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物联网渔业养殖在线监测水质

 聚英物联网 2023-02-24 发布于北京

养殖水产行业,鱼塘环境是养殖的根本,水质发浑、水质差这是令人头疼的大事。不可不察,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时监控非常重要,从水质发浑的原因入手,方便对症下药。

一、物理原因

①泥土过多:因降雨冲刷等原因,大量泥土进入鱼塘,引起水质浑浊;

②增氧机搅动:大功率增氧机的搅动,引起水体波动,造成水体浑浊;

③增氧机安装不合理:多出现在微孔增氧曝气设备应用上,曝气盘的安装高度太小,导致曝气管距离水体底泥过近,易导致底部污染物悬浮,引发水体浑浊。正确使用曝气式增氧机的方式是在安装底部支架,高度不应低于20公分,不可将曝气盘直接放在水体底层;

④水体瘦:水体缺肥,藻类太少,一旦遇到大雨天,会造成水体上下层温度发生变化,产生密度流,塘底的沉淀物随着密度流往上翻,在水中悬浮;

二、生物原因

①养殖范围过大:生物的搅动会导致水中有机质的悬浮,透明度低,水体浑浊;

②浮游动物多:浮游动物会摄取浮游植物(水藻),致使水藻大量减少,水体失去大量藻类从而变浑浊;

③营养不平衡:水体营养元素部分缺乏、难以形成良好水色的藻种营养,会产生了浑浊现象;

④频繁杀菌消毒:消毒作业后会破坏水体菌类,无法及时补充有益菌也会造成浑浊;

⑤投喂不足:投喂的饲料过少,造成沿水体边5米左右出现浑浊,鱼塘中心不会出现浑浊,直接通过增加投喂量可以解决;

⑥体表寄生虫:寄生虫的出现会出现游边现象,严重时造成鱼类集群游边,导致水体出现局部浑浊,需针对性用药进行处理;

总结起来,水质发浑原因多样,避免发浑首先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检测系统,从而提升水质的自我调节能力。

智能物联网渔业养殖系统,解决方案涵盖水质监测、自动化控制、自动投喂、水处理等功能。融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技术,针对养殖管理上,人工养殖管理粗糙、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智能、便捷、科学的管理手段改变现状,来提高水产品的生产效率、品质保障。

利用溶解氧、水温、水质、PH值、氨氮、水质浊度等传感器,24小时在线获取水质信息,精细至每分钟的变化。无线传输到云平台,养殖者可用安装了管理云平台的安卓/IOS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查看。同时联动智能控制柜,控制增氧泵、循环泵、投料机、灯光现场设备等,用科技手段代替人工来调节养殖水质。

对水产环境变化、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准确投喂,及时增氧,对可能出现的水产疾病进行预报,及时采取措施。完善水产养殖生产技术,保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