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自我回避的根源,训练感官

 布鲁斯邓bdtcis 2023-02-24 发布于江苏

有孩子的人,带过孩子就会回忆起自己儿童时期的那种兴奋感:世界是全新的,我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我们到处奔跑,探索,有些事使我们愉悦,有些事使我们恐惧,有些事使我们烦躁。比如,我回想起十来岁的年纪,村里面的某一个老头,总喜欢揪我们这些孩子的耳朵,捏我们的脸,捏得很疼,还很没素质地朝我们的衣服上吐口水,让我们对这些人心里有一种充满恐惧的“恨意”,生怕再次看到他们,被他们重复性折磨。

在那个年纪里,世界笼罩在一片神秘和神奇中,几乎每一件事都令我们心生向往,每一个地方都在引诱着我们去那里。然而,这种情况慢慢变化了。

顾左右而言他,眼神闪烁,飘忽不定,欲说还休,犹豫彷徨……某一天,我忽然就呈现出了这样一种形象:内心愁苦,面容憔悴。我对自己的感觉毫不在乎,因为个人感觉不符合理性,不符合我所受的教育。在宏大的时代面前,个人感受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在自己的角色里(好学生、好员工),宏大叙述碾压了个人的一切感受。不论你觉得失望还是恐慌,时代都不会理睬你。网上有个声音说,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这个说法很贴切。个人在时代面前,真的是微不足道。

问题是,我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教育使我们角色化,被驯化成现代文明中的一个分子。我们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被压抑。我们很少也很难像孩子一样,能够自由倾泄自己的情绪。每次当我看见某个孩子哭得很伤心的时候,我还有种异样的感觉,觉得那是很丢脸的一件事——怎么可以将自己难堪的一面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呢?但孩子们不管这些,他们的情绪最为健康而自然。我们常说,昨天晚上,我有一个婴儿般的睡眠。幸运的人,能够经常性地有婴儿般的睡眠。

除了教育的角色化,还有我们的文化塑造,比如我们理想中的君子人格,人不知而不愠。最理想的君子人格是不动怒,也不动心。这就需要历练,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来压抑情感。在这方面,我走了不少曲折而无用的路。或许我对传统文化修炼身心的说法有误解,所以我走入了歧途。这方面,我们需要成功的导师来引导我们。我独自摸索的结果,是将自己导向了无情无义的性格。我自己也深切地知道,这样下去并不好,因为,我的感情被深深地压抑在潜意识深处。我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了一个“毫无感情”、“毫不动心”的人。

当然,你不想看到一个成年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崩溃,那样显得很不成熟。根据成长的定律来说,我们也不可能每天都对身边的事情充满好奇,所谓“人生如若只初见”,第一次见面,惊为天人,因为是惊鸿一瞥,还不熟悉,充满好戏。见的次数多了,慢慢熟悉了,也就习以为常。习以为常可以减少我们的注意力和情绪负担。而厌倦也正是使我们放弃一些东西,追逐另一些东西的机制。我们的大脑设计就是不断需要新鲜的东西来刺激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像孩童一样,对每一样事情都充满好奇和欢喜。

因此,专注和聚焦,就是成年人的必然选择。你必定要对某些事情熟视无睹,不需要刻意去注意你走路的步伐,你如何开车,你如何吃饭——这些已经通过最初的几次训练,成为了你的习惯,后来,又成了惯性,你视而不见,却一直在做。这可以省略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除非你决定在演讲这件事上继续精进,于是,你对着镜头或是镜子练习讲话,注意你的表情、衣着,刻意训练,直到形成新的习惯。

人的分化是随着成长同步进行的。我们必定会对某些事敏感,对某些事厌倦,对某些事熟视无睹。对于那些已经自动化运行的事,我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而对那些我们需要学习和对我们是挑战的事,我们会贯注精力在上面。

现在,重点来了。为什么会有眼神躲闪,顾左右而言它呢?因为恐惧、不爽或是厌倦,核心不稳定。我们将目光盯着外界,随时准备完善我们的角色赋予我们应该做的那些事,而将我们的真实感情隐藏起来。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能再像孩子那样任性发脾气。而那些表现出愤怒的人,恰好是某些事触及到了他们恐惧的边界。内心坚定的人,眼神不会躲闪。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习惯:那些明确了自我价值和优势的人,不会在外界的评价中狐疑不定;他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比较优势。恰恰是那些对自己价值认知不明,不确定的人,才会顾左右而言他。那些认为自己完美无缺,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或者是试图取悦所有人的人,必定会谨慎小心,顾及到自己的外部形象而对自己的感情有所压抑。

