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事万物,当然要有比较级

 毒鸡汤 2023-02-24 发布于北京

解码职场法则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01

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

是为心安

这几天网上又火了一个梗,不知道怎么就流行谈恋爱的小情侣给另一半发“年终奖”起来。

盘点一下最近几年的网络风气,也确实不敢恭维,从十根烤肠到入冬的第一杯奶茶,再到过年几件套。

仿佛任何滞销的、不受欢迎的东西,只要和爱情挂钩,就变成了无往不利的制胜法宝。

对于这些行为,我是不持赞同意见的,但是今天所要谈的,是这背后的道理。

我所反感的并不是人们为了爱情可以付出金钱和时间,而是人们跟风利用爱情来捆绑消费。

其实大家都知道,爱情中的付出远远不止于网上所说的的烤肠、奶茶、火锅这些并不值钱的小事,而是关乎小到一粥一饭、大到一房一车。

说一个很扎心的事实,网络上的梗都只能看看,你千万别指望别人的爱情观能对你带了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即使没有网络上的各种跟风,也会有人一样不落的带给你仪式感;即使网上铺天盖地的营销,也会有装睡的人视而不见。

并不是取决于网络上的人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你的另一半,他/她到底愿意为了你而付出多少。

而网络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让不愿醒悟的人醒悟,而是为了让蒙在鼓里的人有所察觉,让各位恋爱脑们,也看看爱情的及格线,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子。

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不求最高要求面面俱到,但是至少也应该不太居于人后大致妥帖。

当我们低头赶路的时候,我们只顾眼前,就以为脚下的路就是所有的前程,以为我们的步幅就是最正确适宜的。

但是当我们抬头时,就会发现有人比我们更加急促的赶路,也有人不疾不徐的款款而来,当发现我们既不是冒头走在最前,也不至落于人后垫底时,我们方才又低头安安稳稳走自己的路。

02

有对比,自然才会有进步

小时候父母会拿自己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作比较,比较成绩;长大后孩子也会拿自己的父母和朋友的父母作比较,比较父辈的基业。

古往今来,可以比较的东西多了去了,从外貌到内在、从能力到天赋、从秉性到耐性。

而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不要去和别人比较,而是要和过去的自己作比较。

但是,喜欢去做对比这件事,真的错了吗。

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我是一个喜欢做对比的人,而对比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争个赢头,而是通过对比,才知道何为好何为坏,何为高何为低。

如果没有对比,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级,我们都只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话,可能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我们都会无法察觉。

所谓的比较并不一定说明对方的就一定是更好的,或许我们本身拥有的东西就很珍贵,但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衬”。

如果足够完美,那么在衬托之下当然显得更加优秀;如果不够完美,那么在对比之下自然能够找到值得改进之处。

如果用大家了解的知识来做解释的话,就可以代入一下英语语法中的“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且不说人人都能够成为“最高级”那样的佼佼者,但是起码也是要做个“比较级”这样的存在。

所以对比,是为了查漏补缺,并非是计较得失。

无论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还是和同一时期的其他人作比较,都是因为需要参照,有了参照物才能够做到高下立判。

03

比较≠攀比

之前看到一个博主po出的一个话题,内容是

“人生就是要停止比较”

乍一听这句话好像没什么毛病,但是细想之下发现全是漏洞,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大家模糊了“比较”和“攀比”二者的差别。

人是不能轻易攀比的,所谓攀比,就是奢求自己所不能匹配的生活。

而比较则不同,无论是在和自己还是和他人的比较中,都是因为有了对比才有了对人对事多方面的了解。

不去作比较,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哪一个选择更加适合我们,怎样做可以让人生更加出彩。

所谓“万事万物不去比较,只求自己心安”这个说法。

如果是对于一个弱者而言,大概接受得心安理得,因为他们大抵是不想也没有能力去作比较的。

但是如果身为一个强者,又怎会甘心趋于人后呢?当自己的能力突出时,自然是想要工作比别人好、收入比别人高、家庭比别人顺遂如意,这,便是在比较。

而比较的意义也不只是人们单单认为的贪心不足,某种程度上的比较也是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东西。

都说治愈不幸需要的是他人更加不幸的消息,虽然这句话听起来三观扭曲,但事实却的确如此。

在比较中我们所得到的,不仅有自己所缺失的东西,同时也会在比较中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如此幸运的拥有过旁人不曾拥有的东西。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有了比较所以产生贪念,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人类的贪念,并非源于比较。

其本质并不是我们去不去做比较,而是我们本身是不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

如果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那么即使比较,他们思考的也只会是自己当下的幸福,拥有的美好;如果是一个不懂得知足的人,那么即使不做比较他也只会贪得无厌不觉满足。

所以比较的结果是更加清醒的自我认知,而非是产生贪念的祸根。

欢迎加毒哥微信好友

添加时备注下城市哦

作者:毒哥&连理枝

来源:毒哥(ID:JokerDJT)

毒鸡汤的分号。在这里,毒哥和你聊聊职场那些事,一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