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喜欢张颂文老师的原因说起

 新用户81884477 2023-02-24 发布于江苏

昨天发了微头条,说起喜欢张颂文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演技,而是他在《读者》等杂志发表了文章,而我喜欢《读者》。

看到深有同感的网友越来越多,让我不自觉地回想起那段与《读者》相伴的青葱岁月,也有了多说几句的冲动,于是匆匆写下此文。

单位阅览室里有《青年文摘》、《读者》、《当代》等很多杂志,一本本杂志斜躺在绛红色的木书架上,我们可以借上几本带回宿舍,只要能及时还。

可我还是自己订了本杂志,就是《读者》,我想自己拥有她,而不是借。

每次拿到杂志,我习惯从卷首语开始细细品读,人物类的、生活类的、社会类的,还有漫画幽默,每一篇、甚至每个字都不会错过。

我有个室友跟我不一样,她会第一时间找到漫画与幽默,然后看到特别有意思的,会马上大声与我分享,宿舍里便会传出我们俩开心的笑声。

《读者》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它的封面,白色的底上每一期都会有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片,加边框的设计让它更具艺术感。

一期读完,就开始盼望下一期的到来,看完的杂志会放在床头,有些文章我会读第二第三遍,每读一遍都会找到心灵与文字的契合点。

张颂文的那篇《火柴天堂》我也可能读过,虽然记忆不太清晰了,但我能体会这类文章带给我们的会是怎样的一种感悟。

或许是为了找到在杂志上去读这篇文章的感觉,我从网上把《火柴天堂》找出来打印了一份,读了不止一遍。今天不想去慨叹他的文笔,只想说说文字中溢满的真情。

母子之情、医患之情,折射出的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这份生活的一种平和、积极的态度。这份光亮深深植入到孩子心中,渗透到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贯穿到他人生的每一场经历、每一个阶段。

“一个人最怕没有盼头,你只要给他希望就好。”“如果不开心了,就去晒晒太阳,一切都会有办法的。”这些话放到现在,依然可以给予我们无限的温暖和激励。

已经好多年不再订阅《读者》了,似乎有一种再续情缘的冲动,不知道如今的她是否还一如既往地令人神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