一个更为严重并且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常常忽略自己的感情,并且将之训练成了一种习惯。对我这个敏感的人来说,我已经饱尝了忽略个人感情的各种不爽。那些曾经使我惊奇的事,已经被我训练得不再有新鲜感。而我原本敏锐的感官,也慢慢麻木了。因为我感受到了难堪、恐惧和不爽,我不想要那种感觉,所以,我让自己在这方面的感觉变得迟钝。对,我命令它变得迟钝。于是,它真的迟钝了。这是很糟糕的结果。

那么,什么才是比较好的结果呢?就是既不用恐惧和过于敏感来耗费心神,又能保持感官的敏锐性?那就是忽略。不自知地忽略或是刻意忽略。前文已经分析过,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如初见”,大部分日常的事已经内化成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不用动脑子就能自动完成。我们只需要对某些特定的事情去花时间和精力,也就是聚焦和专注。这是成年人成事的方法和出路。顾左右而言他,是内心纷乱、缺乏明确目标的表现。

为什么要保持敏感性?

日本的某一个作家提出了“钝感力”的说法,还为此写了一本书。我认为钝感力这个说法有可能会引起误解。我认为,忽略或是无视的说法更妥当些。比如,你做了某一件事,受到一部分人的赞许和另一部分人的批评,我们通常会因为有人批评而难过,这是常见的情况。如果我们有“总有人不喜欢我们”的想法,我们就可以忽略那些批评。因为你在意这些批评,会消耗你的精力。你会为之痛苦,挣扎,你忍不住本能地想反驳,维护自己的形象。与其如此,与其做这种无用功,倒不如专注于你要做的事上,把事情做好一点,不是更划算么?

日本的医学博士春山茂雄提出来,我们要训练自己的感官。甚至于我们可以对着镜子跟自己说话——这当然很是难为情。初次看到这个说法,我很是惊讶。再仔细想想,观察我自己,我经常自然自语呀。虽然我每次都为自己的这种习惯感到难为情,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想到某些事情,我会忽然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切”、“去你的”这样的话,我因此而舒缓了内心的感情。不论是当下发生的事,还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在我们的记忆中浮现出来,干扰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暂时“战胜它”。比如,当我们回忆起某个挫败的时刻,我们可以自言自语“都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或者回忆起某个令我们难堪的人,我们可以自言自语“他算什么东西,我跟他不是一路人,没法共事”。这样的自言自语能使我们舒缓情绪,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并不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医学博士的提倡,所以我认为训练感官很重要,而是我自己通过亲身体验,知道感官的重要性。最极端的情况是植物人,他对外界没有任何感知。其次是瘫患者,下肢没有感觉。没有感觉的情况是如此可怕,我们这些感官正慢慢陷入麻木的人,难道不应该警醒吗?等到你终于对什么事没有感觉的时候,也就是你远离和放弃那些事的时候。感官的麻木,没有感觉了,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需要防微杜渐。因此,我认为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感官,因为对外界有所知觉,是我们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看不见,使我们恐慌;听不清,也使我们恐慌。感官麻木是非人化的迹象。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要怕打针,我们就真的不怕了。在类似的事情上,我们需要这样的自我暗示。但在某些事情上,我们需要保持并且不断地训练我们的感官,保持敏锐性。每个人的敏感点都不同,我们需要相互包容、理解,并尽量将敏感点放在我们钟爱的事业和我们所爱的人身上。

我第一次有这种可怕的感觉,是在2015年的3月初。当时我买了第一辆车,是一辆车龄九年的桑塔纳。刚买到车的兴奋感,充满了我的头脑和全身。那种喜悦,是每个人都有的。可这种喜悦感没有持续多久,就在三五天后,有一天下午,阳光正好,当我回头看着我那辆车,竟然毫无感觉。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感官出问题了。我对那辆车的存在,没有“它是我的,我自豪”的感觉。我甚至可以接受没有这辆车的存在。

这就是自我回避。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敢拥有?因为身处困境,所以不敢奢望美好生活,不相信美好的东西属于自己,美好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精神障碍常见的情况。

