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02-24 | 阅:  转:  |  分享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__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在下列物理量中,表
示物质特性的是(????)A. 电流B. 速度C. 功率D. 比热容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在
真空中传播B. 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 通过声音的音调可辨别乐器的种类D. 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3
.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
以传声B.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4.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
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 太空中噪声太大B.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
便C.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5. 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A
. 音调不同B. 频率不同C. 响度不同D. 音色不同6.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7. 控制噪
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小噪声的是(????)A. 在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
在机动车上安装消声器D. 建设高架道路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B.
耳熟能详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C. 响度与振幅有关D.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 敲鼓时越用力,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D. 优美动听
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10. 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
以消除误差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美妙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C. 马路两旁植树可减弱噪声D. 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鼓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B.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C. 利
用音色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D. 在高速两旁安装隔音墙,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3.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戴耳罩D. 公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14. 下列关于声
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声的音叉不一定在振动B. 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C. 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
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D.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1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真空不能传声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 人民英雄纪念碑相对天
安门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17.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先选定一个______。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
是______的。(填“相对”或“绝对”)18. 我国的“亚洲一号”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相对于太阳是___
___。19.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20. 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耳中,我们主要是
根据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辨别锣声和鼓声的。21. 图1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图2中,
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22. 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______ cm.23. 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
在______;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______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
门外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24. 下面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还需要_
_____、______;(2)实验的原理是______;(3)如图所示,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
验中,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
__m/s。25. 为了精确探测到潜艇沉没的位置,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经2
00s后返回海面,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为多少?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电流是表示单位时间内流经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故
A不合题意。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叫做速度。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所以速度、功率BC是表示某方面快慢的物理量。故BC不合题意。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是物质的一种特性,D符合题意。故选:D。物质的特性指的是这种物体特有的,可以用于区别其它物质的性质;密
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特性”的关键是在“特”上,指的是这种物质特有的,可用于区别物质;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物理性质的了解,是
一道基础题。2.【答案】B?【解析】解: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
动产生的。故B正确。C、通过声音的音色可以辨别是什么乐器在振动发声。故C错误。D、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D
错误。故选:B。(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根据音色来辨别物体。(4)在声源处、传播
过程中和人耳处都可以控制噪声。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发声、传播、特征和如何控制,对于声的考查比较全面。3.【答案】C?【解析】解:A、声
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雷声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所以选项A正确;B、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人在岸上的说话声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里,
然后再由水传给鱼,鱼听到声音被吓跑,所以选项B正确;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钢管是固体,所以最先听
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
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本题主
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要掌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4.【答案】C?【解析】解: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又不
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声音宇航员之间对话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故选:C。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
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题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5.【答案】C?【解析】【分析】轻敲和重击鼓面,振幅不同,可根据振幅与响度的关系进行解答。应该掌握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别;音调是
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听声辨人”指的就
是音色。【解答】轻敲鼓面和重击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而响度和振幅有关,故两次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C。?6.【答案】D?【解
析】解:A、C都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B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是为了减小空气的污染,和噪声无关.故选D.防治噪声可以从多种方面进
行,例如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等等.从防治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种防治噪声做法的了解,同时要判断出保护空气的做法与防
治噪声的做法是不同的.7.【答案】D?【解析】解:A、种草植树,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可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只是方便了交通,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各个选项所给的具体措施,分
别进行分析。此类问题是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情况,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重点掌握。8.【答案】C?
