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隐者之书, 《二十四品》成书年代考

 艺术观止 2023-02-24 发布于河南

《二十四品》的成书年代应不早于唐末。首先,《二十四品》中直接引用和化用了晋宋诗人陶渊明的诗句。如高古一品中的“黄唐在独”便是化用陶渊明的诗句“黄唐莫逮,慨独在余。”如无陶渊明的诗,此句几不可解,故可确证其成书当在此之后。

其次,《二十四品》中与唐代诗人李白关涉处亦不少,比如高古一品中有“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李白《古风》中则有:“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高古一品中有“窅然空踪”,李白《山中问答》则有“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虽然不像引用陶渊明诗句那样可以定其先后,然终是《二十四品》受李白诗句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这又可考虑到唐朝是一个诗歌极度繁荣的时代,进士科更是以“诗赋取士”,所以以《二十四品》的艺术水平,无论是成书于唐之前还是唐末之前,在那种尊崇诗歌,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终日推敲琢磨的时代环境下,似乎都不大可能寂寂无闻。故如果前面苏轼所看到的就是《二十四品》,那么其成书年代当在唐末与五代之间。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着录司空图的《一鸣集》说:“蜀本但有杂着,无诗。自有诗十卷,别行。诗格尤非晚唐诸子所可望也。”这里面“诗格”所指的便应是《二十四品》,也可作为《二十四品》出现于宋代之前的一个证据。

而且相同的是二人都认为其作者就是司空图,但成书年代与作者其实是两回事,也就是说,即便二人当时所见即为《二十四品》,即便司空图生平也确实处于唐末至五代这个最大的可能性区间,却也不能就可确证是其所作,反倒可以说明早在宋代就已不能确知其作者,便已开始有部分人将之托名于司空图了。

因为从北宋至明末这么长的时间里,《二十四品》实际上长期是以诗法秘本的形式在文人内部小范围流传的,元明之时逐渐有人将之编入《诗家一指》等诗法书籍之中,但却从未标明作者,这说明在此期间《二十四品》作者为司空图并非是大家公认的结论,很多人认为《二十四品》的真正作者是不得而知的。

所以在更多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二十四品》的作者仍未易定,然而无名隐者著书托附于名人(或主动托附,或他人托附)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事,就如《黄帝内经》托附于黄帝,《本草》托附于神农,《二十四品》就应属于后人托附于司空图名下以广流传的情况。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超诣」艺术中的摹仿与创新

「二十四品新解」洗炼之中的炼形出神与以神入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