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比尔·波特(赤松居士)空谷幽兰——隐士的天堂之随想

 康平平 2023-02-24 发布于陕西

关于我读书,我已经读了很多的书了,加起来上百万本的书了,近期读的《空谷幽兰》,让我感动,感动于这个作者怎么有这么大的恒心,从美国来到了中国,还生活在一座佛教寺院里面,在寺庙里面的生活就是天亮前就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腿痛的时候就读书!这样的一个画面,当然当作者写这些他的经历的时候,他已经回到了美国了,我是在寺院里面生活过的,我是去做义工,我觉的我住一个月时间,就已经很不错了,而波特他一住就是三年,1972年,那年我还没有出生了,我在另一个时空穿梭了吧!或许我在另一个时空也有我的玩伴,我和他们耍吧,这些都不清楚,人们都不清楚,自己在来地球之前,自己是什么?是神还是仙?还是另一个时代的将军?这些都未知!


第一章节我只只读了3页,这本书我计划把一个章节分开两天来读,这样我更加好的理解,也减轻我的读书劳累。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一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

波特在书中提到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是说,公元3世纪,黄甫謐这个人在在他的著作《高士传》中,第一个故事讲“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燥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但是尧决意要找到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于是他又去接近另一位名叫舜的隐士。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后来他也去找了一位隐士来做自己的继承人。

《高士传》又一次记载了这一事件:(及尧受终之后,)舜又以天下让卷(善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不赏而民劝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静,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不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天下之乱从此始矣。吾虽为之,其何益乎?予立于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烯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

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处。

皇甫謐所记载的这样的两个故事,是从《庄子》以及其他公元4世纪或更早的著作中择取的!关于皇甫谧这个人,我查了古代词典,有如下的注解!(215-282年)幼名静,字土安,自号玄宴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蒿曾孙。其著作《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低逸士传》,《列女传》《元暴先生集》被誉为“针表鼻祖”。


一个美国学者,能为了研究中国隐士亲自体验,研究,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这样的研究,让我非常感动,同时他的著作给我带来的知识层面上的提升我也是非常感恩的!

我喜欢读书,读各个国家的书,因为我本身的专业就是外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我喜欢读那些对我精神上有鼓励和震撼的书,就像认识了一个人一样,他给了我另一个世界,让我有了新的见识!

深深感恩遇见了波特的这本书!我接下来慢慢的拜读!给了我灵魂上的摆渡和安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