我与自己的感觉作斗争,拼命压抑,贬低和否定它。这种心理当然有其深远的来源,可以追究到我的儿童时期,以及后来成长中经历的一些事。确实,我们会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塑造,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自我的存在成了负担,人生成了一场艰苦的旅程,内心充满苦闷和厌倦。这是我青年时期的精神状态,确实相当消极可怕。

旺盛的情绪,纷乱的想象,因为处置不当而成了负担。我们需要无可奈何地、带着十二分厌恶地处理这些事情。这就是我在青春期遇到的问题。可以将之成为青春期的创伤。我通过差不多二十年时间,才渐渐疗愈这种创伤。

简单来看这件事:如果我们在青春期情欲旺盛的年龄,比如大学时代,遇到了心意相通的恋人,那么,旺盛的情欲对我们就是祝福。我们能够在情欲的引导下,充分开发和享受彼此身体的奥秘和欢乐,我们会在爱情的滋润中越来越成熟,对生活的充满向往和奋斗的激情。而一个想象力丰富的青年,他若是将这份能量用在创造某个东西,比如写文章、绘画、变成、设计某个工艺品上,肯定能创造令人惊叹的价值。

青春期的残酷通常更为常见。旺盛的情欲经常成为诅咒。我们对自己旺盛的情欲,脑子里随时浮现交配的场景而感到羞愧难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品德优秀的人,不能被这种动物性的冲动拖着走。我们对性感到羞耻。特别是那些羞愧内向的青年,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面前,紧张得说不出话,明明想追求,却又碍于自卑和其它顾虑,压抑住这份感情。于是,旺盛的情欲得不到合理的倾泻,对身心都造成了伤害,并且其后续影响深远。

在这篇文章里,我只简单地讲一下后来我们结婚了,婚姻生活的各种磕磕碰碰,暂时不去讨论在情欲问题上的尴尬尝试,摸索和积累经验。结婚后,情欲有了合理的出口,夫妻之间有义务满足双方,但这条路并不平坦,反而充满了波折。

年过四十的人或许会怀念二十几岁情欲旺盛的年纪。因为,到了这个时期,夫妻之间会出现不和谐。身体因为激素分泌衰退,而情欲减退。最要命的是我们的感觉迟钝了。我们对情欲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我们的头脑对之厌倦了。这是极其可怕的体验。因为,感官衰退意味着衰老,这是事实。我们需要药物辅助,需要其它有趣的场景才能唤起欲望,这难道不是悲哀吗?如果我们很早就被好好教育,合理地释放我们的欲望,认可它的正当性,保护好我们的感官,我们肯定能在四五十岁以后还能保持头脑的新鲜感。

这就是我说的要训练我们的感官,特别是当我们的感官迟钝了以后。失眠、焦虑、没由来地恐慌,都可以降低我们的欲望,让我们的感官迟钝。我甚至想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之所以失眠,整夜整夜不睡,我们之所以焦虑、恐慌,正是因为我们不想让自己的感觉那么敏锐,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折腾,让自己筋疲力尽,让自己麻木。这是人生的悲哀。

作为成年人,我们确实不太可能对每件事都保持敏感。那么,让我们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保持敏感,不就可以了么?在我们的工作上,兴趣爱好上,人际关系上,保持热情和敏感,这是极其重要的事。

我有过糟糕的感觉:当我的孩子在我身边时,我竟然“毫无感觉”,就像我对那辆桑塔纳轿车就在我眼前(它是我的),而我对它却没有感觉一样。我觉得他们离我很遥远,不属于我,跟我没有关系——这是多么糟糕的体验!我再也不想要这种糟糕的体验了。

你在我身边,可我却觉得你远在天涯——这是有情感障碍的人的真实体验。健康的人能感知身边人的存在,跟他共鸣,走进他的内心,回应他的诉求。这是我们都应该追求的美好的关系。至于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回避倾向,或许跟我的心不在焉,感情麻木有关。我不能够沉浸在当下,享受当下的一切。我总是在纠结过去,焦虑未来的纷繁芜杂中。

当然,这是过去的我。幸好,我从这个误区中慢慢走了出来。从现在开始,刻意训练我的感官。感受光,感受热。也感受黑暗,感受寒冷。感受人间冷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