连爹娘也不认得了。 女孩被胡郎迷得六亲不认,家里人请了好多道士来抓,却都无一例外地反被他戏弄。 胡狼保密工作做得好,没人知道他住在哪里。 ![]() 女孩出身当时的高门崔氏。崔家人见女儿这样,又心痛又丢人,就找女孩的舅舅商量。 舅舅是当时的吏部侍郎之子,是个博学多智的人。 他与别人不同,把这狐狸精当正常人来对待,在第一次见到狐狸精时,就和蔼地称他“胡郎”,还跟他聊天,问他有没有读过书。 这简单的问话,却使狐狸精胡郎激动得差点打哆嗦。 从前他每次出现,都代表着污秽邪祟,被人避之不及。除了那被他迷失了神智的小姑娘,人人都是想尽办法要除掉他。 可如今,小姑娘的舅舅居然愿意和他平等对话,是不是代表着这高贵的门户,开始对他敞开了一条接纳的缝隙呢? ![]() 受宠若惊的胡郎,立刻恭恭敬敬地回复李舅舅,说他读过书,并竭力展现自己的才学,经史子集无一不通,让李舅舅也对他刮目相看。 从此,李舅舅也经常和他交流学问,还多次请教与他,胡郎每次都能给出令李舅舅刮目相看的答案。 在李舅舅的影响下,崔家人也不再敌视和看不起胡郎。 胡郎受此鼓舞,更加的自信,开始了改造崔家小姑娘的计划。 他先是对小姑娘说:“人生在世,不能不读书啊!” 小姑娘对他自然是言听计从,于是认真地跟着胡郎找来的一位大儒,开始读各种经史。读了3年,姑娘已经是通晓大义,颇有才名。 胡郎又给她请了一位书法大家,教了1年,姑娘练了一手的好字。 ![]() 胡郎又安排她学琴,那时上流社会女子更流行学习箜篌和琵琶,可是胡郎认为那些太平凡,配不上他的小姑娘。 于是他找来了一位姓胡的弹琴高手,据说是前朝的大家。 崔姑娘跟着学琴,这老师也不藏私,把自己擅长弹奏的《乌夜啼》,其中的精髓都教给了姑娘。 就连失传已久的《广陵散》,这位大家都会弹,他还说自己和作者嵇康很有交情。但他却不教姑娘这个,说是嵇康叮嘱过不准外传。 不学就不学吧!反正崔姑娘也不用以此谋生。但几年下来,在胡郎的安排下,崔姑娘已经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女+才女。 ![]() 终于,李舅舅代表家人问胡郎:“胡郎不打算把新妇迎娶回家吗?” 胡郎一听,激动之下泪流满面:“我做梦都想啊!可是总羞愧于自己身份微贱,所以一直不敢提起。” 李舅舅和蔼地鼓励他,说日久见人心,胡郎的人品和对外甥女的好,他们都看在眼里。他让胡郎不要担心,家里人他会说服。 胡郎的快乐没法形容,差点在李舅舅面前现出原形,满地打滚。 好在他还保留着一线神智,当即跪下叩谢李舅舅。并在李舅舅的引导下,以未来女婿的姿态,恭恭敬敬地拜见了“岳父”崔家的每一位长辈。 “岳父岳母”一家人也都和和气气,接纳了胡郎,只是强调:既然要成亲,那么按照规矩,未婚夫妻婚前暂时不能见面。 胡郎对于这点略有失望。他想迫不及待地见到他的姑娘,告诉她这个喜讯。但是他也明白,要想成亲,对方的规矩必须得遵守。 ![]() 于是他怀着无限憧憬,开始忙碌地准备提亲,准备聘礼。 李舅舅问:“还不知胡郎家住哪里?”胡郎兴奋地回答了一个地址,并说:“我家门前有两棵大竹子。” 李舅舅和姑娘的父亲对视了一眼,胡郎说的地方很熟悉,就在姑娘家附近的一个竹园里,听说那里不太干净。 安顿好胡郎在家中住下,崔家立即命人去自家竹园查看。在2棵特别大的竹子中间,人们发现了一个狐狸洞。 众人马上引水灌洞,几十只杂狐争相逃窜出洞。最后出来的,是一只老狐,身上穿着一件绿衫。 一见这件衣衫,众人都笑了起来:“胡郎出来了!” 胡郎出入崔家,经常穿着一件绿衫,衬得他风神俊秀。 ![]() 众人早就在周边张好了罗网,狐狸们一头撞上去,一个也跑不掉。胡狼在网里愤怒地挣扎,破口大骂。 众人哄笑:“这老野狐还做梦呢!来世投胎做个人再说吧!” 一刀下去,胡郎停止了挣扎。 胡郎死后,这地方再也没闹过邪祟。 @爆炒小茴香:胡狼是个成精的野狐,他有很多优势。可是当他一心想娶崔姑娘,把自己交给人间的豪门来选择审视时,他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了,主动权拱手相让,最后落了个任人宰割。 反过来,崔家也心疼自己女儿被野狐迷惑,失去正常的婚恋渠道。在他们看来,胡郎罪无可恕。 这里谁对谁错都无法说清,只是可惜了胡郎痴心错付。崔家姑娘在多年相处中自然也对胡郎有感情。可是经过这种打击,又能如何自处呢? 各位看官,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