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让种树的胡同和两家百年老店---三不老丈量北京胡同记(第五季-16)

 明日大雪飘 2023-02-24 发布于上海
几个不老的北京人用脚步丈量北京胡同,带您探寻、体味胡同的老故事与新生活,和您一起了解、感受京城独特的文脉、文化与文明

今天是我们三不老团队第五季的第三次行走,我们继续在东四历史文化街区丈量北京胡同。这一次主要走了东四十条大街以北、东四北大街以东、东直门内大街以南、东直门南小街以西这么一块地方。这一带明代属南居贤坊;清代由正白旗管辖。

除了延续东四十一条至十四条几条东西向宽敞大胡同外,另有辛寺、门楼、八宝坑、板桥、罗车、九道弯、新太仓、北沟沿、大菊、小菊、石雀等弯弯曲曲的小胡同。特别是九道弯这样的,真是状如其名,胡同套胡同,不把您转晕不算完。

图片

不让种树的胡同和两家百年老店

东四十一条是条挺特别的胡同,特别之处就在于虽已有几百年,可街巷两边没有一棵树,只是在院落里有一些树木。

原来,这是明清时期专辟的一条运粮通道。那会儿,从江南通过大运河漕运进京的粮食,最先储存在朝阳门、东直门内的南新仓、海运仓等各个仓廒,需要时再运至安定门、地安门内的米粮库、碾坊、酒醋面局等处,深加工后供宫廷使用。从仓廒出来的粮车最先走过的一段就是这条道路。

为了防止劫匪隐藏在树丛里,故而明令禁止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明清以后,由于胡同内院落已然成形,难以再行植树,最终形成今天的模样。偶尔在胡同里看到一些树荫,那是两边院子里的大树伸出来的枝叶。

图片

鉴于胡同里经常走运粮车,想必不少人当时并不愿意住在这里,从胡同口的介绍里也可看出来。有文章说清末光绪朝的军机大臣裕禄的宅第在21号院,可在正史里并未显现,现在这处院落是一家书画院。93号院儿是东城区的登记文物,但也未说明是何时、怎样的院落。倒是39号不起眼儿的院落有些来历。

著名作家王蒙的夫人方蕤在2004年出版的回忆录《我的先生王蒙》一书中写道:“东四区委坐落在东四十一条39号,这是一座很讲究的典型三进四合院,各院都有耳房和小跨院。王蒙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应该是以这个院子为原型。”

1950年,刚刚从中央团校毕业的王蒙来到共青团东四区委工作,住在42号院、工作在39号院;也就是在这里,王蒙认识了方蕤,同时开启了事业与爱情的航程。这以后,王蒙创作了小说《青春万岁》,影响了众多青年人,我们也是读着这本小说成长的。改革开放后,王蒙成为文化部部长;2019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荣誉。

图片

胡同的中部47号是一座三开间的灰砖建筑,当中的门额上有“广和成”三字招牌,右边的字已模糊不清,但左边的“面粉”二字清楚表明这是一座老粮店。看着上面的字是繁体,而且从右向左书写,我们感觉这座老粮店至少在民国年间就已开办了。

的确如此。胡同里的老人对日伪时期粮店里卖的“杂合面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好粮食都被日伪军当作军粮,老百姓只能买到用陈旧发霉的粮食、麸皮、豆饼甚至混合了泥土磨成的“杂和面”。老人们讲,吃了那东西不好受,不是拉肚子就是拉不出来,可是忘不了。

图片

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可老粮店还是感受过。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拿着粮本儿,里面夹着粮票和钱,提着布口袋到粮店买几斤白面、几斤粳米或是棒子面(玉米面),售货员用一个大白铁簸箕约好粮食,顺一个铁漏斗往下一倒,嘴里念叨着“口袋撑住喽”。

接粮食的人则需要用布口袋紧紧套住漏斗的下端,弯腰弓马步,双手用力抓紧,只听“咣啷”一声,粮落袋中;要是口袋与漏斗之间有缝隙,则会“噗”的窜出一股粉尘,弄得满身满脸白乎乎的,照例回家少不了挨一顿数落。