【解析】解: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故A错误;B、耳熟能详是指声音的音色比较熟悉,而不是传播速度很大,
故B错误;C、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故C正确;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
声,故D错误。故选:C。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防治噪
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本题考查了声音特性的辨别、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等,难度不大。9.【答案】D?【解析】解:A
、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不一定听得到,与声音的响度及频率有关,故B错误;C、敲鼓时越用力,声
音的振幅越大,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优美动听的交响乐虽然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就成
为噪声,故D正确。故选:D。(1)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也是声波,所以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人不一
定能够听到;(3)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4)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该
题考查了声音三要素的理解、声音的传播介质及真空不能传声的应用和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一道综合题。10.【答案】D?【解析】解:A、误差
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量时产生的,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故A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
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采用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本题考查了减小误
差的方法、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11.【答案】C?【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美
妙的音乐若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或学习就属于噪声,故B错误;C、茂密的树叶可以吸收和反射声音,所以植树可以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发声体的振幅变大,会增大声音的响度,不会影响音调,故D错误。故选:C。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
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噪声的规定由物理学和环保角度两个范畴;防治噪声
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此题对声音的考查较为全面,要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
属于易错题目。12.【答案】C?【解析】【解答】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敲鼓时用力越大,
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错误;C、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色不同,利用音色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故C正
确;D、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分析】①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
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
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②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声音的特
性、减弱噪声的方法的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13.【答案】B?【解析】解: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
误;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在公路
两侧种植花草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人们通常从噪声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环节来减弱噪声的影响。注意区分每
个选项所涉及的环节。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这三个方面考虑,在分析时要牢牢抓住这三个
方面。14.【答案】D?【解析】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音叉一定在振动,故A错误;B、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
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噪音,因此乐器发现的声音也可能是噪音,故B错误;C、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监
测噪声的强弱,但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故C错误;D、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才能打开的“声纹锁
”,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就是音色,故D正确。故选:D。(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从环保的角度,凡
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噪音;(3)噪声监测设备只有监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4)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判断。本题围绕声现象考查了多个知识点,重点是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属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15.【答案
】ABC?【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实例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能传递能量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实验方法的
考查也是中考的热点。(1)(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我们的说话声,通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解答】A.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正确;B.蜡焰“
跳舞”,是因为它获得了能量,它所获得的能量是由后面的喇叭发出的声波传递来的,由此可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C.课堂上老师说
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里的,故C正确;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最快的是固体,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故D错
误。?16.【答案】静止?【解析】解: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天安门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人民英雄纪念碑是静止的.故答
案为:静止.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
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7.【答案】参照物 相对?【解析】解: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
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这个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答案为:参照物;相对。一个物体相
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这个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根据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定义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及运动和静
止的相对性,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18.【答案】静止的 运动的?【解析】解: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
卫星也怎么转,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而地球上的人观察卫星自然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所以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与地球的位置没有
改变,所以它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太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因此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相对于太阳也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的;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
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解答时要注意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进行灵活处理和分析,理解“
同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答案】快?【解析】解: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
的最慢。即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答案为:快。根据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关系填空。本题属于识记内容,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应
熟练掌握。20.【答案】空气 音色?【解析】解:(1)锣鼓声是由于锣鼓面被敲击振动发出的,经空气传播进入人耳后听到的;(2)锣和鼓
因其材料和结构不同,即使演奏相同的乐曲,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我们能够辨别;故答案为:空气,音色。(1)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
播;(2)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此题主要考查声音传播的条件和音色
,都是需要掌握的知识。21.【答案】3.3 3.16?【解析】解:(1)图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因此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可
以读为3.3cm。(2)图2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左端示数2.99cm,右端示数6.15cm,物体长度L=6.15cm?2.
99cm=3.16cm。故答案为:3.3;3.16。(1)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数据记录是有规定的,要有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组成。估读
值要估读到刻度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不从零刻线开始,被测物体长度等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与始端所对刻
度之差;长度的测量数据要分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估读值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22.【答案】3.30?【解析】解:此刻度尺的分
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测量值为3.30cm.故答案为:3.30.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
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
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3.【答案】振动 液体 音色?【解析】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甲图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
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答案为:振动;液体;音色。此题型是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分乐音的特性问题。24.【答案
】刻度尺 秒表 v=st 0.18 0.15?【解析】解:(1)(2)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要测出平均速度,应测量出小车
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3)由图知,全程长s1=90cm=0.9m,图中秒表每格为1s,则通过全程的时间:t1=5s,全程的平均速度:v1=s1t1=0.9m5s=0.18m/s;上半段路程为s2=12×0.9m=0.45m,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t2=3s,则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s2t2=0.45m3s=0.15m/s。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2)v=st;(3)0.18;0.15。(1)(2)根据公式v=st,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3)要测出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应测出小车通过的总路程和时间,用公式v=st计算;小车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上半段路程除以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st算出平均速度,计算过程中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25.【答案】解: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12×200s=100s,由v=st,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s=vt=1500m/s×100s=1.5×105m。答: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为1.5×105m。?【解析】先求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变形就可求出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和超声波测距离的应用,弄清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单趟距离)是解题的关键。第11页,共1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