尽管如此,那仍是挺美好的回忆,因为如果是买的白面,就意味着可以吃顿馒头、面条或者烙饼什么的;当然,如果买棒子面,就只能吃贴饼子啃窝头了。

图片

吃食是人的第一需求,怎么说都不为过。顺着粮食,再给您说说位于十一条胡同西口的两个老字号。

一是始于1862年的天兴居,这是以炒肝闻名的中华老字号,也是北京的特色传统小吃。清同治元年(1862),一位名叫刘永奎的北京人在前门外鲜鱼口开办了一家小酒馆,卖些黄酒、小菜。慢慢地收集附近餐馆的剩饭菜,重新加工加热后很便宜地卖给来酒馆的穷人,这就是百姓口中的“折箩”菜。

一天,有位老人来到店里,要了一碗“折箩”,可一摸兜儿仍然钱不够。刘永奎忙说:“您这么大岁数,白吃也没关系,不够再给您盛。”老人吃完走后,这一天食客大增,而锅里的食物却总也盛不完。小店主觉得遇到神仙了,遂起名“会仙居”。

到了清末,小店开始增加酱肉、火烧、白汤杂碎等食品,但不温不火。一位关注北京风俗的记者杨曼青经常在前门一带溜达,他知道早在宋代,民间就有“熬肝”、“炒肺”这样的食品,于是给会仙居建议,去掉白汤杂碎里的猪心猪肺,仅留香肝肥肠,切成“顶针儿段”,加上各种调料和熬好的口蘑汤,最后勾以酱汁亮芡、撒上蒜末。名字嘛,就叫“炒肝”。说是炒肝,可并没见炒,由于芡粉浓稠,需不停搅动,看着挺像炒菜的动作。

图片

没想到,炒肝一经推出立刻大受欢迎,加上杨曼青在报纸上宣传,很快风靡京城,加上两个“大子儿”一碗,盛在喇叭口的青花小碗里,如宝盏含晶,不管是有钱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燕都小食品杂咏》写道:“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到民国初年,会仙居已经盖起了二层小楼。

1933年,会仙居斜对面新开了一家专营炒肝的天兴居,在用料和制作上更加精心。而会仙居的第三代兄弟五人不团结,致使食品质量下降、经营滑坡。1956年天兴居与会仙居合并,使用天兴居的名号,继续以炒肝、包子为主打。现在,总店仍在鲜鱼口,另在京城有10家分号。

顺便说一句,老北京吃炒肝时不用勺子或筷子,而是手托碗底,用嘴沿着碗边转着喝。因为炒肝浓稠,上凉里热,这样免得烫着;而且一翻搅,芡汁易泄,影响口感。下次您有机会吃炒肝,也试试这个吃法儿,估计会别有一番风味。

另一个也是百年老字号,就是始创于1895年的稻香村食品店。那会儿,京城人只能吃到北方“大饽饽”,金陵人郭玉生就在前门外观音寺开了一家前店后厂的南味食品作坊,算是给京城百姓带来难得的新口味,一时众人争相品尝。《旧都百话》描述:“凡是场面上往来的礼物,谁不奔向稻香村?”1912年鲁迅初到北京时寓居宣武门外绍兴会馆,在1913到1915年的《鲁迅日记》中,两年时间就记述了前往稻香村购物有15次之多。

图片

1926年,稻香村迫于连年战乱无奈关闭。再重张,已是半个世纪以后的1984年了。改革开放之初,稻香村第五代传人刘振英筹备恢复这一老字号,正好北新桥街道正在为返城青年的就业问题犯愁,两者一拍即合,街道腾出缝纫厂改造为制作车间,并在东四北大街划出一间门脸房,稻香村第一门市部重新开业了。

现在,稻香村除了南味食品以外,也开发了京八件、自来红、自来白等北京传统糕点,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其门店遍布京城,成为老百姓喜爱的食品店。我们在十一条胡同口遇到的可不是一般的门店,而是稻香村零号店。

这家店的店址正是1984年稻香村第一门市部的旧址,而现在却是稻香村不断创新、体现时尚的窗口。2021年开业后,零号店以现场制作为主、融入老北京传统元素和现代工艺,不断推出新开发的产品,而这些在别的店里是买不到的。

我们看到店里装饰很是现代,由于疫情暂时关闭了二楼的品尝区,一楼的新式糕点使人忍不住掏钱购买,特别是体现胡同四合院的门环、门墩、门牌造型的点心,让人不舍得下嘴。

图片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2022年即将过去,我们终于走出了三年的疫情,2023年一切都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